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三水区大旗头村乡村振兴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9
/ 3

佛山市三水区大旗头村乡村振兴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庞靖恩、钟咏豪

广州工商学院 528138

摘要:近年来,全国各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坚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随着乡村的不断发展,众多新机遇和新问题也逐渐出现。本文以佛山市三水区大旗头村为例,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走访的方法,了解大旗头村的发展现状,找出当前大旗头村乡村振兴建设中所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概括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乡村治理的新特点、新机遇,对现存问题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大旗头村;乡村振兴;乡村治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并通过顶层设计不断落实,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的大旗头村,通过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使村民生活质量开始显著提高。与此同时,依然存在着许多治理问题,因此如何妥善解决存在的治理问题,更好推动农村治理建设,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旗头村乡村振兴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大旗头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全村认真落实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大大提高了当地村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1)大旗头村村务公开执行有度。该村落通过乡村公告栏,以书面形式公开本村的资产收入与支出、理财结果、宅基地分配使用情况以及集体经济收益管理情况,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与参与权。在长期的乡村治理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村规民约,明确了在农业生产、土地管理、环境卫生、组织关系等方面的民主法制参考对策。(2)大旗头村扫黑除恶工作实现常态化。在大旗头村,谋“六建”开“七进”活动有力执行,推动了扫黑除恶常态化的贯彻落实。扫黑除恶工作实现常态化,持续整治行政村管辖区域黑恶势力,形成了村民举报激励机制。 (3)乡贤治理助力乡村发展。大旗头村村内建立乡贤慈善会,为筹集奖学、助学、扶贫救济、社会公益等积极筹款,慈善会自2017年11月成立以来,至今以来已凑得善款六十万人民币,在大旗头村本会理事会主持下,对所宗旨之对象发放资助。

二、当前大旗头村乡村振兴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空心化现象突出,阻碍了乡村经济发展

近年来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乡村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进程。大旗头村坐落在佛山市东接广州,受到城乡二元隔离影响,空心化"问题也随之开始出现。而处于城乡夹缝之中的众多农民成为了流动大军。相比城镇的发展,大旗头村愈发滞后,更多的年轻人因各种原因逐渐迁移至城镇。拥有充足就业岗位、完善医疗设备、便利交通设施的城镇对农村青年人口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大。农村空心化进一步加深了农村空巢老人的问题,这也致使了乡村原本的传统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退变,弱化了宗族关系和邻里关系,传统社会结构也因此被破坏,各种社会经济关系的重构也受到影响。

2、乡村资源性资产尚未盘活,影响该村文化建设

资源性资产尚未盘活指的是资源未没被有效利用的一种状态。在资源性资产中,可分为显性资源与隐性资源两大部分。显性的资源是指农村大量空闲的农田、池塘、土特产等现实可在的资源。隐形资源是指农村优秀的传统文化风情,特殊的乡村风俗等无形资产。经调查发现至大旗头古村由清代广东水师提督郑绍忠所建,现存祠堂和清末民居约200余间,占地约 52000平方米。大旗头村古建筑群面积约14000平方米。但它没有受到应有的保护,在大旗头村的新农村建设中破旧立新的现象相当普遍,出现了大规模的拆旧房建新房的现象。资源性资产尚未盘活的问题出现在大旗头村,并与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相违背。

3、振兴特色不突出,未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充分挖掘古村落的文化内涵,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形成振兴特色不断助力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而在这一方面大旗头村相比邻近的塱头古村就略显疲态。塱头古村依靠本村”黄氏孝道文化 ” 利用塱头村的古建筑、风俗文化开展“古镇游”“农家乐”“文化游”“生态游”等活动,积极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而大旗头村发展定位不足,没有依靠本村的特有优势充分利用古建筑群及“郑绍忠” 、“郑芝兰” 等本村历史名人形成一张专属的旅游“明信片”进而打造“核心亮点”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4、对外宣传不力,致使乡村认识度低

在打造乡村旅游价值同时,产品的认知还需要进行大力宣传,唯有如此方能产生更多影响力,吸引更多游客进行旅游、消费。当前尽管大旗头村享誉广东第一村,但对于这些却鲜有人知。在互联网时代,是以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等为代表的新的媒介,大旗头村对宣传的重视程度不足、缺乏用于宣传的专项资金导致宣传渠道狭窄没有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影响力,致使乡村认识度低。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治理的新特点、新机遇

