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9
/ 1


中西医结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方法

蒋光明

中江县第四人民医院 四川 德阳 618100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由于饮食习惯的改变以及不良嗜好等因素导致发生肠胃疾病。例如吸烟、喝酒、吃刺激性食物以及服用损伤胃黏膜的药物等。导致患者出现隐痛、胀满、以及食欲不振等情况。从而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那么本次就和大家一起在下文中了解下关于萎缩性胃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

一、萎缩性胃炎是怎样引起的

在引起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众多因素中,A通常是因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长时间处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能够导致胃粘膜萎缩以及肠上皮化生等情况发生。 异型增生会逐渐成为胃癌,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也是导致胃癌产生的一大原因。

二、西医治疗

如今临床上一般采取的四药联合治疗,其药物组合为抗菌药物、质子泵抑制剂以及铋。 其中抗菌药物使用2种,其是应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 质子泵抑制剂能够对杀菌的效果起到强化的作用。家用铋剂治疗后则可对根除率予以提高。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会发生胃肠道症状,例如恶心,腹痛,腹泻,黑便等。这些症状通常是轻度的,短暂的,并且在停药后可以恢复。 在根除疗法的中间停止药物的使用,一定的几率造成治疗失败,同时还引起幽门螺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从而停药治疗是错误的选择。抗生素的使用将在短期内改变肠道菌群。 根除幽门螺杆菌后,两个月后即可恢复肠道菌群。 因此,标准化的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不会导致不良后果发生。

萎缩性胃炎症状一般表现不突出。症状突出的患者通常表现为消化不良、上腹痛、腹胀以及伴随着心理问题等。心理问题可见如焦虑以及抑郁等。按照患者的合并症,可以采取下面的治疗方法。对于腹痛、烧灼感等症状的患者,按照其病情及轻重采取胃粘膜保护药、抗酸药以及抑酸药进行治疗。胃粘膜保护的药物为硫糖铝、铝碳酸镁以及瑞巴派特等。其中,硫糖铝酸盐和铝碳酸镁能够对胆汁酸进行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抗酸剂常见为复方氢氧化铝,磷酸铝等,酸抑制剂一般为奥美拉唑,泮托拉唑等,这些药物需要按照患者的病情来进行用药。如果患者有饱腹、嗳气以及恶心等为主要表现时,则可以采取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以及伊托必利等进行治疗。 同时可使用复方消化酶、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等进行治疗。患有焦虑、抑郁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法效果无效,因此要给予抗抑郁或抗焦虑的药物治疗。

三、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胃酸缺乏的采用温补法和清补法。 可用酸甘化阴和甘寒生津法,酸甘化阴应用芍药甘草汤治疗,能够对胃黏膜起到较好的修复效果。方药为沙参、麦冬、枸杞子、玉竹、石斛、生地、山楂、黄连、佛手、甘草等。 能够较好的增加胃酸,同时可对强粘膜抵抗力起到显著的提升效果。

在胆汁反流的患者的治疗中,不应忽视胆汁反流。 关于胆汁反流,中医学中认为它是由肝功能衰竭,胃功能衰竭和胆汁逆转引起的。 因此,治疗应遵循治宜疏利通降的原则。 临床上所使用的中药制剂通常为半夏泻心汤、旋覆代赭汤、加味四逆散等方药予以治疗,还可以家用木香、枳壳、陈皮、等进行治疗。

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中较多的临床治疗证实,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萎缩性胃炎发生的主要因素,其与胃炎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其中,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超多60%以上。 因此,控制幽门螺杆菌感染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情以及相关症状。根据相关研究表明,采取黄连,大黄,乌梅以及丹参等药物治疗,可对幽门螺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四、萎缩性胃炎的预防

幽门螺杆菌感染通常集中在家庭中。 在对彻底根除该病,以及避免此病再次发生感染,应施行分餐的方法。 不要共用水杯,牙刷等。建议其他家庭成员接受检查,以根除阳性检查者。

在患得慢性萎缩性胃炎后,特别是中度、重度的肠上皮化生以及上皮内瘤变的胃炎的患者,应定期取医院采取胃镜检查,以及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为了减少胃癌的发生并为患者提供便利,并综合考虑成本效益等因素,按照胃镜检查结果以及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对患者予以随访。无肠上皮化生以及上皮内瘤变的患者,应按照医生的相关指导采取胃镜检查,一般在2-3年后。对于中度、重度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患者,每年应进行1次胃镜检查。若标本伴有低度上皮内瘤变,同时表明此标本不是癌旁者,则需要每半年进行一次随访;若发现高度上皮内瘤变,应及时的进行确认,明确后方能采取内镜治疗或手术治疗。

在上文中,我们对萎缩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有了大致的了解。在该疾病的治疗中应当遵循医生的指导,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方能对疾病治疗起到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