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3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李海琴

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

摘要: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提出,要求教学要不断的深入,同时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中学生来说,该学习阶段的学习任务是十分繁重的,相关理论的知识是较为复杂的,需要积极的学习心理学才能让中学生更健康的成长,同时也让中学的教学更加有效率。因此,本文结合中学生心理现状,对现阶段中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进行分析,从而为中学生提出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几点危机干预策略,以期让学生们能保持积极良好的健康状态,顺利完成学业。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角;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策略

通过对相应的背景进行了解,我们可以得知当前部分中学生的心理状态是极不稳定的。因此进行中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是十分必要的。目前,部分学校中学课堂的开展还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上,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还不够重视。相关干预措施形式不是喊喊口号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共同来推进,从而使得中学阶段的学生也能感受到新型教学理念的好处,培养自己的核心素养,以积极的心理状态面对各种考试。在中学生的教育中,学习和学生的健康都十分的重要,不可过于的压抑学生,让学生抵触学习甚至是抵触生活。通过积极心理学教育的融入来对中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是十分必要的。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1什么是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更多的是培养学生主观意识上的“积极”,指的是一个人可以很好的适应新的环境并且还能发挥最高的潜能的行为。因此,更多的是一种主观体验感。通过积极心理状态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具有优秀的品质,该心理学是把积极特质和积极制度相融合的一门科学。在对中学生的教育中,融入该心理学,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状态的和谐发展和潜能的无限激发。可以让学生以一种开放的思维和视角,去看待学习和生活。该心理学也是让人们更多的从主动和积极的心态去看待万事万物,是一门研究普通人的幸福和健康发展的科学。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实施,可以让学生学习调解自身在学习方面的压力,着力于看到更美好的未来。从而激发学生更好的更努力的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的挖掘自身的潜力去完善自身。尤其对于中学生来说,该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极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因此,为了培养中学生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不断的挖掘自身潜力,该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1.2中学生的心理状态

中学生大部分都处于青春期,情绪变动十分的快,面对学习和生活都没有太多的经验。但是他们也有独立的思想,生理成熟的水平也不断的提高。该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的提升,但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学生的心理容易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学习的压力、家庭琐事以及各种复杂的网络消息等,都容易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新时代学生的需求也在日益上涨多样化,和父母甚至老师之间都存有代沟。因此,要通过专门的心理科学去引导学生,及时的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对于可能有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的沟通,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更严重的问题出现。

1.3心理危机是什么?

心理危机意味着心理状态的严重失调,内心有很多难题难以解决,甚至于会有精神崩溃等问题出现,引发一定的心理障碍。如果一个人产生了心理危机,那么对其正常生活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会让个人感到迷茫和不愉快,从而整天闷闷不乐,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中,可以更多的表现为厌学、脾气暴躁、和父母以及同学争吵等现象,从而影响了学生自身的正常学习和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如发现有异常就要及时的和学生进行沟通。

二、现阶段中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

2.1对于学习没有动力

心理危机的表现之一为心理适应上的障碍,首先,作为学生学习是其主要任务。心理障碍表现为一些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整天无所事事,上课的听课状态不好,与同学交流困难。这主要是由于学生进入到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在新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还需要一段时间进行适应,在此调适期间难免会产生心理适应的障碍。其次,有些学生养尊处优惯了,独立生活能力相对较弱,心理上容易产生落差,生活上的困难反映在心理上就也形成心理适应上的障碍。

2.2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紧张

心理危机的表现之二为人际关系问题,中学生的学习是以班级为单元的,每个班级的学生都拥有不同的性格和喜好,面对新的陌生的环境,中学生可能会表现出紧张。并且不同的学生情况又各有不同,他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这都是需要慢慢磨合的。但是部分中学生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和同学甚至是老师产生不愉快,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紧张的人际关系会让学生感到孤独,从而可能会让学生失眠、抑郁等,从而引发一定的心理疾病。

