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浙江地理选考题价值的思考——以2021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29题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对一道浙江地理 选考题价值的思考——以 2021年 1月浙江选考地理 29题为例

刘建新

浙江省开化中学 中学


摘要:“立德树人”是试题的核心价值。2020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29题选材立足于“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伟大成就——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发展,实现了试题的育人价值。设问以横向逻辑布局,能有效考查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地理学科在双流国际机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实现地理的学科价值。但在问题和答案的设置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影响了试题价值的提升。

关键词:试题;价值;逻辑;商榷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中强调试题的“立德树人”,实现试题的育人价值。同时指出试题应立足学科特点与功能,突出地理学科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彰显地理的学科价值。为此,命题专家和一线教师作了大量的尝试,有很多原创试题值得可圈可点。笔者以2021年1月浙江选考地理29题为例,作一评析,以期获得专家和一线教师的指正。

[原题再现]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3分)

材料:航线、机场、运力是构成航空运输布局的三大因素。为保证飞机起降安全,机场附近沿起降航线划定一定的空间区域,限制地物高度。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位于该市主城区西南方向约16km处,毗邻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该机场吞吐量居我国中西部第一,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图1为我国局部地区图。图2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与主城区位置关系图。

6136d6e7b7b1d_html_d80caf1abd48f14f.png

(1)受双流国际机场的影响,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的方向是    。从与城市空间关系的角度,简述该机场布局的优势。(5分)

(2)在运输方式选择中,图1所示区域航空运输需求较大。从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4分)

(3)分析该机场吞吐量大的原因。(4分)

[参考答案]

29(1)①西南(1分);②与城市距离适中(1分);③减少对城市的干扰(1分);④与城市之间有便捷的交通联系(1分);⑤与城市发展相协调(1分);

(2)①地形对航空运输影响较小(1分);②地形复杂(1分);③陆路交通造价高(1分);④滩多水急,难发展水运(1分)

(3)①人口稠密(1分);②产业集聚(1分);人流物流密集(2分);


一、情境选择站位高远,彰显育人价值

本题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为主题。“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成都便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支点城市,双流国际机场作为中西部地区首屈一指的航空枢纽,成为成都乃至四川对内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成都以双流国际机场为核心,坚持“客货并举”战略,初步形成覆盖“一带一路”、辐射中西部地区的货运航线网络,成为中西部航空货运枢纽。

截至2018年6月底,双流国际机场开通航线总数已达328条,其中,国内航线201条,国际(地区)航线109条,经停国内转国际航线18条,航线数量和航线布局领先中西部地区。

可以说,双流国际机场的发展,是呼应我国“一带一路”这一伟大倡议的又一成功发展的典范。试题选材站位于国家发展的高视角,通过双流国际机场对西南地区和成都的巨大作用,辐射“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与城市,将西南地区的城市之间、西南地区与沿线国家的城市紧密相联,感悟家国情怀和加深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突显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

二、问题设问逻辑严密,彰显学科价值

  本题以双流国际机场为主题,分别从机场布局、地形对区域航空需求量、机场吞吐量三个角度以横向逻辑布局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能力。

本题有三个小题。题与题之间学科的横向逻辑能力强。立足双流国际机场这个中心事物,从“机场对成都城市发展的影响、布局、区域航空需求量、机场吞吐量”四个维度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笔者建立了本题的知识结构,如图1。

6136d6e7b7b1d_html_388fd3fcd8d521cb.gif















从布局上看,成都(高新区)、区域城市、地形、吞吐量大(交通枢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都是双流国际机场布局的重要因素。

  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区域航空需求量大”的原因,依据命题者的逻辑,地形对该区域“铁路、公路、水运”的布局影响较大,而对航空运输的影响则较小。因此,本题重在用比较的方法,抓住区域特征,运用交通运输布局的基本原理,实现问题的解决。

  从吞吐量的角度上看,命题者要求考生紧紧抓住“人流、物流”这一关键词,从动态的角度作出合理的解释。

三、运用空间分异规律,理解机场布局

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方向问题。是“一定的空间区域”还是“限制地物高度”?很多学生作出了限制地物高度的错误回答,这显然是犯了区域尺度大小不分的毛病。如果机场就在城市附近,那么,此城市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方向一定是限制地物高度。但是对于双流国际机场而言,它离成都约16km,对于前者,应是较大尺度的问题,那么主城区用地发展受限方向应是“空间区域”了,即不能向西南方向发展。

