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和准备阶段的完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石化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中预防和准备阶段的完善措施

王显英

青岛海业油码头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555

摘要:石油化工企业事故易发,企业应做好应急管理工作,在应急管理预防阶段使用更加安全的生产设备和工艺,努力实现本质安全,最大限度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在应急管理的准备阶段,要规范编制应急预案、建立专业高效的应急救援队伍、配置完整的应急资源、加强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保证事故发生后能有效控制事故的危害程度。

关键词:石化企业;安全事故管理;预防准备措施

1 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实践功能

按照各级安全管理部门的要求,危险化学品企业均应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危险源的情况,大多需要编制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经评审合格后,经主要负责人批准,发布实施。在实际的运用中,笔者发现,很多企业的应急预案,机械地按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或者简单借鉴其他单位的应急预案模板,内容繁多,但缺少定量化的风险分析,应急响应措施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员工不易掌握,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对于企业,运用好安全评价的成果,让风险分析更准确,提出的对策措施力求简洁,易懂,并制定各类人员的《现场处置卡》,尤为重要而紧迫。

2 危险化学品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在实践中的优化

2.1 风险评估的定量化

危险化学品企业,根据情况不同,涉及一种或多种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开展项目安全预评价、安全设施设计、安全验收或安全现状评价中,均会对风险进行评估。企业在进行风险评估时,要善于运用安全评价的成果,准确定量评估危险化学品泄漏风险、火灾爆炸风险。对于符合《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个人可接受风险标准和社会可接受风险标准(试行)》(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14年第13号公告)规定,应采用事故后果计算法、定量风险评价法或危险指数法计算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的生产储存装置,必须严格按该标准执行。对外部安全防护距离内的目标进行检查,确定无标准确定的敏感目标,这是预判风险波及范围,提前防范风险的主要举措。

同时应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对生产装置的各生产单元进行评价,确定危险度等级。区分目标的危险度,作为应急响应目标确定的重要依据。并采用事故模拟计算模型,模拟计算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出现泄漏事故的伤害范围,调查伤害范围内的人员情况,作为应急处置时的决策依据。

2.2 建立全天候有效的应急指挥机构

危险化学品企业通常是连续生产,在节假日、中夜班通常会出现管理人员和应急处置机构人员不在岗的情况,而这期间往往是管理最薄弱,事故发生概率最高的时段。企业应急机制应重点关注这个时段的问题,在设置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响应队伍时,应明确由公司级或主要应急部门负责人带队的驻厂值守指挥组,全权第一时间指挥处置事故的应急响应。并在该时段配置全天候、全时段响应的应急处置队伍和应急设施。这是大多数企业容易忽视的问题,应该正面面对并作出制度性安排。

2.3 响应分级的可操作性

按照事故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企业可将突发事故分为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四级,或者重大事故、较大事故和一般事故三级。事故分级与企业实际的衔接性至关重要。国家相关事故应急预案通常将可能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作为最高等级响应,但企业不应直接套用国家的标准,而应结合企业实际确认响应等级。对于企业而言,可能发生死亡事故、重伤事故、多人轻伤事故、危险化学品泄漏波及到厂区外,均属于不可承受的风险,应直接作为最高等级响应;以此类推,分厂级、班组级响应逐级递减。企业应急预案应细化到具体的事故类型、事故点位,便于指挥机构和一线员工掌握和落实。

2.4 建立联动响应机制

应急联动响应机制是有效处置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基础。对于危险化学品企业,建立与自身安全风险相适应的应急队伍和应急设施,确保第一时间先期处置,控制事故扩大,具有决定性作用。但一旦出现危险化学大量泄漏,波及厂区外区域,或者发生次生灾害,就需要协作单位联动响应。同时,发挥多单位协同处置,也是降低应急准备费用,充分发挥社会应急资源的长效机制。为此,企业在分析自身应急资源的配置时,应把扩大应急时,充分考虑周边企业、社会救援机构、消防部门、医疗机构、环保监测机构、周边社区、行业专家的联动救援能力,并与之签订互助救援协议,开展经常性的协同演练,可以达到应急资源的最大效能。

2.5 明确事故发生时的救援资源提前做好保障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对需要纳入的救援资源应当予以全面考虑,除通常意义上的抢修、现场救护、治安、消防、通讯、交通管制、供应、运输后勤等保障之外,还应当将可以利用的周边社会救援物资力量考虑在内。除了物资保障力量之外,人力资源力量与政府机关力量也应当纳入企业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编制的范围内,这样才能保证应急预案在救援保障上的充分与到位。在内部救援物资、救援队伍建设与外部救援保障方面,企业需要尽早落实物资保障,培养救援人才,并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协调建立稳定的沟通渠道,以免应急预案中物资保障的内容沦为空谈。

2.6 强化应急预案演练

再好的应急预案,如果没有演练也就是一堆废纸。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对危险化学品应急知识进行宣传,建立全民应急的氛围。二是增加预案演练频次,在定期开展综合应急预案演练和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基础上,可加大频次开展以车间、班组为单位的小型应急演练,使有关人员熟悉应急处置程序,掌握应急设备的使用方法,提高了从业人员和应急队伍抢险救灾的实践能力和应变能力;三是重视预案演练效果评估,演练结束后应组织召开演练评审会,邀请相关部门和有关专家对这次演练情况开展评审,研究应急演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逐步完善应急预案。

2.7 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

开展系统的风险评估、应急资源调查,并形成全面科学的应急预案体系,是企业应急准备基础。但应急预案往往显得冗长、专业性较强,一线员工掌握较为困难。这时,在编制应急预案的基础上,针对工作场所、岗位的特点,编制简明、实用、有效的应急处置卡,就显得尤为重要。应急处置卡应当规定重点岗位、人员的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以及相关联络人员和联系方式。应急处置卡可以制成卡片,发给有应急职责的人员,便于从业人员携带,并制成展板形式的标牌,在应急目标区域张贴,便于应急状态下直接获取联系方式和应急处置方法等信息。

结语:

随着国家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应急管理工作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作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必须把应急预案的适用性、可操作性摆在首位。对大多数企业在编制应急预案时容易出现的风险评估定性不定量、中夜班应急指挥明显缺失、应急响应分级不具操作性、未与社会机构建立联动响应机制、信息不能共享、应急处置流程复杂,不能到达应急处置“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企业管理层应引起高度重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并借助现代智能科技,摸索新时代应急处置的新技术、新方法,共同形成源头风险防控和强有力的应急救援机制。

参考文献

[1]林蓉.石化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及解决措施[J].化工管理,2020(09):85-86.

[2]王芬.质量管理体系与石化企业安全生产关系的探究[J].化工管理,2020(09):46-47.

[3]简新.推行安全导向管理凝聚最大合力——对我国石油石化行业创新安全管理的思考[J].现代职业安全,2020(0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