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美育视域下如何开发与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基于美育视域下如何开发与利用乡土音乐资源的研究

王娜

关岭自治县民族高级中学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大会上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论断,将“美育”置于重要的地位。美育,是指培养学生感受美、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音乐和美术是美育的重要载体。20世纪以来,全世界的人类学家、音乐学家对全球五大洲的民族音乐、乡土音乐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更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全球各地的乡土民族音乐、舞蹈进行了录音、摄影,取得了大量的珍贵资料。

关键词:美育 乡土音乐资源

一、研究背景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能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美育是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服务的。通过美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德、智、体、劳的全面发展。它可以提高学生思想,发展学生道德情操;它可以丰富学生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它可以增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运动的质量;它可以鼓舞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并进行创造性的劳动。

在很多领域都有乡土性,如乡土美术、乡土文学、乡土服饰、乡土风格建筑等。乡土音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是以语言、风俗、地形地貌等因素综合作用并经过长期的集体无意识行为慢慢沉淀下来的较为固定的表现而非人为的行为使然,表现的情感就是乡情。乡土音乐资源作为地方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气息浓厚,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的重点资源。

二、研究内容

关岭乡土音乐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各种各样的教育信息与内涵,它所形成的氛围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周边的人,能够为我们当前的学校教育提供丰富而又生动的史料。乡土音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

关岭乡土音乐资源丰富:一是布依族民间歌曲、器乐与戏曲音乐(勒尤、勒浪、直双簧乐器等);二是苗族声乐、苗族民歌(游方歌、酒歌、苦歌、反歌、丧歌、劳动歌、时政歌、儿歌、谜语歌等)、苗族乐器(芦笙、唢呐、箫笛、胡琴、月琴等);三是田野歌谣、吹拉弹打传、曲艺声谱、舞姿翩跹等其他音乐文化资源。这些乡土音乐资源充分体现了关岭人民能歌善舞的核心素养。

开发关岭乡土音乐资源,激发学生对家乡艺术的热爱及认同感,加强学生对当地文化的认知与传承。借助乡土音乐资源,有效开展民族文化思政教育,培育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实施途径

借助关岭各中小学音乐教师群体对现用教材组织课堂教学的情况进行调研。根据调研内容进行汇总统计,归纳出存在问题,并对现状进行原因分析。发动学校本地教师及学生家长,收集适合运用于音乐教学的本土教学资源,进行归类整理,进行融入或替换原教材的教学设计。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融入或替换教材内容进行尝试教学,研究教学策略。撰写案例分析,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教研活动的形式,在本校教研组内推广整理出的理论和经验,展示课堂教学,并协助其他教师在音乐课中进行尝试,进行阶段性交流总结尝试结果。依托学校现有苗族花棍舞工作坊、布依族舞龙工作坊、盘江小调工作坊、刺绣工作坊、布依族、苗族语言工作坊、中华经典文化在布依族礼仪中渗透作用工作坊等民族特色课程,开展课题研究。

  1. 研究结论

挖掘地域文化育人功能,研究积累地域文化材料,提高学生的审美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究与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同时增强和提升文化自信。适当地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根据学生、学校和当地的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改编和再创造;灵活利用关岭乡土音乐资源研究,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形成范式辐射其他学科,增强音乐教学与当地自然和文化特色的联系,挖掘乡土文化的美育功能。

乡土文化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有利于促进音乐学科的学习,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乡土音乐不仅与舞蹈、歌唱、表演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与其他学科都有相互结合的地方。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重音乐教学的实践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校内外、课堂内外、社团活动等搜集音乐素材,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习的实践机会,培养学生在生活中汲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培育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自主音乐需要、音乐实践能力、音乐情感体验、音乐情感体验。

结语:在美育改革大环境下,需要以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思维模式去挖掘乡土音乐资源,形成新的结论或观点,进而用于指导学校美育改革过程。通过走出课堂、研学旅行、作品再创作等方式,去挖掘民族民间优秀文化的育人功能;构建新的音乐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开发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校本课程,组建乡土文化资源社团(民乐团),传承民族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黄德林,文化生态视野下布依族古歌生存价值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2]赵守卫,乡土音乐开发与运用的实践性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20(04):128-132.

[3]陈思思,“布依八音”展演互动及社会功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学位论文,2013.

[4]和金武,乡土音乐走进高中音乐课堂[J],民族音乐,2009(05):92-93.

[5]朱义,“文化自信背景下的高中美术教学中乡土文字资源的传播探究”——以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为例[J],明日风尚,2018(18):223.

[6]伍光恒,现代化进程中布依族文化的变化与保护传承——来自贵州省关岭自治县小盘江村的调查[J],民族学刊,2018(05):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