北京某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心理教育工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北京某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心理教育工作研究

赵芳芳 孙艳 刘继红

北京城市学院 101309

摘要: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对我国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诸多学生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陷入恐慌,普遍担心自身的学业,所以高校需要切实做好心理教育工作。本文以北京某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为例,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原则入手,并分析如何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好心理教育工作,希望对相关研究带来帮助。

关键词:艺术设计类专业;疫情防控;心理教育工作


艺术设计类学生的特点为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强,普遍具有审美思想,但是疫情发生后学生心理的波动以及正常教学秩序受到影响,对学生的学习带来巨大影响,为了缓解学生的负面情绪,需要从多个角度加强心理教育工作,以下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一、艺术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原则

在新冠疫情发生后,诸多高校通过网络技术开展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工作。进而确保学生尽快将精力回归到学业当中,心理健康服务需要坚持如下原则:

(一)坚持事实原则

在心理学中将人的气质分为以下四个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其中粘液质表现为性情稳定,但是较为固执,不愿意合作,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一般具有独特气质,并且一般具有粘液质气质,混合型气质较少,有研究发现,学生的气质特征存在很大差异,积极的性格特征体现在聪慧、反应快、接受能力强、适应性好、多才多艺,不过也存在着情绪不稳定,注意力转移快的问题。所以高校需要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心理健康服务方案,充分考虑学生个体的应急反应变化,兼顾学生面对突发事件使得情绪变化和行为规律,在疫情发生初期,很多学生出现紧张、恐慌、焦虑的情绪,而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学生负面情绪明显减少,但是学生长期在家缺乏人际互动,难以马上进入学习状态,又会出现新的不良情绪,所以需要学校适当进行干预[1]

(二)坚持适度原则

艺术生的感性气质主要体现在认知过程中的直接认可或者排斥,比如接触 某事物中认可或者敞开心扉,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可以轻松的开展教育工作,反之,及时心理健康教育再精彩也会导致学生的反感与排斥。为此,当前我国教育部各地区教育厅、心理服务机构都在疫情期间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服务,其中涵盖开通心理热线和心理测评工作,同时还开设了多个网络讲座平台。需要说明的是,在疏导学生心理的过程中,避免过多的填写心理量表或者参与问卷调查,否则会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如何在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好心理教育工

(一)全面开展心理教育、文体活动

通过心理教育和文体活动的结合可以有效培养大学生的积极情感。比如,在疫情期间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联欢会,让有才艺的学生展示自己的青春与活力,或者设置相关话题引导大家积极探讨,使学生保持良好心态。比如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完成教师布置的《教您防疫小常识》绘本制作和动画制作等任务,学生在图文并茂、言简意赅阐释“如何预防”、“典型症状”过程中,不仅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自身也会具有防范意识,让自己的心态更加平和。

(二)创新活动方式

在新冠疫情发生后,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必须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心理活动。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更多和他人交流、沟通、协作的机会,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比如利用抖音、b站微信等多种途径开设网络会议,组织心理健康游戏,开展网络心理知识竞赛,综合利用微视频、微讲座等形式做好心理教育宣传工作。以摄影摄像基础课程为例,在新冠疫情背景下,教师开展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拍摄一些作品,记录人们在疫情下如何生活,比如医护人员、警察和后勤人员始终奋斗在一线,通过相关事件传递正能量。

、疫情防控背景下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注意事项

(一)开展心理问题预防活动

在隔离期间要求教师充分发挥班委会的作用,打造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管理体系,由学院心理中心辅导员以及班级骨干成员共同配合,让学生感到更多关爱,营造良好的心理文化氛围。学院也可以开展线上心理分享会,针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情感困惑共同讨论,之后可以通过匿名留言的形式一一解决,确保心理问题早发现、早干预。比如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加强心理技能培训时,教师可以借助网传网授的方法,或者利用线上咨询的形式与心理专家交流。此外,需要科普心理健康知识。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部分学生的情绪较为低沉或者烦躁,所以高校可以利用学校论坛、微信公众号、微博定期向学生推送科普文章或者直播相关视频,充分发挥网络教育的阵地作用,让学生在线参与讲座,及时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心理变化,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并且要适当融入专业教学内容,使学生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稳定情绪[2]

(二)进行心理成长主题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坚持发展和预防相结合的原则,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培育学生的心理品质,让学生在沟通合作、挑战自我、专注训练等板块中不断成长。同时还需要加强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思维方式

[3]。具体说来:其一,注重良好气质的培养,并且与人格的塑造、艺术实践相结合,在艺术美的创造中净化心灵,培育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其二,重视心理问题疏导。心理测评筛查的重点在于科学分类,明确服务对象,如果学生不良情绪表现较少,可以通过网络心理团体辅导的方法,如果学生情绪变化较大需要开通网络电话或者由心理教育专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并且做好详细记录。比如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评估心理问题后可以组织学生集中时间进行心理健康相关读物学习,进而缓解学生焦虑、抑郁等疫情期间心理问题。其三,让学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结合起来。针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行为叛逆、认知叛逆以及情绪叛逆等心理表现,需要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需要正视自身的叛逆,将其转化为成长的动力,让学生可以自我反思。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新冠疫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需要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要加强心理建设,通过开展心理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缓解学生负面情绪,能够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经过这次新冠疫情考验,学生的心智也会更加成熟。

参考文献:

[1]张双双.地方高校艺术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21,35(1):69-73.

[2]刘青霞,施庆晖.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育研究——基于安徽省高校的调查与干预[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4):79-80.

[3]孙鹏.高校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20,11(22):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