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语文要素 提升语文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落实语文要素 提升语文素养

李镇妹

福建省漳州市漳浦县绥安中学 3632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落实语文要素 提升语文素养成为教师直接面对的问题。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和方式,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培养,探索出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开展语文教学实践,切实提升语文教学效率,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提供基础保障。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总结出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要素;培养途径

初中语文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教学质量的提升对学生语文学习起着积极影响,进而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但是语文教学的课堂时间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教学是保证教学效率的关键手段。那么,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就成为教师需要研究探索的问题。

  1. 转变教学方式,营造良好氛围

教学方式对语文教学质量产生则直接影响,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可以促进教学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适应高效课堂的要求。首先,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指导教学有效开展。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时围绕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旨在通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将学生的情感与所学内容产生呼应,深化语文知识对学生带来的积极影响。其次,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之中。语文知识包罗万象,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教师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既可以借助教学资源向学生呈现出生动有趣的语文内容,也可以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想象力,创造出一个完美的语文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语文课堂中营造出良好的氛围,对学生的语文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后,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初中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和探究,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促使他们发现语文课堂的乐趣,主动开展语文学习活动。

  1. 优化课堂结构,构建高效课堂

一般的课程教学主要是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和课后巩固三个阶段,确保这三个阶段的有效性能够推动高效课堂的构建。首先,课前预习要落实。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教师必须明确预习目的和任务,安排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及时了解预习情况,防止个别学生浑水摸鱼,预习仅仅走个形式而已。其次,课堂正式内容讲解中,要善于把握课文的核心知识,合理设置讲解时间,找准切入点针对性教学,使得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更深入的知识。例如,教学《陋室铭》时,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章,教师引导学生明确托的什么物(陋室),言的什么志(安贫乐道,高雅脱俗,自得其乐),这是课文的核心内容与思想,学生明确这一主线后对全文就有了明确掌握。最后,课后巩固要落实内容在精不在多的原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完成课后思考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1. 鼓励合作探究,培养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中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语文教学开展时,教师应该积极采取问题探究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通过问题设置,促使学生主动探究,或独自完成探究过程,或以合作学习的形式共同探究,由教师针对不同的问题合理安排。这种形式的教学促使学生养成探究意识,在问题探究时主动思考,并能将获取的答案总结归纳,组织语言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例如,教学《济南的冬天》,学生朗读全文,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请运用“找景物,抓特征”的方法阅读课文,找出济南冬天的总的特征是什么?(2)文中选取了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讨论可以总结并回答两个问题的答案,对文章的内容也产生一定的熟悉,推动了教学进度。

  1. 重视语文阅读及写作,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包含着两项重要的内容,它们分别是阅读与写作。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们阅读以及写作的训练,确保学生更好的进行语文学习。阅读教学时,教师采取合适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熟悉课文、了解主旨大意和情感表达,挖掘其中的深层要素,促使学生理解文章的独到之处,从而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通过阅读,适当延伸语文教学知识,补充和完善教材内容,对学生的学习也具有促进作用。写作是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比较考验学生的基本功。针对写作教学应该建立在多读多写、勤记善用的基础上,教师的写作教学不局限于教材中的写作任务,建议学生从写读后感,日记等内容做起,平时注重积累素材,摘抄遇到的名言警句或优美辞藻,并能够运用到写作之中,学会将掌握的知识灵活运用这是学习的最佳结果。建议学生注重培养自身的情感表达,将感情融入到阅读和写作之中,将对其产生意想不到的升华效果。通过读写强化教学,对打造高效课堂产生推动力,会明显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1. 做好技能训练,锻炼基本能力

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各种技能也是影响教学活动的后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对学生进行指导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做好技能层面的训练工作,依靠学生技能的发展构建生长课堂,结合学生的语文表现技能落实语文要素。语文要素对基本能力这一概念提出了较高的发展要求,强调学生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为构建更富有人文价值、育人价值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语文技能投入足够的重视。在教学环节,教师可围绕学生的朗读、分析、写作、语言表达等技能开展教学工作,对同样身为语文要素的基本能力投入足够的重视,帮助学生发展语文思维。教师要营造一个积极的课堂教学氛围,就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的理念,把学生当成这个课堂的主体,通过不同的方式方法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课堂的各个环节中来,以充分的集中同学们在一节课中的注意力。教师要在自己的引导下,让同学们自己来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听取同学们的意见,让他们自己提出合理有效的学习方式,我们在坚持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同时,要把控好全局,确保同学们在这一节课中真正的获得知识。

综上所述,打造语文教学的高效课堂是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高效课堂的实践保证下,学生的语文知识将得以强化提升。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出良好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切实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春茂.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增强初中语文教学效果[J].新课程(中),2019(08):188-189.
[2]蓝丽惠.试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和教学质量的提升[J].考试周刊,2017(69):47.
[3]刘小平.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