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农业经济模式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0
/ 3

“互联网 +” 模式下农业经济模式创新

穆俊姣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陆圈镇人民政府

摘 要: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如何进行有效合理的模式创新一直是社会、政府关注的焦点。文章结合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模式以及目前农业经济发展的薄弱点,分析“农甜”项目的“区域化”“代言人”等创新模式,着重指出“互联网+”模式下农业经济发展可以应用的新模式和新特点,并指明当前“互联网+”模式下我国传统农业经济模式的转型方向和创新方向。

关键词:“农甜”;农业经济;“互联网+”;发展策略;模式创新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生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尧舜时期。不同地区之间的农业发展状况、生产状况、农作物种类等都有显著差异。晁错在《论贵粟疏》中就曾指出:“地有遗利,民有余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农业经济在三大经济领域中的占比越来越小,但是仍然在我国的经济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发展为农业经济服务,让有限的土地、人力得到充分利用,让农业经济融入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大潮,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样,农业经济的变革创新关乎新时期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互联网时代给传统农业模式带来了绝佳的转型机会,而如何指出农业经济模式的弊端、提出现代化的解决方案才是关键所在。

第一,根据笔者在苏州实地走访调研的数据来看,农户的经营模式还是以传统的自产自销模式为主,种植生产都是根据经验,极少一部分会通过分析市场需求决定农产品的生产计划。在销售渠道上也以批发零售为主,形式单一,中间环节繁多,尚未脱离传统生产销售模式的桎梏。传统的农产品销售模式虽然稳定,但是经济效益不高,缺乏市场导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缺少良好的沟通反馈机制,极易导致农产品滞销、积压等情况。随着经济发展,“新鲜”“原生态”“定制”等已经逐渐成为人们消费农产品的主要目标。

第二,除了规模化农业生产基地,大部分农业散户都生活在农村地区,而且农户的教育水平、信息接受程度相对较低,只能選择传统的销售模式与市场进行互动,导致农户难以与市场需求直接对接。笔者在走访调查过程中还发现,大多数人对自己家乡特产之外的其他地域特色缺乏认识,往往通过各种形式的媒体广告进行了解。农业经济要想真正得到发展,不能仅满足于地域内的自产自销,更要走出去。追求“新鲜感”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态度,是现代化农业经济追求的发展新方向,也是“农甜”项目推出“代言人模式”的初衷。通过“互联网+”的创新模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鲜的经营方法,并拓宽销路,同时满足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追求。

第三,根据调研数据分析,目前,农民以中老年人群为主。随着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以及城市注重高新专业人才的引进,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年轻人都愿意通过高考摆脱农村生活环境,到城市工作生活,而愿意扎根农村、投身农业发展的人才已经是凤毛麟角。长此以往,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农业经济很难实现创新发展。笔者在走访中还了解到,部分农村地区开设了农村淘宝等电商网点,但是很少有人利用这些网点进行产品销售,造成网点闲置。究其原因,还是素质技术不过关,缺少专业人才和相关培训。如何应对农村人才的严重流失也是农业经济模式突破的关键所在。

1 模式创新下的突破

1.1 政策扶持

2018年6月2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依托“互联网+”发展各种专业化社会服务,更大发挥市场作用,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工程,加强农村网络宽带、冷链物流等设施建设,鼓励社会力量运用互联网发展各种亲农惠农新业态、新模式,满足“三农”发展多样化需求,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农村向深度发展,带动更多农民就近就业。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等机制,建设涉农公益服务平台,加大对农户信息技术应用培训,使手机成为广大农民的“新农具”,使互联网成为助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设施。

扩张型地域财政支出与中国分权式改革具有极大关联,而政府援助的目的便是提供财务支持,促进各地的经济发展[1]。我国依托“互联网+”发展农业还处在探索阶段,各地积极相应政府号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应当按照“扶贫扶智”的政策导向,为广大农户提供有效的指导,帮助农户及时跟进国家相关的扶贫政策。

1.2 技术支撑

大数据技术及数据库的建立为农业数据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信息与数据相结合,充分发挥线上平台的作用,结合实际农业线下状况,合理进行分析安排与实施。有助于显著提升农业经济管理水平[2]。

以网络销售为主导的电子商务运营,打破了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的陈旧传播方式,新媒体网络运营以其新颖易懂的内容和快捷多元的形式备受农户青睐[3]。以“农甜”项目的“大学生代言家乡特产”为例的C2C模式,则需要农户和用户在“农甜”App上进行一定的互动,使得农产品与市场进行专业化对接。

1.3 宣传创新

农产品销售线上平台不能仅作为类似中介的产品运输平台,还需要运用丰富的手段对“农甜”项目的主体客户——农户和消费者进行广告宣传,通过新颖的引流方式、互联网的信息流加持、便利的现代化通讯,打造更加贴近大众的销售平台。

在农村地区较为完善、稳定的互联网环境中,充分发挥农户对新颖销售方式的兴趣及信任,并以传统农产品销售渠道为基础,线上平台与时俱进,从粗放式扶贫逐渐转变为精准式扶贫,能够为农户创造新的盈利机会,带来更多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产品滞销等问题。

在用户推广方面,减少繁杂的中间环节,畅通由农户到消费者的流通渠道,保障产品的线下运输,确保从农户集中的生产地区到其周边市区的小区域运输,缩短运输距离,保证农产品的新鲜度,提高服务质量,并将用户信息直接反馈给农户。

