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灌云县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7
/ 2

浅谈灌云县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

李淑燕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图河镇建设和社会事业局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灌云县冬小麦中后期管理技术,小麦中后期从拔节到成熟这一阶段,需要经历拔节,孕穗,抽穗,灌浆,成熟这几个时期.在这一阶段,如水肥运筹得当,病虫害防治及时,收获时掌握好时期,不仅可以增加小麦产量,而且可提高籽粒品质,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 中后期 管理技术 灌云县

1整体管理思路:灌云县2020年-2021年小麦种植面积87.6万亩, 据作栽站当时苗情考察分析,全县大面积小麦已普遍进入拔节期,生育进程早于常年、略迟于去年,一、二类苗比例不断提高,达历史最好水平。拔节后随着气温回升小麦进入快速生长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搭好丰产架子的关键时期,要抓住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尽快因苗施好拔节肥,加强纹枯病、白粉病等监测与防控,剑叶期适施孕穗肥,抽穗扬花期打好以赤霉病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控战,确保夏熟丰产丰收。

冬小麦进入生长后期,是从孕穗后10天之后开始的。从抽穗开花到成熟是小麦生育的后期,主要包括抽穗、开花、授粉、籽粒形成、灌浆和成熟等大致这几个阶段。冬小麦区一般需要经历40天左右可收获;小麦进入生育后期,茎节基本停止生长,叶片从下往上开始逐渐枯黄,根系也会逐渐衰老,以生殖生长为主。

冬小麦进入生育后期的管理,和小麦籽粒的产量和质量有着很大的关系,在田间管理上应做好相应的工作。如果生育后期管理不当,也是会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

1.1管理重点

小麦开花后,籽粒增重和争取籽粒增重,是小麦增产的重要时期。小麦籽粒中的干物质,有70%都来自后期的光合产物;而后期的光合产物,主要是由上部1-2片叶片光合作用提供的。所以,小麦在生育后期,延长其植株活力和上部叶片的功能,保持其正常的碳氮代谢,促进更多的糖类物质向籽粒转运,是提高粒重和品质的关键管理措施。

我们后期的管理任务主要可以是:养根护叶、保粒、增粒重和促进籽粒的饱满。首先,我们要保持冬小麦根系有强大的活力,以延长上部叶片和茎杆的功能时间,可保持适当时间的光和面积,并提高光和强度,从而防止植株过早衰败;其次,促进糖类物质的合成和尽量向籽粒输送,并提高和预防好后期的灾害性天气,如:干热风、病虫害等。

1.2主要管理内容

1.2.1,水分

田间的水分对小麦生育后期很重要,后期管理要以“水”为先锋,可起到养根、护叶,再以叶供养促籽粒饱满,增重;小麦从开花到成熟,虽然时日不多,但它需要的水分则占全部需水量的30%以上,可见后期小麦对水分需要的重要性。

水分虽然对小麦生育后期很重要,但小麦开花后,尤其在灌浆后期,如果土壤含水量过高,则会降低强筋小麦的品质,所以,对于强筋小麦来说,在开花后应注意适当控制田间土壤的含水量。一般麦田浇过挑旗水或灌浆水后,不再浇灌水就可以了,以免降低籽粒品质。

所以,后期如果田间需要浇水的话,还是需要注意很多事情的。尤其在灌溉麦黄水时更要慎重,如果麦黄水灌溉过晚,小麦根系活力弱,积水后很容易窒息死亡;更不要在发生干热风的情况下灌麦黄水。

1.2.2,养分

小麦进入生长后期,需要一定的氮磷钾营养元素的供应,高产田,贫瘠田和大穗型品种的麦田,追肥很重要。后期氮元素充足,小麦产量高还可提高籽粒中蛋白质的含量,使得籽粒出的粉更筋道。

后期追肥以根外追肥为主,效果也最好;从小麦孕穗到乳熟期,可适当喷施氮素化肥,晚熟的品种还要适当喷施磷酸二氢钾,以提高小麦对病虫害的抗性和增产、保质。

1.2.3,预防干热风

小麦在后期的灌浆成熟过程中,常会出现干热风现象,即是指:灌浆期间出现了高温、干燥和强风的天气,使小麦灌浆不充分,造成青枯“逼熟”,降低千粒重和品质。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程度与干热风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有关系,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造成的危害也就越严重。