1、乡村振兴战略顶层设计的提出

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创造了人间奇迹。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给农村地区带来了众多新的机遇。

2、乡村法制建设不断发展

目前大旗头村法治化和规范化日渐明显,村民的法制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发展。但与城镇的法治建设相比,乡村法制还存在着乡村法律服务水平有限、法律程序繁琐等问题。近年来,全国各地不断深入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强调乡村法治建设,持续推进乡村基层民主、村民自治等制度,提升了乡村法治建设水平。大旗头村也结合自身的法制现状,进一步强化村民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教育,不断优化相关法律制度,为乡村振兴营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3、立体式、全方位的"三农"发展战略

农业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新时期的"三农"工作依然十分重要。这些年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新的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取得胜利之后,乡村振兴工作现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三农"工作中的"新重心"。要在"后脱贫"时期利用"摘帽不摘政策"的良好契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围绕"三农"工作的"新重心"开展工作。

四、关于大旗头村乡村振兴建设的几点建议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乡村"空心化"的治理完善。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必须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必须牢牢抓住党的政治建设这个根本性建设,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最高政治原则和共同政治责任,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2)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保障为群众服务。要改进党基层的工作作风,努力打造一支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农村干部队伍,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打造务实亲民的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3)深化改革和空心化治理体系。达成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推进土地制度改革,使得农村集体土地能够参与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去,规避农村集体土地的不正当使用现象,提升土地的利用效率。

2、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价值

保护传承乡土文化,深入挖掘乡土文化的价值,才能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大旗头村加大力度筹建广府文化创意园,利用本村的乡土文化资源,有序开展粤韵花海、绿野仙踪等文化旅游项目,结合本村的历史名人历史古建筑,深入开发传统文化乡土价值,依靠东江抗日纵队抗日联络地旧址,开展红色旅游,在不断深入挖掘乡土文化价值的同时,提高村民的文化自信。

3、古村落的保护与传承

(1)建立古村落管理新机制。由当地政府编制古村落保护规划,在规划之前加强田野调查、数据统计和学术研究分析,准确掌握当地行政范围内古村落的基本情况,包括古村落的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沿革、民族民俗、历史文化传统、聚落特征、建筑风格等,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等多个层面形成立体化的保护机制。

(2)提高村民对古村落的保护意识。要使村民认识到,保存完好的古村古建不仅是老祖宗留下的"活化石",也是改善生活质量的"聚宝盆"。只有提升了当地居民的荣誉感和自我保护古村落的意识,才能形成历史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循环。

(3)活态传承。通过搜集遗留下来的历史文物,在大旗头村建立历史陈列馆,把历史再一次重现在人们眼前。在人们游览参观中回望历史,展望未来。与此同时加强大旗头村的宗族家庙修缮,传承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家规祖训,做好活态传承。

4、互联网+乡村振兴

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以互联网+加乡村治理,推动大旗头村与乡村振兴发展相结合,不断促进乡村治理体系的完善。

(1)互联网+村民自治。通过互联网+技术和村财务、新农合、农村电商、村民自治等,使技术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稳步发展,让参与法治乡村建设的多类主体积极参与进来,通过互联网+技术提供的大平台,增强跨越时空的交互能力、增强开放平等度,提升操作便捷度,大力强化法治乡村建设。

(2)智慧乡村打造。参考城市相对成熟的智能管理体系,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乡村因地制宜结合"智慧农业"、"智慧乡村"等系统形成一套乡村特有的智能化治理机制,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便民的服务、科学文化宣传、实时监察调控。借助移动互联网系统链接不同村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跨过传统地域障碍更好地整合不同地区之间的资源,实现"智能共享"形成一张乡村与乡村、城市与乡村之间平等的信息及资源交互网络,促进广大的村民积极参加乡村治理体系中,增强村民人民当家作主意识感。

五.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有力推动了乡村地区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综合改革试点的大旗头村,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迎来了很多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在了解其发展现状的同时,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发展机遇提出合理建议。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大旗头村的经济文化建设将得到有力推动,乡村“空心化”等问题也将得到改善。基于此,各村应该抓好乡村振兴战略带来的机遇,落实顶层设计,完善乡村建设,积极推动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真正做到振兴乡村







参考文献

[1]曾芳芳.乡村振兴战略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9.

[2]王遂敏.新时期乡村振兴与乡村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20.

[3]朱菲菲;包先康.乡村文化治理的主体缺失及其改进措施[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34(06):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