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心理问题的分析——以桥头河镇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农村 留守儿童现状及心理问题的分析 —— 以桥头河镇为例

李菁华 杨梦丽

长沙医学院,湖南 长沙

摘要: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村居民为满足生活需求外出务工,因此留在农村的留守儿童数量众多,而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则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青少年时期是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也是孩子最需要道德指引和人文关怀的特殊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情绪敏感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为了保障未成年人健康快乐地成长,笔者通过对桥头河镇留守儿童进行调研,了解和分析当地留守儿童心理状况,并提出妥善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桥头河镇;留守儿童;心理问题


一、当地留守儿童现状

授课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留守儿童很少主动回答课堂问题,当被动回答问题时,主要以默不作声回应;课堂互动积极性不高,持续保持回避态度;不愿意主动参加班集体活动,被动参加时情绪消极、参与度不强。这一部分留守儿童除了比普通孩子上课积极性和配合度低之外,厌学心理较严重。另外留守儿童父母因长期不在身边,且受监护人自身能力的限制,学校较少进行素质教育,因此性格外向的留守儿童调皮捣蛋,课堂经常大吵大闹,出现较多不尊重长辈和教师的现象,并且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上肆意妄为,对这部分留守儿童的素质教育迫在眉睫。

二、影响因素

(一)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留守儿童渴望陪伴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各大聊天软件的发展为人际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它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即使面对面视频也代替不了孩子对父母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渴求。桥头河镇,在外长期务工的父母因精力和时间有限,其了解方式主要为与监护人和老师的交流,因此对孩子的了解少且表面化。加之孩子的表达能力有限,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进一步选择沉默,是孩子后期性格内向的重要因素。父母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更是无法察觉到其心理变化,无法起到开导作用,因此极易产生自卑心理。究其根本,父母长期外出务工的原因是经济困难,如果不能对孩子进行正确的思想指导和素质教育,众多留守儿童会选择在义务教育结束后辍学打工,提前步入社会,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易因自制力和分辨力不强误入歧途。

(二)监护人能力和权利有限,留守儿童无人管理

从监护人能力和权利上来看,受时代发展速度的影响,监护人自身素质水平受限,无法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其次监护人并非直系亲属,自身权利受限,不愿对其进行素质教育。从监护人态度上观察,隔代监护人对其过于溺爱,凡事采取顺从态度,尽量满足他们的需求。从时间角度考虑,临时监护人监护时间短,认为对其进行管理教育的必要性不高;从亲情关系的角度出发,他们认为在教育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言论和暴露的问题,会影响两家的感情;从亲疏角度来思考,临时监护人认为自己不具备教育管理的权利。基于这种矛盾复杂的关系,部分留守儿童行为不受管束,未树立一种良好的是非观,因此,在行为上和思想上的控制欲更强,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性格冲动暴躁,且未能得到良好的引导。

(三)教育水平不平衡,易产生自卑心理

教育水平的不均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与城市的教育水平不均衡;二是同校之间教育水平不均衡。城市与农村的教育水平差距明显,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和发展方式上。大城市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薪资报酬以及更好的就业坏境,因此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前往大城市寻找工作,进一步演变成城市师资力量雄厚,而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局面。城市学校的硬件设施更全面,拥有多种授课形式,学生可以从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与此同时,可以缓解由授课方式单一的带来的厌学心理。

农村学校主要是以基础知识教育作为教育的重心,而城市学校强调的则是全面发展,农村学校对留守儿童缺乏思想道德方面的正确指引,导致众多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意识薄弱,素质偏低生活迷茫,极易上当受骗。基于农村学校传统的教学方式,孩子们不善于发掘和展示自己的才能。并且当留守儿童进入城市后,会明显察觉自己与城市孩子的差距,更加敏感自卑,沉默寡言。另外,学校教育大都以“一对多”为主,教师精力有限,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因此只通过学校来了解留守儿童的情况,明显是不够的。

三、解决措施

(一)家庭方面

父母尽可能让孩子留在身边自己教育,这样能直观的感受到孩子的变化,对孩子进行及时的开导,减少自卑感的产生。父母多回家看看,或与孩子多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事与想法,满足孩子情感需求。父母多与监护人以及学校沟通,了解孩子近期状况;父母利用节假日接孩子去城市团聚。开拓孩子视野,培养孩子兴趣爱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父母将管理权交给监护人,监护人做到敢管、愿管、多管。隔代监护人需要革新监护观念,自觉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尽力为孩子提供思想指引。

(二)学校方面

学校应发挥自己自己的主体作用,尽自己的能力给予留守儿童最好的教育,尤其是在思想价值和素质教育等精神层面上多下功夫。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一个孩子同等的关爱。学校可以招聘一位心理老师,并开设心理健康等方面的课程,让孩子对自己的心理状况有一个正确的认知,并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及时向老师求助。学校平时多留意留守儿童的情况,并将自己看到的情况和问题,及时反应给孩子家长,尽早解决孩子的问题。在面对学生犯错时,要有一个正确的解决措施,以开导为主,减少学生的厌学心理。

(三)社会方面

社会可以给予外出务工人员更多的政策优惠,减轻外出务工人员的经济压力。桥头河镇政府利用当地资源与信息科技相结合,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建设,切实有效减少留守儿童数量。社会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去关心留守儿童这一问题,并为这一现象献计献策,为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当地村委会可以设立一个心理成长室,安排时间对留守儿童进行一个会话,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并给予帮助。


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人数众多且特殊的群体,他们肩负着民族复兴的大任,是未来乡村振兴有力的支持者、祖国建设的坚定后备力量。因此,为留守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事情,更是整个社会的事情,为实现乡村振兴,构建和谐社会,全社会人民都应该尽己所能,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龚美琴,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09 (5) .

[2]李晓惠,农村留守儿童自卑心理的表现及教育措施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