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雏鸡白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中医治疗雏鸡白痢

周永才

绥阳县风华镇农业服务中心 贵州省 遵义市 563319

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鸡的传染病一种极常见,主要侵害2周龄~3周龄以内的雏鸡,以白色浆糊下痢和败血症为特征的传染病,呈急性败血症经过,引起雏鸡大批死亡,特别是2周龄以内的雏鸡死亡最多。,成为养鸡场持久感染的原因,严重危害着养鸡业的发展 .病原菌对外界抵抗力不强,高温和常规消毒药均可将其杀死。但在一10°C4 个月不死,在干燥的排泄物中,可生存4年之久。

流行特点:本病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侵害鸡和火鸡,在1周龄左右开始发病,2周龄时发病和死亡达最高峰。随日龄增加,鸡的抵抗力增强,中鸡偶然亦可暴发疫情,成鸡主要呈隐性或慢性感染。病鸡、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被污染的带菌卵饲料、饮水、飞沫及尘经消化道或呼吸感,消化传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公、母鸡交配也可互相传。环境卫生恶劣、虫鼠大量滋生等因素对本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影响雏鸡发病率、死亡率的外界因素很多,如环境污染,育雏温度忽高忽低,营养成分不平衡,其他疾病的混合感染,均可导致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

临床症状:通常分败血型、 白痢型、慢性型和隐性型。雏鸡:多发生败血型和白痢型。雏鸡多发生败血型和白痢型。蛋中带菌孵出的雏鸡,常出现死胚或不能出壳的弱雏,有的一出壳即死亡,一出壳后第二天即发病,大多在10日内死2周龄达最高峰,2周龄后逐渐减少。最急性者,无症状迅速死亡,稍慢者病雏表现怕冷、常成堆地挤在一起,沉郁、昏唾、不吃,翅膀下垂,腹部膨大,有的关节肿大拉白色、淡黄、淡绿色黏性稀粪。粪便像石灰样常黏在肛门周围,俗称“糊腚眼”,干后结成硬块,堵塞肛门导致排粪困难而发出尖叫声。感染的鸡如治疗不及时,通常会在14日龄~21日龄内呼吸困难,衰竭死亡,死亡率一般达50%~90%3周龄以上死亡极少。

成年鸡一般不表现症状,只是产蛋率和受精率降低,部分鸡可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种鸡所产的蛋孵化时死胚多,出壳后为弱雏

  病理变化雏鸡出壳后日内死亡般无明显的特征病变,只见主要可见其脐环愈合不良,卵黄变性和吸收不良。肝肿大、黄色、脾肿大,内容物星油脂样或淡 黄色混浊。10日龄以上的病死雏鸡,易见肝、脾肿大,肝脏上有少量散在坏死点,肺可能呈褐色、实变,有坏死灶。20日龄至2月龄病程稍长的雏鸡病鸡,除肝、脾变化外,尚见肺有黄色局灶性坏死或灰白色增生灶,心肌见黄色坏死或灰白色增生结节,严重时心肌变形病程稍长、肌胃、盲肠或大肠上有灰白色小结节和坏死点。成年母鸡病理变化与雏鸡相似卵巢变形、变色、变性呈萎缩椭圆形、三角形、多角形、不规则形等形状,卵黄液油脂状、混浊稀薄或呈干酪样,有的卵泡呈充满透明液的囊泡。慢性感染鸡,常良。早青年鸡还可能出现肾脏肿大、苍白、关节肿大等。成年母鸡卵巢萎缩,卵泡无光泽,呈淡青色或铅黑色,其内容物呈油脂样输卵管炎,卵黄性腹膜炎。公鸡睾丸一侧萎缩变小或出现脓肿,急性感染发生病变与禽伤寒相似。

诊断要点:鸡在10日龄前后具有高死亡率及白色下痢便,并有相应诊断上的特征,进行剖解,有明显明病理变化,初步确认是雏鸡白痢。但近些年来,逐渐见不到典型的发病病例。确诊本病,需要通过实验室全血平板凝集试验诊断,为进一步与鸡伤寒区别,有混合感染,菌细分离和鉴定细菌学检查。

  预防措施1净化种鸡群:定期对种鸡群进行检疫是净化发现阳性鸡应及时进行淘汰2、强化消毒:入孵前(引雏前)孵化器孵化室、种蛋鸡舍、育雏室的一切用具进行切换消毒,孵规范化、制度化。3加强雏鸡的饲养管理从无鸡白痢发生鸡孵化引进雏鸡饲养新购入的雏鸡要严格检疫、隔离观察清出的粪便要在远离鸡舍的地方发酵处理。雏室必须进行环境控制,保持清洁干燥,温度适应,勤换垫料,控制密度,防止拥挤,饲料营养配合全面清除粪便和带鸡消毒,鸡舍内要保持干燥4 及时清除粪便,发现疑患病鸡立即隔离,死鸡要无害化处污染的集中烧毁,被污染的地面墙壁和围栏等最好进行火焰消毒。

疫病防治:由于西药经反复使用,大肠杆菌极易产生生抗药性鸡体对其产生耐受性,且西药不能完全、可靠合理地调节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不是标本同治。中兽医却是依据五脏六腑之气的运行,掌握五行生克制化的规律,通过组方用药,使机体阴平阳秘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动态平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而且,中药以其残毒低、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不易产生耐药性、副作用少、功能齐全还能增加动物机体有营养作用等优点,在防治疾病中疗效确实,效果等同或优于西药进而广泛接受.

药物预防:1、用大蒜去皮后捣成泥状,食醋浸泡1使用时加入10倍的水稀释,让雏鸡自由饮服,每天

3次,连续3~5,或用大蒜泥拌料连喂32.黄柏、凤尾草、、野菊花、白头翁、马齿苋、辣蓼、山楂,混合研加末,9%比例在育维时使用,拌料喂服4~5石菖蒲穿心莲、花椒、苦丁茶、山芝麻、大黄、金银花,等份研粉将药末按1%混合饲料喂2~3天。

治疗:1黄连黄芩苦参金银花、白头翁、陈皮各等份共研细末,拌匀,按每只雏鸡每日0 3克拌料,防治雏鸡白痢的效果优于抗生素。2血见愁 、马齿苋 、墨旱莲蒲公英、车前草、茵陈 桔梗、鱼腥草各100,顺水,每只约10毫升,置饮水器让鸡自由饮用,连用2~3天即可。用药3小时见效,第二天控制死亡,服药2~3天可愈。石菖蒲穿心莲、花椒、苦丁茶、山芝麻、大黄、金银花,等份研粉将药末按1%混合饲料喂2~3天。

采用中草药防治生态鸡疫病也应以防为主,因此需制定科学的免疫预防方案、严格的免疫程序,对预防放养鸡发病具有重要意义。优良的品种等系列优化揩施,完全可以达到防治疾病之目的。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和中草药研究的广泛深人,中草药在防治鸡病及免疫预防鸡病中将发挥巨大的作用。中草药成本低廉,作用广泛,可提高鸡的成活率,增加产蛋量、产肉量,并能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是一种应 用前景广阔的天然优质的绿色药物,利用中草药防治家禽疾病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和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