2科学施肥。提高对增施拔节孕穗肥的重要性的认识继续施好拔节肥,适施孕穗肥。重施拔节孕穗肥是小麦高产高效的关键。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第二节间伸长1~2cm、叶龄余数2.5左右时追施拔节肥,一般亩施用尿素5~8公斤和三元高效复合肥(N、P2O5、K2O各15%)10~15公斤,培育壮秆大穗。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拔节肥应适当推迟施用,做到叶色不褪淡不施肥。对于群体过小、穗数可能不足的三类苗和脱力落黄严重麦田,要趁目前墒情适宜尽快施用拔节肥,争取足穗。高产田提倡施用孕穗肥,在剑叶(旗叶)露出一半时施用,有显著的增粒增重效果,一般亩追施尿素5~8公斤。

3推广应用抗逆性栽培技术

3.1化控防倒 应用生化制剂控旺长、防倒伏的最佳时间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其原理是缩短基部1—3节间长度,促进节间增粗健壮,每亩可用“春矮壮丰”50毫升喷施,抗倒效果佳。

3.2

防渍、防旱 及时疏通田内外一套沟,达到能灌能排、防止渍害僵苗,遇干旱季节,针对小麦需水临界期,重点灌好:拔节孕穗水(3月底—4月初)、抽穗扬花水(4月下旬—5月上旬),有利于养根保叶,增强根系活力,保证小麦孕穗至灌浆期正常生长。

3.3提高粒重、防早衰、防高温逼熟、抗干热风 小麦破口—灌浆期,是决定产量的关键时期,因而加强这一时期管理尤为重要,管理上关键要保证小麦上三张功能叶的营养和根系活力,最佳方法是采用根外喷肥,增产原理是补充速效养分,增强叶面营养,弥补根系养分的不足,促进根系活力,延缓叶片衰老,增粒、增重、防早衰、防高温逼熟,效果明显。抽穗扬花期结合防病治虫继续做好药肥(剂)混喷,选用磷酸二氢钾、尿素等优质叶面肥(剂),实现“一喷三防”,即防倒伏、防早衰、防干热风或高温逼熟等。扬花后结合防病治虫进行根外喷肥1—2次,亩投入成本低,但增产效果显著,一般增产10—15%。

4综合防治病虫害

根据病虫发生特点,综合防治小麦纹枯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等,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要重点防治赤霉病。预防为主,防控赤霉病等病虫害。对于纹枯病达标未用药田块要尽早用药防治;针对白粉病,要掌握在发病初期主动用药防治,小麦拔节孕穗期,病株率达5~10%或病叶率达1~5%的田块单独防治,压低病情发生基数,抽穗扬花期结合赤霉病防控进行防治;针对赤霉病,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切实做到“用准时期、用对药种、用足药量、防足次数”,首次用药须掌握在小麦扬花初期,做到“扬花一块、防治一块”,一次用药全覆盖,对高感品种、生育期极不整齐和花期遇连阴雨天气的重发地区两次用药不动摇。

防治赤霉病、白粉病,可在小麦抽穗达到70%、小穗护颖未张开前,进行首次喷药预防,在小麦扬花期再次喷药。用80%多菌灵超微粉每亩50克,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75—100克对水喷雾,也可用25%氰烯菌酯悬乳剂亩用100毫升对水喷雾。喷药时重点对准小麦穗部均匀喷雾。

搞好一喷三防,在小麦生长后期实施“一喷三防”,是防病、防虫、防早衰,增加粒重,提高单产量的关键技术,是小麦后期防灾,减灾,增产最直接、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也是改善田间气候,减少干热风的危害,弥补小麦后期根系吸收作用的不足,满足小麦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增加叶片功能,延缓衰老,提高灌浆速率,增加粒重,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手段。

5适时抢收,防止穗发芽和烂麦场。乳熟早完熟迟腊熟收麦正当时,及早做好收获机具、烘干设施设备准备工作,小麦成熟期根据天气状况及时抢收,收获期间遇阴雨天气籽粒水分偏高时及时烘干,做到颗粒归仓。

参考资料:

1灌云县农业农村局《小麦栽培技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