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小学语文阅读的重要性

杨子健

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中心小学

摘要:阅读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展现学生人格魅力的最佳途径。语文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时更新课堂的教学思路,明确认识阅读对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并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同时出发,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实施趣味性的教学手段,组织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帮助学生养成端正的阅读态度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学生真正的喜欢阅读,爱上学习,教育现代化进程得以持续加快。

关键词:阅读 学生主体 阅读兴趣 阅读情境

1.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提倡,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诱导学生自主分析与独立思考,以便为今后的学习活动打下扎实的能力基础。[1]。如果教师一味地采用灌输式指导方法,要求学生通过死记背学习理论知识,那么学生就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学习兴趣逐渐丧失,学习积极性随之下降。启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将课常真正的归还于学生,让学生自己领悟文章中心思想,获取到不一样的人生体验,在情感渲染与熏陶下,学生的学习能力自然得以显著提高。

2.更好的创设阅读情境。

小学生写作水平相对较低,作文质量相对较差,写作中思路过于局限,技巧运用不够熟练,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阅读教学效果的不尽人意。作为语文老师,要想真正提高语文阅读的效果,就要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充热情与激情。课堂上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光听我们讲,还要为学生提供多种直观感知的机会。如出示一些实物,展示一些图片、播放一些音乐,让学生“耳目一新”。小学生有表现的欲望,我们不但要加以保护,还要给予不断地激发。如我在教《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时,课前我会让学生进行充分预习,通过阅读全文把握文中陶罐和铁罐的特点,再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听到不同声音。然后布置他们3人一组,由小组长分工,在进行角色表演。这样,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就浓厚了。如我教授《肥皂泡》这一课,我还“聘请”了小老师。不过,想当小老师,首先得自己会,除做好预习外,生字、词语要“过关”,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在小组内经得起其他组员的抽查。这是"小老师”的基本条件;接着,才可以去“教别人",可以介绍自己的自学收获,也可以引导大家学习,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还可以向“学生”提问。因为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认识理解能力不高,所以对小学教师的语言要求变得更高,而且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直观性的教学情境,容易使教学简单化、表面化。所以,小学教师的课堂语言更要准确、简洁、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语言,作为教师的一项重要素质,在创设情境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3.有利于各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书的体裁是非常广泛的,涵盖了各种自然科学、人文地理等等,这样每读一本不同的书都会学到不同的知识,掌握些不同的技能,这对于学科间的融会贯通与共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说多阅读有助于学科间的相互交流,也有利于学科间的融会贯通。[2]语文课文中的许多内容涉及到地名、方位、周边环境、历史背景等。课前我会让学生查阅地理图册、历史教材等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介绍,为学习、理解课文做好准备。如教授《纸的发明》这篇课文时,我布置学生去课外查阅有关纸的一些知识,查阅纸的历史,纸的种类,用途和特点,这样既开拓了视野,也能使学生对纸有更深的了解,更快捷地掌握课外的信息资料,有助于对课文的学习。绘画对学生的最大好处是可以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美术则可把课文中平淡的语言描述化为形象生动的图形,学生在这过程中既理解了课文知识又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和想象能力。汉字中的象形字就是一幅幅图画,已经和美术相近,更何自古以来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体现了高度的联结性。在教授《古诗三首》中,我让学生为三首诗配图,即根据诗意描绘一幅景象。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形象思维能力也会有所提高。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的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更好的贯彻新课标的精神。

4.强化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

要提高阅读能力,光靠课堂教学几十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通过阅读教学,激发学生在课外主动找读物看的兴趣。在教学中,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也一时难于解答。可是,发动学生又把疑难解决了。有位教师教了《蜘蛛的网》后,有个学生提出问题:“蜘蛛的网能粘住小飞虫,甲虫等等,它自己却不会粘住,是什么原因?”教师想不到学生会提出这个问题。教师随机应变,发动学生,说:“你们想想吧!看谁能想出来?”有个学生回答说:“因为蜘蛛身上有油,所以粘不住。”教师接着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答:“我在《动脑筋爷爷》那本书上看到的。”由于学生多看课外书,既提高了阅读能力又增加了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能恰当地用上许多是在教材没学过的词语,可见,学生是在课外阅读获得的知识。因此,激励学生广泛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途径。平时,教师要注意适当地介绍符合学生接受水平的读物让他们阅读。教师还要启发学生运用教学中学到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学生广泛阅读,必能丰富知识,开拓思路,无疑是朋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方法。

5.帮助开拓学生视野范围

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有了作文写作,虽然写作要求字数不多,但每当交回作文时,学生的作文总是缺乏一些“光鲜亮丽”的东西,我们不能说这样的文章没有优点,最起码是朴实的,真切的。新时期对于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的要求,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力戒“千篇一律”。但由于农村学生每天所处的环境都是固定的,闭塞的,很难让学生通过实践产生联想,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文章。学生除了走到外面去开拓眼界外,还有就是通过阅读课外读物增长见识。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虽然现在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在语文的课堂上已经做出了许多改变,但是,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还是以课本为主,知识结构单一。而通过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有益于打开小学生的视野,陪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可以借助书本继续追寻之后的故事,查找是否还有《守株待兔》、《杞人忧天》这样的诙谐人物,补充与完善语文课堂的不足。而且可以透过书本领略世界各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真正做到不出家门尽知天下事。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学生推倒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建设一个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环境,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学生的学习是需要多多鼓励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提问、回答题中的亮点,及时给予鼓励,给以表达的机会,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这样,学生的阅读能力オ会提高起来,能提高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丽春.浅析小学语文“读”的重要性[J].速读旬刊,2017(8)33-34.

  2. 陈清风.浅析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的重要性[J].魅力中国,2017(1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