2.3中学生可能会面临感情危机

心理危机的表现之三为情感危机。中学生处于青春期,是情窦初开的年龄,会产生对于异性的喜爱,这都是正常的。但是学校是不允许早恋的,父母与孩子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 ,同学与同学之间会因此产生一些不同的意见分歧,教师要合理的引导,不可强制学生的情感,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恋爱观念,在中学阶段还是要以学习为主。同时,在班集体里可能还会存在同学的矛盾,吵架或是因为攀比等原因,从而让学生有自卑或者自大的心理。这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同时班级是一个集体,要引导学生团结合作,不能孤立任何一个学生。让同学之间可以互帮互助,从而让班集体更好的积极向上,共同的成长进步。

三、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策略

3.1发现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构建中学生对于心理危机的外部预警能力

首先,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肯定是有原因的,可能是家庭原因,也可能是学校的原因,甚至是自身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中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要找到源头所在,否则心理危机干预是没有方向的,也是没有效果的。找到源头就能找到问题所在,从而可以及时的“对症下药”。中学生已经初步的具备一定水平和学习能力。因此,对于中学生而言,对于心理危机的外部预警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从家庭方面而言,家长要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父母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中,学生就能更加的积极乐观,能较为灵活的处理相关事宜。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状态,和谐温馨的亲子关系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打开心扉,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和父母沟通,从而得到父母的建议。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言传身教正是因此而来的。

同时,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学习是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和教学任务的,因此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会更加的规范。在学校中生活其实也可以说是一个小家庭,其中会涉及和老师学生的沟通和交往,良好的师风师德可以促进学生积极心理状态的形成。融洽的班级氛围,可以让学生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感受到爱与美好。因此,学校在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中也是有很重要的作用的。教师的一言一行也会影响着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老师所传递的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且不断的提升自己。面对学习生活中的难题,学生也可以乐观的去面对,从而不断的战胜困难更好的前行。同时社会也是一个“大学校”,也有弘扬正能量的责任,社会应该保护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近年来,可以看到有不少中学生违法乱纪的行为出现,社会应该及时处理这类问题,并设立专门的机构,来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

3.2挖掘中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让中学生具备心理危机的自我防范能力

中学生其实在学校的时间较多,因此教师应该持续的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从中看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并且应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记录,从而当相应的问题出现时,可以及时的解决,实现中学生的动态化心理监测。并且通过定期的问卷调查和谈话沟通的方式,来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挖掘中学生积极的心理素质,促使其更积极的学习和生活。青春期是中学生的核心发展时期,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抗压能力的培养。这也是一种心理弹性能力,可以培养学生乐观的面对人生中的困难。其实,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中学生的大部分心理问题都是由于自身防御能力较低造成的。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相关教育类短片,让学生逐步的培养自身的抗压能力,可以以正确的方式去处理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同时积极心理学的融入,可以让学生具有对心理危机的自我防范能力,让学生发挥自身的力量,去面对各类问题。

3.3.结合学校教育,构建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的动态化机制

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对普通人的快乐、幸福以及今后良好的发展进行的研究。因此,可以从学校的常规教育来入手,通过各方面的融合教育,让学生具有积极的心态。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需要各个方面的努力,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都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视,不忽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这是一项长期教育“任务”。需要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实现对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的动态化管理。从根本上扼杀各种可能会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让学生更加健康快乐的成长。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让学生乐观的面对生活,积极的学习文化知识,从而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总结

通过上述内容的整体性分析,可见积极心理学在对中学生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甚至有些造成了难以挽回的后果,这都是学校需要重视的。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学习还要重要,要不断的提升教师的素质,给予中学生更好的素质教育。相关中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措施,还需要教师结合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去分析,从而更加积极的引导学生。对于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要及时的沟通,通过同学和老师的帮助,解决其心理问题。对于已经存在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学生,教师也要公平的对待,甚至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疏导,和其家长进行沟通。中学生自身也要有一定的心理状态调节能力,因为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面对挫折和困难要积极的应对,不可消极处理。在整个学习阶段,要以乐观的心态去学习和生活,不断的激发自身的潜力,从而更好的去提升自己。

参考文献:

[1]谭海燕.中学生心理危机源的调查与分析[J].校园心理,2013,(4).

[2]施坚.隐性干预:中学生心理危机的化解蹊径[J].教育科学论坛,2012,(3).

[3]高向东.中学生心理危机及其干预策略[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