机场布局问题。较大尺度背景下,突出西南城市对机场布局的影响。双流国际机场加强了与区域城市(重庆、昆明、贵阳等)之间的联系,对区域城市的协调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小尺度视野下,突出地方性因素对机场布局的影响。从图2小尺度地图上看,双流国际机场的布局与成都、成都高新区都有重要的关联。从材料情境上看,该机场与成都相距约16km,距离适中,既可以促进成都的发展,又可以减少机场噪声对成都的影响。邻近高新区,对促进高新区的发展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场吞吐量大的问题。围绕“人流”与“物流”这一核心概念。从小尺度上看,那就是成都与机场的关联。在中尺度上看,则应建立机场与区域城市之间的关联。在大度上看,更应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城市与机场的关联。

四、提高试题的科学性,提升试题价值

地理学科由于受到复杂的地理环境的影响,不同要素对事物影响的程度不同,有主次之分。因此地理试题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真假难辨”的现象,答案设置上存在站位不高的现象,无形中降低了试题的育人功能和学科价值。本题在问题和答案设置存在如下问题,与命题者商榷,期待命题者斧正。

1.应精准设计问题内容

本题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的答题内容分别为“区域航空运输需求较大”和“机场吞吐量大”。从图1结构可以看出,这两个内容是为同一个事物的不同说法。也即如果第三小题改问“分析图示区域航空运输需求量较大的原因”和原题的答案是一致的。也即第二小题和第三小题是从 “地形”和“人流、物流”这两个不同的视角对同一事象进行解释。

由此带来另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第三小题学生如从地形的角度来作答,是否也应该给分。

2.需优化设置答案格局

应站在“一带一路”的视角看双流国际机场的布局。一事物的发展,从不同的空间尺度看,其结论是不同的。双流国际机场快速发展,得益于国家倡导的“一带一路”这一伟大战略的推行。因此,在第一小题的答案中,笔者建议增加“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城市的发展”这一答案。

双流国际机场是国际航空枢纽,国内和国外转运的客货量非常巨大。因此,在分析“机场吞吐量大”的主要原因时,应增加“国际、国内航空的航空枢纽港和客货集散地”这一答案(图1)。这些答案的增添,更能考查学科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学会能从大格局的视角看事物的发生与发展,形成格局观。

3. 应辨明“问题的真假”

地形对区域航空的需求量大有没有很大的影响,值得商榷。第二小题的答案,立足西南地区地形崎岖,以喀斯特地貌为主,进行逻辑推理,虽然看似没有问题,但地形因素是否是影响区域航空需求量的主要因素,笔者持怀疑态度。

据报道:首都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1亿人次,北京、上海和广州三大城市机场旅客吞吐量占全部境内机场旅客吞吐量的23.3%。长三角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22805.0万人次,较上年增长9.1%。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珠三角九市完成旅客吞吐量13227.9万人次,较上年增长8.4%。成渝机场群完成旅客吞吐量10202.2万人次,较上年增长7.3%。

从中可以看出,北京、上海、广州地处平原,但三大机场的吞吐量却非常大。究其原因,人口、经济、优越的位置是吞吐量巨大的主因。再如,青藏高原,地形崎岖,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航空运输量却非常少。相反,公路、铁路运输却占十分重要的比重。

据报道:2019年,西藏藏族自治区全年完成货物运输周转量156.14亿吨公里。其中,铁路运输39.91亿吨公里,增长20.1%;公路运输114.47亿吨公里;民航运输0.65亿吨公里,增长17.3%;管道1.12亿吨公里,下降5.1%。全年旅客运输周转量130.61亿人公里,增长4.4%。

可见,在科技十分发达的当下,地形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十分有限,经济因素才是影响航空布局的主导因素。

总之,研究试题,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试题的立意与内涵,从而进一步服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国家、世界发生的大事,选择创设时代发展的情境,运用地理原理,实现问题的解决。在设计问题时,应关注学科逻辑,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异规律,能站在大格局下审视事物的发生与发展。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在全面考虑问题的基础上,应厘清影响事物形成、发展的主次因素,实现问题的真正解决。


6136d6e7b7b1d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