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队伍作战行动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3

消防队伍作战行动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

熊浚杰

崇左市消防救援支队

摘要:当今,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类型火灾事故不断增加,消防救援任务也随之加剧,消防救援工作极具有高危性和挑战性。近年来,在应急救援作战行动中消防指战员伤亡时有发生。如何在确保指战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地完成救援任务,做好消防救援安全管控,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作战行动中指战员如何避免安全风险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作战安全

引言

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以来,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和国家队,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是国家综合应急救援最主要的攻坚力量,赢了一场又一场大仗、硬仗。同时,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作战行动中潜在的隐忧。面对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冷静思考,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切实为指战员的生命健康负责、为队伍长远建设发展负责。

1、消防队伍作战行动安全存在的问题

消防改制转隶后,随着职能任务大幅拓展,处置突发性灾害事故多样性、危险性增大,一时的疏忽就可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严重地危害着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安全。在灾害事故发生时,消防队伍作为一线队伍,对灾害事故进行处置工作,并最大限度地挽救人们的生命财产,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消防队伍在灭火救援过程中安全问题也受到了很多的威胁。回顾近年发生的消防员伤亡案例,不难发现作战过程中因缺氧窒息、爆炸、中毒、砸伤、跌落等意外造成的指战员伤亡事件层出不穷。如2016年10月8日,黑龙江总队一名消防员在扑救高层住宅火灾过程中,因依靠电梯门造成跌落牺牲;2019年1月18日,安徽省肥东县一粮油贸易有限公司谷物烘干机发生火灾,造成1名消防指战员牺牲;2021年4月22日,上海金山区林盛路171弄116号胜瑞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厂房火灾,造成2名指战员在搜救被困人员过程中壮烈牺牲。纵观近年全国上下的各类作战安全事故和管理安全事故频发,究其原因既有主观问题也有客观事实,一方面机制上没有形成总结经验教训的长效机制,有的指战员或多或少存在作战安全侥幸心理,对救援过程中潜在危险估计不足;另一方面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型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不匹配、不适应,装备落后、救援人员不足、灾害事故复杂多变等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2、消防队伍作战行动存在安全问题原因分析

2.1作战行动安全问题主观因素

2.1.1安全防范意识不足

在救援处置行动中,还存在不按作战行动规程处置,不按安全要则办事的问题,体现在“四个不到位”:战前侦察不到位、战场态势预判不到位、个人防护不到位、信息沟通不到位。在日常训练中,练兵理念还停留在“练为比”、“练为考”的现象,对特殊灾害事故类型、常规性救援技战术的深层次、专业性研究还不够,思想上仍然存在“重体能训练、轻实战应用,重技能训练、轻战术配合,重传统方法、轻现代手段”的“三重三轻”倾向;指战员对游泳、潜水、攀爬等实用救援技术练得少、练得不全、练得不精,不上山、不下河,不去复杂环境下模拟场景,不去大风大浪中历练,导致在危险紧急关头“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在制度落实上,仍有安全形势分析会、安全教育、安全隐患排查等制度落实不好,存在走过场、“补资料”现象,对于查找出的问题整改措施针对性不强,在救援行动中随意性较大,制度长期没有得到有效落实,问题长期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

2.1.2现场处置不科学

在灾害事故处置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大多数是由于无知无畏不讲科学,冒险蛮干造成的。集中体现在:指挥层级不明晰、现场组织混乱。在有的灾害救援现场,指挥员到场后未开展现场侦查,对灾情发展、力量部署、战斗展开等情况掌握不全,看到什么就指挥什么,导致上级指挥意图、作战意图得不到有力贯彻。初战控制能力不强,贻误最佳战机。初期到场的基层指挥员受能力经验所限,往往对灾害事故现场信息收集不全面,容易遗漏灾害现场的关键信息和细节,导致初期处置的对策不清晰、不精准、不到位,错失有利时机;多队伍参战时,因未能及时明确工作职责,影响整个救援的开展。灾情研判不及时、上传下达意识差。目前,大部分应急救援处置现场的指令传达、力量部署、数据统计、行动标识等缺乏规范记录载体,且方式单一,容易失效;各支救援力量间信息传递、信息交换有误差、有延迟、有误解,不同层级命令重叠,甚至互相矛盾。

2.1.3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一方面是指战员个人素质不过硬。对“全灾种、大应急”和“专业化、职业化”的理解不深、研究不足、措施办法不多。指战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在专业知识上研究不透,业务理论水平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对建筑结构、建筑消防设施、危化品理化性质等了解不够,对作战安全要则、安全防护常识、辖区事故灾害处置要点难点等掌握不够。通过随机调查发现:有20%的干部不能熟练使用消防站现有器材装备,10%消防员对车辆装备性能参数不熟悉。另一方面是实战经验不足。目前真正具有丰富灭火经验的基层队站指挥员屈指可数,有的甚至从未指挥或参与较大规模(两个或两个队站以上)的灭火救援战斗,集中表现为辩证观察能力弱、合理运用技战术能力弱、决策判断能力弱。在瞬息万变的救援现场容易出现紧张、意乱、畏难、畏惧的心理,临机处置效果不佳。

