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模式下的项目化习作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1
/ 2

“朋友圈”模式下的项目化习作教学

沈亚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毛衫城小学 314500

【摘要】项目化习作教学是作文教学新的尝试,以“朋友圈”为活动模式,以互动的小组交流方式,取代传统的讲授;以多元思维的发展,打破单一学科知识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化习作教学,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信息,打破传统写作时空,唤醒学生表达力,多元交流评价。借项目实施,提高学生习作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近来,项目化学习成了当下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但是关于语文习作的项目化学习探索还十分有限,可供参考、借鉴的成熟而有效的项目化习作教学案例不曾听闻。我思忖着,项目化学习是否能为习作教学打开一扇门呢?基于冷静的思考、理性的分析,我便有了大胆的设想——让打得火热的项目化学习真实地发生在让学生“冷眼相待”的习作中!开学初,我便对班里的同学分小组,形成了一个个“朋友圈式”的项目化习作小组,开展了项目化习作教学生涩却崭新的实践。

一、活化项目思维模式,捕捉生活信息

小组内就某一习作任务进行头脑风暴式的大讨论,是对项目化习作任务的整体驾驭,由小组内的成员共同完成。首先小组展开圆桌会议室式的头脑风暴,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小组记录员则对头脑风暴产生的习作观点和习作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进行归类记录。在这一过程中习作思维不断被刺激、被触发,学生的习作热情一下子也被调动起来。随着习作思维的打开和推进,学生对习作命题的解读也更全面、更深刻、更独到。

  1. 学校专题活动,捕捉项目内容

教师借助学校统一开展的“科技节”“读书节”等活动,以活动为平台,选取主题,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可以围绕“读书节”,结合五下写读后感单元习作,学生以“读好书写感受”为主题开展项目学习活动。通过学校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资料。可以制作手抄报、采蜜本等活动,进一步走进好书。

(二)社会实践活动,拓展项目内容

项目学习活动不仅从教材走向生活,融课内与课外于一体,同时也将自然与社会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在项目学习活动中,教师可以在家委会的帮助下可以带学生参与班级研学活动,让学生近距离地感受接触社会,取得一手资料;可以让学生走访嘉兴南湖纪念馆,“重游革命路”;可以引导学生走进水乡乌镇,感受江南水乡“鱼水一家”的风景韵味等。在实践性强、极具开放性的项目学习活动中,学生兴趣高涨,与教材、环境、生活产生互动和对话。

二、细化项目习作设计,构建朋友圈

学生在围绕一个项目活动进行探究时,会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面对一大堆的资料,如何正确取舍,如何准确运用,这也是项目活动的目标之一。围绕一个中心要选择哪些材料,在众多的材料中寻找最能表达中心的,中心更加突出,主题更为鲜明。这样做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一)小组互动,整理分析

学生在整理资料时,离不开有效的团队。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就有了两种思想。”所以,不妨在写作之前,先筛选活动信息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分析整理资料。

  1. 搭建有效活动“支架”

在项目进行过程中,小组互动之后,学生需要对这么素材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删减,形成框架结构为主的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的作用,清晰、直观,便于写作。头脑风暴式的讨论之后,小组制作出具体的习作方案,形成一份个性化的书面报告,其形式多样化,文字、图片、框架图都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表达形式汇报习作方案。再通过互动式项目活动,以习作小组为单位交流习作方案,将小组内形成的习作观点在班级内部进行阶段化分享。这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接受其他小组的批判性意见和建议。紧接着在小组内部进行整改,同时初步制定项目化习作的人员分工。分工明确后,对项目习作的方案进行一次论证,争取让习作方案更精致、更严谨。

三、精化写作时空,唤醒学生表达力

在项目化习作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定位”,各有其职。他们身体力行,通过实践获得独特的体验。这样的“经历”是一种“深度学习”,可以有效融合“做”与“说”、“做” 与“写”的关系。让学生在内心情感的驱动下,融合项目学习中独特的个人体验,自然而然地进行倾诉与表达。

(一)教师多维度的指引

教师作为学生项目活动的指引者,按照项目活动的流程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实践,操作。五上第五单元《介绍一种事物》习作学习,设计“农场事情介绍欢乐多”的项目活动,前期,让学生查找有关植物、水果等作物相关资料。活动时,让学生组成项目小组,实地采访农工,了解农作物的特点。举办丰收节,挖番薯, 通过问一问、查一查、看一看、闻一闻、说一说的方式,从水果的形状、颜色、特点等方面进行探究,自制观察记录表把观察过程中的信息先记录下来,而后将探究得到的信息和自己搜查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最后运用到写作中去。学生在真实的体验活动中收获知识,锻炼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技能。

(二)学生多样化的表达

在项目习作教学中,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根据习作的主题和题材对记忆中储备的“知识”进行检索与配对,唤醒“写作经验”。这一环节需要小组成员具备良好的协作能力和合作精神,因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行文方式。小组中的每个成员根据先前拟定的思维导图,根据简洁概括的写作提纲进行写作。写作之前,开展口语交际,每一个成员介绍自己的写作思路,在这个二次交流的过程中,同组的学生可以提出建议,也可对他表述提出质疑。对同一个内容,不同学生会产生完全不同的表述方式。这时也可邀请教师参与评论,最终整理成文开始写作。

四、多元项目化习作评展,提升行文力

在项目活动结束后,每个学生应该进行成果交流展示,主要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成果性评价。也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学生可以展示一篇文章、一段视频、一幅画等。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多角度、全面评价,肯定学生在项目过程中优秀表现。

(一)建立朋友圈,深层次修改

叶圣陶说:“教师批阅作文,只批注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改,局部的语言方面的毛病在文中圈画,学生在眉批处修改。”为了加强作文修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必须改革作文批改的方式,在项目化习作中,我们采取建立朋友圈,深层次的修改。教师传统的评语,“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改,也不知道怎么改。我们可以采取建立朋友圈,学生的习作上传,组内的学生互相批阅学习,组员在批阅同伴的文章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这样深层次的修改,不仅有利于学生习作能力的培养。在过程中也锻炼的学习对信息的比较、分析、整合能力。

(二)注重过程性,多元化评价

注重对学生过程性评价对学生是一种鼓励。在项目习作评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设立各种类别的奖项,发掘每个学生在活动中的不同长处,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如“最佳团队” “习作创新奖”“习作进步奖”和“最具潜力奖”等。过程性评价中,不要过多的拘泥于形式,记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写在学生的记录表上,也可以放在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中。要把对学生的日常评价和重要的资料系统地保存下来,这样才能体现学生发展变化的轨迹,使教师能够对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状况有清晰全面的把握,也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并改进自己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曾海玲.项目化学习与游戏思维下的习作进阶课程[J].人民教育,2019(24):64-65.

[2]以项目化学习设计培育写作心智习惯[J]. 刘宁.  上海教育科研. 2019(05)

[3]基于师生互动同构的项目化学习实施初探[J]. 周丽娟.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