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弱地基处理中道路桥梁施工处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3
/ 2

软弱地基处理中道路桥梁施工处理技术

王阿盈

北京市第五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建筑行业的要求提高,目前,随着软土地基的出现,不仅会对工程正常建设产生一定干扰,同时也会为工程后续使用预埋下较大安全隐患,所以需要对其展开科学处理。本文将通过对软土地基不良影响的分析,对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展开介绍,并会通过对实际工程案例的研究,确定软土地基处理方式方法,期望能够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一些理论帮助。

关键词:软弱地基;道路桥梁;处理技术

引言

不管是在一般的建筑工程还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地基都是基础施工的重要环节,同时地基施工的质量也会对整个建设项目的质量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在任何工程项目开展的过程中,都要能够使地基结构的承载能力、强度和稳定性得到可靠的保障,这样才能为后续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软弱地基结构来说,普遍存在于我国的诸多地区,因为这种地基负载力弱,稳固性不强,为此在碰到这类地基的时候,若无法采用科学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的话,不仅会影响到工程质量,严重的话还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如果在道路桥梁施工作业开展的过程中,遇到软弱地基问题的话,则有关技术工作者需要联系现实状况,采用恰当的解决措施,提升软弱地基的负载力、硬度、稳固性,进而让道路桥梁项目的建设效果得到可靠的保障。

1道路桥梁施工概述

为了使道路桥梁施工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满足其高效施工要求,则需要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具体包括:(1)强化软土地基施工区域科学处理意识,实施好切实有效的施工计划,并对施工技术的引入及作用发挥进行更多的考虑,可使道路桥梁基础施工质量更加可靠,满足其结构稳定性要求,避免影响行车安全性;(2)通过对施工理念更新、人员优化配置及施工过程严格把控等方面的综合考虑,可使道路桥梁施工更加高效、科学,按期完成好相应的施工作业,也能为施工企业可持续发展中注入活力。

2软土地基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危害性

路桥工程项目中软土地基的普遍存在,是导致很多道路和桥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和渗水渗漏等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现代化道路桥梁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安全系数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道路桥梁的软土地基由于其自身结构的多孔疏松性,因此很难和上部建筑形成较好的整体稳固性,通常会由于软土地基强度与承载力相较于其他部分较低而出现部分形变或地基不均匀沉降等现象。除此之外,道路桥梁工程中路面和桥面的平整度也会受到软土地基的影响,由于它的存在而引起的不均匀沉降问题会进一步演变为路面出现大量的裂缝或表皮脱落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导致基体结构部分脱离道路桥梁工程主体结构的情况,严重影响路桥工程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由此可见,软土地基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表现出的危害性和容易引发的安全隐患问题,必须得到有关施工单位的重视。在勘测地基土质情况和周围岩石结构的分布情况时,应按照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结合道路桥梁工程所在地的气候条件与水文地质特点,深入分析软土地基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改善方法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与承载能力,从而保障道路与桥梁的使用安全和国民出行的便捷通畅。

3软弱地基处理中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运用

3.1粉喷桩处理技术

对于粉喷桩处理技术来说,其核心的技术机理为,依托先进的作业机械,在软土地基进行钻孔作业,之后在将压力固化剂等外加剂,通过外加压力的方式压入到整个软土地基的内部。在此过程中,如果产生失水问题,可以证明固化剂已经和软入深入融合且具有了一定硬度,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软土地基结构的固结。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固化剂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水泥和石灰是该种固化剂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工程量较大的工程中,可以使用水泥来代替固化剂进行科学的处理,但是为了达到既定的效果,要对渗入比进行严格的把控。需要注意的是,在粉喷桩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稳定性较强的隐形桩,这种隐形桩对提高整个软弱地基土地的承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能够为道路桥梁工程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工程基础。

3.2排水固结施工技术处理

对于含水量丰富的软土地基,在加强其排水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道路桥梁施工单位及人员重视排水固结施工技术处理的科学应用。在此期间,需要做到:(1)设置好性能可靠的排水系统及加压系统,采用塑料排水带或砂井排水方式,及时排出路桥软土地基施工区域土层中的水,满足其应用中的结构稳定性要求。(2)施工单位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处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排水固结施工技术的功能特性、利用价值等有着更多的了解,制定并实施好相应的处理计划,促使道路桥梁基础结构施工中能够得到更多的专业支持,从而为其性能可靠性增强及车辆的安全行驶等打下基础,实现对排水固结施工技术的科学应用,高效地完成软土地基施工处理计划。

3.3表面处理技术

表面处理技术应用具有稳定内部结构以及增强土体强度等方面的优势,应用价值较为突出。目前较为常见的表面处理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砂砾垫层技术。会通过铺设一定厚度砂砾垫层的方式,保证软土地基透水性能,确保排水固结效果可以得到切实优化,垫层的运用还能够对配装式构件以及机械设备形成良好保护,可避免出现大面积土质结构破坏问题;②表层排水施工技术。此种技术应用原理较为简单,会在额外载荷作用下,将土层内多余水分排出,进而将孔隙降低到一定程度之内,完成固结变形处理,在进行孔隙排水过程中,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会出现逐渐减小趋势,地基抗剪强度以及土层有效应力会得到有效提高,土地强度会逐渐趋于稳定状态,进而达到土质结构成型目标;③排水固结技术。该项技术主要包括加压以及排水两部分内容,会通过对土层自身透水性的运用,完成排水任务,且会设置塑料排水板以及砂井等装置,保证其透水性能。④加压技术。加压技术主要包括井降水技术以及地面堆载等技术,会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经过对电渗排水井点的运用,提高软土强度以及承载能力。

3.4软土地基加筋法的应用

软土地基的特殊性质,如渗透性差、水分含量过高等,有可能造成道路桥梁移位。结合该道路桥梁施工实际情况,有效实施软土地基加筋法,建议运用耐久性强的材料对软土地基进行预埋,确保道路桥梁的稳定性,也有助于避免移位现象的发生。在软土地基中铺设砂子,同时借助耐拉性材料加固砂子上层结构,便于充分发挥加筋法的作用,保证软土地基结构的稳定性。此外,预埋耐拉性材料的使用,促进耐拉性材料与软土层的有效融合,也是避免软土地基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的重要举措。

结语

综上所述,进一步提高道路桥梁工程项目中软土地基施工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是改善当前我国道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及安全系数低下问题的有效措施。在应用软体地基处理方法时,需要进一步加强有关施工人员对核心技术要求和施工标准的重视,利用高科技技术和培养专业化人才来推动道路桥梁建设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晓青.公路路桥施工中有关软土地基处理的思考[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3).

[2]邹会宗.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方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6):203.

[3]王忠鑫,王宇.道路桥梁施工中对于软弱地基处理措施的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8,000(012):81.

[4]栾佳亮.软弱地基处理中道路桥梁施工技术探讨[J].居业.2020(10):45-46.

[5]李斌.道路桥梁工程中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20(02):9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