2.2作战行动安全问题客观因素

2.2.1灾害事故复杂多变

灾害事故的发生具有突发性,所以救援环境也多种多样,复杂多变,这是当前火灾救援施工中威胁消防指战员的重要安全隐患。在具体的火灾事故发生中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消防救援工作存在很大的危险性,例如处置危险化工制品引发的火灾事故,它常常会产生有毒性气体的泄漏,所以火灾事故周边区域都被毒气覆盖,带有很多未知的危险性因素。第二,火灾事故具有蔓延性,在火灾事故出现后,往往会伴随发生其他危险事故,严重威胁消防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第三,灾害事故次生灾害的因素,例如在消防救援过程中会伴随出现一些交通事故和伤害事故,这些都是导致消防救援工作难度大,伤亡严重的主要原因[1]

2.2.2人才培养不够全面

一方面消防救援专业人才选拔人才难度大,外部教育资源利用不充分、培养针对性不强,人才学历定位不高,岗位需求定位不精准,距离职业化、专业化建队要求还有差距。同时,招录消防员自身学历特长与职责岗位联系不紧密,专业技能突出表现不专、不精、不特等问题,一定程度造成了“人岗”不协调、不适应。另一方面消防员培训周期短、缺乏实战历练、入队前经历复杂,加之基层消防站任务重、压力大、岗位吸引力较低,促使“招进来、留不住、难管理、能力弱”的问题突出,人才队伍建设难以形成良性循环。

2.2.3 安全防范装备欠缺

由于全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部分地区消防防护装备数量不足,特别是有关高性能、高科技安全管控方面防护器材缺配严重。即使配备有基本防护装备,也多数存在性能差,功能单一,如灭火防护服、隔热服、避火服、安全管控板、紧急避险设备、防化服、空气呼吸器等,更新滞后,加上备用不足,维护保养制度不严格,出现疏忽维护保养等问题,可能因此会导致相关装备出现损毁、锈蚀等情况。以致于在关键时刻无法发挥安全管控功效,应急救援安全事故频发。

3、提升作战行动安全管控能效的建议

3.1完善安全制度,夯实制度保障

3.1.1建立风险评估制度

消防救援人员在参加重大灾害事故救援作战行动、执行其他危险性任务或开展高风险科目训练时,应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并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在参战力量较多时,明确专人负责现场安全管控,实施分区管控;要谨慎下达内攻命令,内攻必须经过严格论证。其次是建立完善战评总结和安全讲评制度,每起战斗行动结束后,要对作战行动和安全工作进行总结讲评,固化经验、吸取教训[2]

3.1.2建立完善安全员制度

明确专人担任灭火救援现场安全员,负责灭火救援现场的安全警戒、警示提醒、紧急避险等安全工作,及时向参战人员发出安全预警和紧急撤离信号。

3.1.3完善安全提示制度

规范明确作战指挥流程,指挥中心全程跟踪指导作战行动,综合评估现场情况,及时向一线推送警情要素信息、灾害处置要点、作战防护要求、战术战法选择、安全注意事项等信息,提高队伍安全防范能力。

3.2提升安全意识,提高掌控风险能力

3.2.1加强安全警示教育

以伤亡事故为鉴,深入开展全员安全警示教育,通过惨痛的伤亡教训不断的学习和强化,提升指战员的风险和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灾害事故现场的安全评估能力。同时,深入查找组织训练、现场指挥、救援行动、现场保障、安全管控等方面的薄弱环节,研究制定改进措施和防范手段。组织围绕救援理念、指挥体系、战术技法、科技装备、指挥员培养等方面开展大讨论,思考如何实现第二次转型升级,真正实现安全管控根本性变革。

3.2.2强化安全知识学习

常态化开展安全常识、伤亡案例学习教育,对每起作战训练安全事故开展提级调查、复盘分析,切实提高指挥员作战训练安全意识。定期组织学习新增10类救援领域的安全规程等,重点掌握灭火救援行动中的爆炸、轰然、坠物、窒息、倒塌、塌落、烫伤、摔落、中毒、触电等易发生伤亡的因素和防范避险措施,克服无知无畏的盲目行动和畏缩不前、贻误战机的两个极端。在救援行动开展时,要具有掌控现场、稳固危险点、避开风险点、现场自救的救援安全意识。

