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安全生产管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6
/ 2

浅析县级供电企业供电所安全生产管控

赵 云

国网沁县供电公司 山西 沁县 046400

摘要: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的核心是预防为主。开展标准化作业,推行生产作业超前策划和超前准备,实质上就是落实安全风险超前辨识、安全事故超前预防。标准化作业就是以“两票三制”为核心,系统梳理生产作业工作流程,规范作业准备、作业实施阶段开展现场勘察、风险评估、“三措”编审批、“两 票”填写签发、安全措施布置、安全交底、作业监护、到岗到位等的组织形式和具体责任,细化每个环节保障安全的具体要求,严格落实安全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一环紧扣一环,形成全过程标准工作程序,通过实施流程化安全管控,落实各环节标准化管控措施,实现关口前移,管理下探,层层把关,确保工作中每个环节均处于可控状态。

关键词:县级供电公司;安全生产管控,措施

确保供电所员工的人身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员工家庭和亲人幸福,而且关系企业和社会安定。因此,做好供电站的安全生产,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全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促进社会和谐和实现家庭幸福的必然要求。这是公司系统共同承担的的社会责任与政治责任,也是每个供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1 摸清现状,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可行性的对策

县级供电企业虽然经历了几次体制改革,但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管理水平提升不大,安全管理基础依然薄弱。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技术技能不足,安全意识不强,特别是劳务派遣工就更逊一筹,电网建设总体滞后,设备老旧,安全隐患突出。现场安全措施不到位,监督管控不到位,习惯性违章屡见不鲜,总体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针对这样的现状,县级供电企业按照“关键工作抓关键”的策略,把安全工作摆在所有工作之首,重点抓好供电所、承包商、县调三个区域的安全管理,并把防范人事伤亡事故当做第一要务来抓。然后制定了相应的方案、计划、提供相应人、财、物保障、扎实推进安全管理工作。

2 厘清管理界面

明确职能部门、供电所及各岗位职责供电所曾经是县级供电企业的派驻机构,虽然纳入公司管理,但是职能部门与供电所管理界面混乱,职责不清,而且员工惯性思维强、工作随意性大。

因此,县级供电企业应组织各职能部门、供电所按照省公司“一体化管理、专业化延伸”和人资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厘清管理界面,明确职能部门、供电所及各岗位的职责。明确职能管理部门是管理层,主要负责计划、组织、检查,发挥好管理作用;供电所作为二级机构是执行层,主要职责就是执行计划,绝大部分时间干的是具体业务,只有少量的精力用来搞初步分析。修编职能部门、供电所各岗位说明书,并与每位员工重新签订岗位责任书。解决职能部门“管什么、怎么管”,供电所及员工“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

3 应用安风体系的理念和方法,制定供电所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一是组织各部门全体人员开展作业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估工作。首先进行系统技能培训,使每位员工都能掌握“危害”和“风险”的基本概念,以及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标准。然后领导、管理人员深入到各供电所参与和指导危害辨识和风险分析工作,及时将参与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偏差进行纠正。供电所每个员工至少辨识5个以上危害并进行风险评估,确保危害辨识全面性、准确性与风险评估真实性与客观性,建立了高质量的供电所风险数据库。

二是据统计分析,人身触电、高处坠落、倒(断)杆伤人事故、交通事故这4种情况造成供电所人身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是经组织人员分析和讨论,最终确定了供电所日常开展的10项作业(驾驶车辆、抄表、故障抢修、清理树障、停送电等)作为管控的重点,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制定了63项风险控制措施,经评审后,以文件下发执行。10项作业+63项风险控制措施简单、明了、全面、准确,真正让供电所做到风险清楚、控制措施清楚,简单易执行。

