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技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4
/ 2

医务人员技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分析

黄熠荣

武鸣区陆斡镇卫生和计划生育服务所

摘要:医务工作人员技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用给的管理提供了帮助与支持,提高了技术档案管理的水准,有助于医疗效果的提高。就目前武鸣区卫生系统里主要负责档案管理归属人事股人员负责,因此,在管理医务人员的技术档案工作上要做到实事求是,如何做好医务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本文结合实际工作就针对医务工作人员技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与运用开展了深入的剖析。

关键词: 医务人员;技术档案管理;系统构建

前言:

医务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与科研活动之中,会累积较为丰富的技术性资料,这些资料直观全面的记载了医务工作人员的整个工作过程,不仅在学术上还是临床实线都有很大的参考和帮助,呈现了诊断治疗的水准与科研能力,是核心优势的一种综合呈现。现阶段,由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据技术的持续进步,对医疗卫生服务与管理模式的改变有着不小的促进效果,有助于对档案管理的业务环节与服务效果进行提高。

一、卫生档案保管的实际状况

1.档案保管的思想薄弱

卫生系统的档案保管自身未构成具体的经济收益,因此,太多数的医疗单位时常不注重卫生系统的档案保管工作,导致在档案保管中存在诸多问题。第一,因为领导的不重视,卫生系统相应工作人员难以了解到自身职责的价值,在工作中只是落实好领导安排的工作,没有储存档案的思想,从而未对档案保管工作有高度的重视,更加别说工作人员的技术档案保管。第二,卫生系统的资金投入较低,档案管理的基本设备不够健全,致使诸多有作用、专业性高的技术档案不具备单独的储存空间。另外,也提高了档案保管与档案运用的难度,对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干扰[1]

2.档案保管队伍单薄

卫生系统的档案保管工作没有招聘专业的资源管理工作者,大多数是以年级较大的工作人员承担或者是少数医务工作人员兼任。年级较大的工作人员文字能力较为匮乏,档案保管水准较低,资源整理与分类等工作的价值不高,而兼任的医务工作人员通常没有获得专业的培训直接上岗,所以,他们的档案保管工作内容局限于接受档案、整理档案、储存档案,难以体现技术档案的真正作用,更加不会运用信息技术帮助档案资源的保管,落实档案数据的分享[2]

3.档案管理工作无规范性

卫生系统人员的工作繁琐、工作类型丰富且多样,资源的来源也较为全面,而相应工作人员对档案的管理工作没有设计规范化的制度,严重威胁到了卫生系统的工作效果,也导致档案的价值得不到体现。第一,档案管理不具备规范搜集与储存体系,资料随意堆放,没有开展系统的区分,对医务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或者科研活动中形成的技术档案也没有开展技术的总结与储存。第二,档案管理不具备规范化的资料审核体系,卫生系统的相应管理工作人员在离开岗位时,没有落实好交接工作,导致有可能将有意义的档案无意损毁或者有意携带走,导致档案资料的丢失与断档,甚至导致有效数据被泄露。第三,档案管理没有规范检索与储存运用体系,在外借过程中不进行登记等流程,资源容易遗失,也容易丧失价值,给接下来的工作造成了不小的影响。长时间如此,卫生系统的档案资料不全,资源的真实性较低,并且也会影响资料的查阅与运用,难以发挥卫生系统的责任与作用[3]

二、增强档案管理工作

1.加强档案的管理思想

医务工作人员的技术档案直观的记载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发展,客观反馈了医务合作者的发展过程中的专业素养与暴露的问题等等。的相应领导应当深入了解技术档案的作用,从而将卫生系统的档案管理工作放在合理的位置,增强卫生系统的构建。第一,提高资源的投入,健全卫生系统档案管理的基本设备,有利于档案资源的科学划分与储存。第二,正视与支持卫生系统的管理工作。卫生系统人员肩负着管理的关键责任,具备丰富的资源储备。卫生系统的相应工作人员在落实好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要依据规章开展的医教研防工作,这对于医务工作人员的医学水准有不小的要求。因此,应当依据具体状况,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工作人员的待遇或者奖金。另外,领导的关注有利于提高卫生系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主动性。

2.增强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团队构建

档案学是社会科学中的一类,档案学中学习的具体运用方法就是档案管理,相应部门在聘请过程中可以重视这一方面人才的招聘。可是,卫生系统的管理工作不单单要求相应工作人员具备档案管理的能力,还对其医学水准有不小的要求。所以,的相应部门应当加强卫生系统人员的培训体系与审核体系,提升相应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另外,还可以组织院与院之间的沟通,营造现代化技术的学习平台,加速卫生系统管理工作人员的学习与管理工作人员自身水准的提升,从而有利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团队构建。

3.规范档案的管理工作

第一,通过规章约束案例管理工作。以国家出台的相应法律法规为前提,与卫生系统的工作特点与具体状况相结合,健全档案搜集与归纳体系,规范档案资料的搜集、分类、整理与储存,尤其是医务工作人员技术档案的管控,健全档案资料审核体系,保障档案资料在任何状况下的完整程度以及资料内容的真实可靠性,健全档案资料的搜索管理体系与储存运用体系,规范资料的搜索与外借流程,提升档案资料的运用效果与档案资料的效果。第二,了解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能与使命,以免职能不明确引起责任人相互推卸的状况发生。例如,兼任的医务工作人员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可以承担档案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在人力资源上具备优势的卫生系统可以安排两个责任人:一个重点管理医疗与防保方面的档案建立。一个重点管理教学与科研方面的档案建立。在挑选档案管理的责任人过程中,应当关注文字能力等素养,借此保证档案资料管理的效果

[4]

三、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1.提升档案资料的管理水准

建立档案管理的信息系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负担,有效提高了档案的搜索效率与整理,彻底解决了档案资料储存时空间缺乏的状况,也充分改善了档案资料丰富而难以整理、搜索与汇总的状况。另外,能够高效搜集各个方面的数据资源,使得医务工作人员技术档案能够及时更新与填补,让医务工作人员的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更加具备专业性。

2.有助于的人力资源管理

医务工作人员的技术档案可以直观反馈医务工作人员的能力发展,档案的数据化使得人事部能够深入了解医务工作人员的实际状况,给医务工作人员的考核、人才的挑选与人才的聘请带来一定借鉴。

3.提升的工作效果

建立档案管理的信息系统,可以在各科室见进行数据分享,提升哥哥部门之间的工作效果,有效杜绝了由于数据不符合与数据更新不彻底等导致的医疗医患与信息安全等状况。另外,医务工作人员的技术档案管理能够有助于相应工作的开展,全面把控医疗效果,从而提升相应的医疗效果[5]

结语:

医务工作人员的技术档案重点是以医务工作人员在开展科研活动与医疗工作中形成的资料,可以客观反馈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这些档案是长时间累积下来的珍贵材料,不但具备医学上的科研作用,有利于医疗教育,并且还是医疗水准与发展效果的呈现。所以,开展医务工作人员的技术档案管理工作有助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韵怡. 医务人员技术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J]. 办公室业务, 2020, No.339(10):104-105.

[2] 孙欣燕, 薛缪群, 王勤,等. 质量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应用[J].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0, 31(6):4.

[3] 杨统军. 对卫生院档案管理中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运用分析[J]. 信息周刊, 2020, 000(009):P.1-1.

[4] 张红菊. 信息化技术下学校管理系统的构建和运用研究[J]. 信息通信, 2020, No.208(04):156-158.

[5] 张阳. 基于大数据信息化技术档案管理有关问题的探讨[J]. 信息记录材料, 2020, 021(00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