3.2.3深化紧急撤离培训

在日常的训练中着重紧急避险、识险能力培养。让理论成为紧急避险时潜意识动作,并将理论付诸实践。消防站在开展日常的实战演练过程中,应增加撤离科目训练,强化紧急避险状态下的撤离意识。尤其是针对大型商业综合体、大跨度大厂房、石油化工等特殊场所实战演练时,要从难从严设置撤离科目训练,模拟紧急状况下的撤离意识。特别是提高指挥员对于特殊情况的心理素质稳定性、对于突发状况的随机应变能力、对于灾害情况潜在风险发掘能力以及对于科学性规划的决策力和判断力。

3.3探索科学练兵,提高综合实战能力

3.3.1突出训战结合

牢固树立“操场即战场、训练即打仗”的理念,缩短操场到战场的距离,将紧急撤离和紧急避险等科目纳入日常重点训练内容,提升指战员识险、避险、救险能力。学习研究各类灾害事故,尤其是新行业、新领域事故的特点、规律和救援行动规范,研究新技术、新战术、新战法,开展随机式、导调式、复盘式各类灾害事故实战演练,在各类灾害事故前有方法、有套路。

3.3.2提升指挥联动

积极构建现代化的指挥体系,推动救援工作从需求侧向供给侧结构转变,提高灾害事故预见预判和专业处置能力;结合新编制,让能指挥、会打仗、业务强,特别是经过重大任务摔打历练、有实战经验,作风过硬的人员参与全勤指挥部值班备勤,真正把机关建成“打仗型”机关。完善“应急联动网”,建立与气象、水利、交通、自然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将社会民间救援队伍纳入指挥调度体系。

3.3.3运用实战化模式

最大限度模拟真实灭火救援场景,就是要求我们通过对现有装备、设施的实战化改造,创造紧贴实战环境训练。根据侦察警戒、灭火进攻、抢救人员、火场排烟、火场破拆、物资疏散、紧急避险等灭火救援的程序、强度等来组织整建制实战化训练,最大限度的提高消防队伍的责任意识、应急能力。以高度真实模拟灾情现场、复杂的任务配置、多变突发情景等,一方面训练指战员的设备操作能力、车辆操控能力、紧急避险能力以及人员物资分配能力;另一方面训练前线指挥员指挥调度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等,通过实战化组织安全消防救援,以高度模拟还原现场真实性来训练队伍。促使加快构建现代化的指挥体系、现代化的练兵体系、现代化的装备体系、现代化的保障体系,不断提升救援科学性、专业性。

3.4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战勤保障能力

3.4.1注重人才培养

紧贴作战需求,突出为战选人、以战用人,切实把会指挥的干部用起来,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积极探索联战联训、交流任职锻炼、院校培训、厂家嵌入研学、骨干实装带教等方式,精准培养作战指挥人才、新型作战力量人才培养,打造与职能任务相适应的人才梯队。启动战训干部跨区域交流锻炼,着力配齐配强基层一线指挥员、站长助理和班长骨干,抓紧研究制定在待遇、晋职等方面的倾斜政策,让基层留得住人、留得住心[3]

3.4.2完善装备配备

坚持效能优先,加大无人机、灭火救援机器人等高精尖装备的配备比率,在危险场所,利用机器人等智能化无人化设备去处置,减少人员伤亡,大幅提升救援处置效率;要全面提升装备的信息化含量,大力推广多跳智能无线单兵图像传输设备和室内人员高精度定位及状态监控系统,主动破解灭火抢险救援现场图像传输和人员定位难题;要大力开展灭火救援装备器材“统型”工作,对移动式消防炮、机动泵和浮艇泵提质升级做出“统型”改造。坚持贴近实战,充分结合各地事故特点、消防站点类别和财政实力,强化消防装备的差异配备和特色发展。在石油化工企业集中的地方,要针对石化类火灾事故配备高倍数泡沫车、输转消防车、高精尖堵漏、防化等重型化工编队所需的装备器材;在交通枢纽地域,配好公路隧道灾害事故配备大功率排烟车和相应救援装备;在山岳、水域救援任务较重的地方,配备救援飞行器装备、涉水能力强的前突指挥车、水陆两栖车等特殊车辆,解决机动投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4.3建立考评激励机制

加强基层指挥员指挥能力达标考评,取得相应等级资质,实行持证上岗,把指挥水平、实战能力提起来。健全激励机制。建立基层基础建设激励考核评价机制,注重在基层基础一线考察识别指战员,让实战实训中表现突出的同志得到重用,立起战斗力标准的“硬标尺”,树立建功立业下基层、立功受奖上战场的鲜明导向。

4结论

安全无小事,作为消防救援人员必须时刻确保安全稳定,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抓训练作战安全的“隐患点”和自身能力素质的“薄弱点”,真正赢得安全稳定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杜书成.消防队伍灭火救援安全现状及对策解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1):138-139.

[2]兰 臻.构建新时代国家综合应急救援体系的思考[J],消防科学

与技术,2018,7.

[3]黄中杰.灭火救援行动中消防人员伤亡案例分析及对策[J].山东化工,2019,48(13):256-257,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