4 开展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一是精心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技术教育培训,确保质量和效果。安监部、人资部、生产技术部、营销部组织编写了《供电所安全事故典型案例》 《供电所日常10项作业和63项风险控制措施》宣贯教材、《供电所员工生产、营销应知应会》培训教材、《供电所各级岗位说明书》和《供电所员工安全、生产、营销考试复习题》,并联合组织供电所全体员工开展了一周的教育培训。培训后按照百分制90分及格的标准进行考试并对考试成绩进行公布,对不及格的人员进行滚动考试,直到及格方能上岗。

二是开展技能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员工开展满足岗位工作要求所需的安全意识、知识、技术技能培训。每个供电所设置一间技能实操培训室,老师傅引领,开展导线接头、瓷瓶绑扎、装表接电等简易实操技能培训。不仅提升了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而且还让员工做到岗能适配。

三是行政和工会每年组织的一次供电所知识竞赛和技术技能竞赛,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提升技术技能,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通过学习、培训、考试、竞赛,不但使供电所每个员工明白了自己的职责,对各自作业存在的风险和控制措施做到耳熟能详,烂熟于胸。而且供电所员工安全意识普遍增强,技术技能普遍提高,供电所各项管理显著改善,真正达到“以考促学”、 “以赛促行”的目的。

5 抓牢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发挥作用到位,确保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

在风险管控过程中保障体系和监督体系(安监部、职能部门、供电所)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安监部编制供电所作业风险概述,明晰各项作业风险管控重点和做法,并监督风险控制措施的落实情况。内部作业中,供电所在作业前组织好准备工作,并在作业前交待风险和控制措施。在作业过程中,严格执行,落实风险控制措施;对于外来单位作业,供电所要认真履行当地安全管理的职责。施工前,组织外来单位进行现场勘察,并向施工负责人提供书面的安全技术说明,做好安全交底。在作业过程中,进行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以确保施工现场的“组织,技术和安全措施”到位,在现场及时发现并纠正不安全行为,填报安全检查表,并将存在问题报告给公司的安全监督部门。供电所所长,副所长必须对工作现场进行抽查,纠正现场安全管控不到位的行为,对本所参与的作业进行现场与定期检查,并在发现问题后及时纠正,整改。

在基准风险控制的基础上,开展基于问题的风险评估与控制,在对任务观察、检查、安全区代表检查、审核等发现的问题,查找风险控制失效因素,通过周例会、办公会、安全生产分析会等提出控制措施并监督执行,有效预防同类问题的发生。

应用风险评估结果,将风险控制措施融入到作业表单、危险点控制清单等作业文件,结合任务观察、安全监察等方式,开展持续的风险评估工作。供电所通过班前班后会、“2分钟”思考法、作业前危害辨识等方式,有效识别并控制了现场的作业风险。严格查处违章,查处违章奖惩分明。对于监督体系发现的违章,严惩不贷;对保障体系暴露的违章,视情况给予绩效加分。

6 强化计划管理,减少非计划工作,确保安全生产有序

正常、有序地工作秩序是不发生安全事故的根本(重要)保证。供电所工作计划性不强,客户故障报修工单,建议、投诉、举报等工单多为临时性、突发性。而在开展这些临时性、突发性的非计划工作时员工经常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松懈、麻痹大意,极易造成安全事故。供电所以地方电力有限公司企业信息平台应用为抓手,开展计划管理和绩效管理,提高计划管理水平。供电所各班组根据上级的工作计划和其他工作要求,制定供电所的年度和月度工作计划。综合班汇总各班组工作计划,并将其输入到生产管理系统中。经所长审查后,从工作台下发工作任务,及时跟踪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实现工作计划的闭环管理。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引导供电所有计划的组织开展工作。

8 结语

综上所述,决策得当、措施有力、执行到位,供电所的安全形势才能得到彻底扭转,并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态势。

参考文献

[1]刘阳.供电所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有效对策[J].科技经济导刊,2021,29(17):79-80.

[2]王建军,王帅,史小军.浅谈中心供电所配电线路安全管理[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21(02):70-71.

[3]王飞云.供电所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路径探索[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0,10(06):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