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健身步道建设和使用现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6
/ 2

兰州市健身步道建设和使用现状研究

段琳娜

兰州城市学院 体育学院 兰州 730070

摘要:兰州市作为甘肃省的省会城市同样面临着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和公共体育场所配套健设的问题,从兰州市公共健身步道建设现状并结合居民健身需求,通过对兰州市黄河风情线、雁滩公园、九州台、兰山、马耳山5个健身步道,146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兰州市健身步道的建设情况以及使用情况。结合兰州市地理、气候因素、对兰州市居民健身的特色发展提出加强兰州市居民健身资源的智慧化建设,重塑兰州市居民健身数据系统。拓展居民健身、保健、培训信息资讯的通道;引导居民健身与地域、气候、相结合。根据我市地理、地域的特征拓展和城市地理地貌有关的体育项目作为城市居民健身发展的补充。

关键词:居民健身;健身步道;特征;现状

1.研究对象

兰州市黄河风情线、雁滩公园、九州台、兰山、马耳山5个健身步道,146位在健身步道健身的居民。

2.结果与分析

2.1依河而建的健身步道

黄河风情线健身步道,紧紧依托黄河从兰州市串城而过的地理特点,将黄河南岸的马滩湿地公园、滩尖子湿地公园、以及北岸的七里河黄河大桥、雁滩黄河大桥沿河道的健身步道链接起来,形成了3个分别以黄河大桥为节点的健身步道圈。将黄河沿岸的水车园、黄河母亲、中山桥、黄河楼、龙源等景点串珠成链,兰州市居民可以一边在健身步道锻炼,一边欣赏黄河沿岸的美丽风景。兰州市雁滩公园在2017年1月完成了健身步道的建设工程,整条健身步道采用防滑、防摔的环保材质,减震性强,大大的提高了居民健身步道使用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2.2依山而建健身步道

除了围绕黄河风情线而建设的健身步道,还有依山而建的健身步道。安宁区的九州台登山健身步道按照 NTS 系统打造。步道总长2240米,全程路宽约2.1米,起点位于文溯阁,终点位于九州台,直线距离689米,步道有完整的地图标识系统、风险提示系统、安全系统、环保系统。

根据兰州两山一河的独特地形,皋兰山健身步道的建成极大的缓解了我市居民健身的需求成为了重要的公共健身场所。 皋兰山的健身步道一个有两处,一处总长2084米,沿公路旁侧而建的健身步道。栈道以公路路旁的蝴蝶亭开始到二台阁。另一处是仿古长廊设计的健身步道,以阶梯为主从二台阁到三台阁。皋兰山健身步道配套设施充分考虑了人性化和环保理念,步道沿途设置了音响、观景台、垃圾桶、供人休息的长椅。为了方便兰州市居民夜晚登山,安装了风能和太阳能供能的路灯,这种路灯可以在阴天的时候持续照明七天。基于以上原因这条健身步道深受兰州居民的欢迎。

位于西固区马耳山的健身步道,修建宽1.5米的健身步道900米,踏步石阶长达110米,观景亭2个,聚集活动的小型广场2个,休闲平台11个,另外,长廊、亲子园、停车场都配套齐全。环境绿化的不断优化,西固马尔山健身步道成为了兰州市居民健身、休闲的又一好去处。

3.兰州市居民健身步道使用情况

通过实地调查得出,健身步道的使用晨跑与晚散步。使用高峰同样在夏、秋两季的周内晚间与双休日早晚。其中周内、周末的晚间使用最多,以黄河风情线健身步道和雁滩公园健身步道为主,双休日的早晨以兰山健身步道、九州台登山健身步道为主,周末早晨兰山健身步道使用人数最多,因兰州市各个健身步道修建完成时间在近5年内,所以健身步道的设施情况良好,并无严重的老化情况。但健身步道的使用太依赖季节,天气等自然因素。

4建议

4.1加强兰州市居民健身资源的智慧化建设

关注全市健身居民群体需求,以数据和服务运营为核心,通过数据运营能力、数据生态开放能力、互联网运营能力的构建,协调内外部资源,拉通服务,梳理并重塑兰州市居民健身数据体系,建立全市级别的居民健身全系统,如健身场所电子地图,包括公园、健身步道、公共健身场所,如笼式足球、三人篮球、社区健身房位置和相关服务等等。建立公共健身器械分布电子地图,公共健身器械,在兰州市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器械使用说明、健身的科学指导和保修。

4.2拓展居民健身、保健、培训信息资讯的通道

做好全民健身宣传,改变传统的宣传模式,跟上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拓展传播渠道。不但要用好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体还要鼓励各个部门使用移动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官方网站以及开始的情况下,还要建设健身微信公众号、健身便民信息APP、体育健身信息微博、健身地图、健身微电影等新兴宣传方式。积极传播市民健身的最新动态和科学的健身知识。

面对不同的受众人群采取不同的宣传方式,比如对手机使用不太熟悉的老年人群体,多做公共媒体方面的宣传、标语、宣传画册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兰州市居民健身的相关资讯和新闻报道。

4.3引导居民健身与地域、气候、相结合

兰州城市地域狭长,东西走向,黄河从城市穿流而过,两山一河的地貌特征明显。城市居民健身发展应结合兰州市的地形地貌,不要只将发展的眼光放在现代体育项目中,也要拓展一些山地、

漂流、汽摩、航空、极限、冰雪、射箭、马术等具有消费引领特征的时尚休闲运动项目,打造具有兰州区域特色的户外健身活动和场地设施。形成黄河两岸休闲运动带、南北两山山地休闲运动带,建设具有滨水、依山、环城特色的全民休闲健身带。

一个城市的居民健身需求得到满足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我们取得了进步和发展就离这个目标近了一步。兰州市城市居民健身事业的发展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希望我的一些建议能为我市居民健身事业的发展起到一点帮助。

参考文献

[1] Sandrine Poupaux,Christoph Breuer.Does higher sport supply lead to higher sport demand A city level analysis[J].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2009(19)

[2]国家体育总局 [P].2013-12-31

[3] 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EB/OL].

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6/23/content_5084564.htm

[4] 部义峰.社会分层视域下中国居民体育参与_偏好与层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5(51):78-93.

[5] 黄义军.我国城市体育场馆服务全民健身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5,9,(5):539-590

[6] 吴贻刚.中外休闲体育研究的现状与问题[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27.3:40-43



作者简介:段琳娜 女 1981年7月 甘肃省兰州市 满族 硕士研究生 讲师 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