1.4 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农村电商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电商兴农的市场空间巨大,并解决了农户销售途径单一、覆盖面积小等问题,减少了销售环节,降低了销售成本,农业新经济形态初见雏形,未来的商业趋势也愈发明显[4]。同时,科技快速发展的影响日益显现,农业经济逐步从传统农业模式转型,现代农业利用互联网与农业结合的多方位连接时态[5],是未来发展的新目标、新方向。

2 “互联网+”模式下农业经济销售的转型方向

在“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实现了巨大的转变。一是生产方式的转变,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运用更先进的技术并进行技术创新,扩大生产规模,发展绿色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优质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二是销售渠道的转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品销售方式日趋多样,“线上销售+线下配送”的模式更是颠覆了传统生产销售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产品和便捷的服务。

2.1 简化经销环节

受传统的“重生产、轻流通”理念的影响,我国绝大多数农业生产对农业生产资料、农产品流通和物流配送等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作用认识不足,因此不能及时获取市场信息,销售极为被动。通常由经销商负责收购农户的农产品,再集中加工分销,中间环节复杂,没有形成完整的农产品物流体系框架,导致农民收益难以大幅增加。“农甜”项目App平台能够有效整合资源,加强信息沟通,实现农户与消费者点对点的连接,从而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农产品滞销问题,提高农民收入。

2.2 有效拓宽销售渠道

随着科学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新途径。“农甜”项目作为连接生产与销售的重要平台,不仅要通过互联网解决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经销环节复杂等问题,而且要合理利用电子商务交易的优势,打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范围,帮助消费者加深对农产品种类、数量的了解,为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创造更多机会。

2.3 促进多方合作,加强宣传创新

在传统农业销售模式下,由于信息不畅通,消费者难以及时获取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在“互联网+”模式下,采取有效的宣传方式,及时获取市场信息,通过宣传增加交易量,能够使“农甜”项目App平台的受众更加廣泛。除了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保证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及时性也是“农甜”项目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要加强与物流的合作,做到及时配送并保证产品质量。此外,邀请“家乡代言人”为农产品代言的独特宣传方式,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用户关注和流量,实现从点到面、从量到质的转变。

3 “互联网+”模式下农业经济模式创新的问题

3.1 竞争风险

总体来说,目前农产品销售市场前景向好,与“农甜”项目相似的产品和服务平台不断增加,虽然运营模式有所不同,但是,为了争夺销售市场和用户,难免遭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恶意竞争和模式复制,进而影响产品推广。因此,要从自身出发,深耕市场开拓,完善产品细节和用户服务,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3.2 技术风险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于百姓“米袋子”“菜篮子”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农产品网络零售的潜在发展机会和前景,与此相关的研究项目也会越来越多。“农甜”项目的业务主要通过网络完成,需要在技术上区别于并且优于同业竞争者。由于用户群体的需求不完全一致,平台涵盖范围较广,无法在短时间内实现各项功能,所以,产品研发前期需要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3.3 资源风险

根据现有运营模式,平台所有货源由农户直接提供,平台不涉及农产品的生产、存储、运输等中间环节,不排除出现由于产品质量问题或因产品原产地生产整合等因素造成停产或者缺货。以此,要根据国家规定和标准,对于入驻产品和农户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加强与农户的合作,扩大入驻平台的农户基数。

3.4 环境风险

一是自然环境。如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不仅影响到农产品的产量,也会对于农产品本身质量及物流运输造成影响,降低用户对平台的信用评级,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

二是经济环境。目前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影响各行各业,如何在金融危机等极端经济环境中生存并发展,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旦因为某些原因失去市场活力,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3.5 市场风险

一是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会导致成本预测与实际情况不符,出现利润虚增,资本流失。商品价格变动会影响用户的购买情绪。物价上涨代表原材料价格上涨,员工工资也会有一定上涨,会对企业产生较大的影响。

二是知名度。知名度和品牌效益会带来销售效益,但是高额的广告宣传费用可能导致产品在前期推广中陷入困境,因此,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推广渠道和销售模式。

三是替代性。目前直播带货模式较为火爆,“农甜”项目App平台可能被农户主播直接替代。为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要探索打造并不断巩固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具有自身独特优势的销售模式。

4 结语

农业是国之根基、立国之本,农业经济发展一直以来备受国人关注。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互联网+农业”给农村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着眼“互联网+”背景下的农业发展、农业营销、农产品宣传,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加强农村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创新和转化农业发展模式,建立多样化的农业信息化平台,在农业营销的特点与核心、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以及农业品牌的定位、传播、运营等方面深入探索,不断创新,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蔡冬梅,刘霞,赵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与可持续发展途径[J].营销界,2021(5):39-40.

[2] 那鑫,王雨微.“互联网+”新模式下农业发展帮扶平台的探索[J].商业经济,2021(1):137-139.

[3] 田英剑.精准扶贫背景下新媒体对三农发展的支持路径探究[J].现代农机,2021(1):20-21.

[4] 刘彩霞.“互联网+”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路径探索[J].山西农经,2021(5):7-8.

[5] 张釦,崔佳丽,陈国庆.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会展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研究[J].商展经济,2021(5):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