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检验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0
/ 2

食品微生物检验分析

李志辉

东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永州东安 4259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民众关心的基本问题。食品微生物检验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罐头食品、速冻食品、凉拌菜、蔬菜和谷物等食品都需要进行食品微生物检验。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提高可以促进食品的安全生产。一直以来,食品的安全问题都是人们在生活当中所关注的一个主要的问题,食品安全如果出现了一定的漏洞,那么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财产安全都会产生严重的威胁,在食品安全检测中所使用的检测技术,以及进行的微生物检测都直接关系到了最终的检测质量。本文就食品微生物检验展开探讨。

关键词: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检测技术

引言

食品安全已成为一项社会关注的重大问题。因此,应加强食品安全部门对食品的检验检测工作,并促进该部门引进优秀的人才、优良的技术和高端的设备,使得微生物检测技术更加全面和完善。此外,微生物食品检测的质量也需要得到有效控制。

1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内容

食品微生物主要包括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生产用微生物、造成食品变质腐败的微生物等等。要检验的微生物具体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食品微生物检测有严谨的流程即采集样本,样品送检,样品处理、检测,出具报告等。食品检验立足于社会热点问题,对人们平时食用的食品进行重点检验,例如矿泉水、淀粉类食品、奶制品和恒温罐头产品等。

2食品微生物检验现状

  1. 加强实验室条件控制食品微生物检验环境非常重要,必须配备标准食品微生物监测环境。实验样本需要准确存放,实验人员需要做好防护,因为一些实验样本可能含有致病菌,例如,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肠杆菌等,这些菌是致病菌,实验人员一旦感染,会引起明显的不适和疾病,并且这种微生物绝不允许流出实验室,如果类似的致病菌传播到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中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开展食品微生物检测。对于我国而言,目前仍缺乏高端的科技手段,科技落后不利于快速解决问题,导致工作效率较低,而且食品微生物检测结果的准确度不高。食品安全监测贯穿食品生产的各个阶段,检测对象也多样,如生产环境、原辅料、所产食品等需要检测,每一项检测都非常重要,在检测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检测对象与检测目标的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方法。有些微生物如果仅仅使用单一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是无法检测出来的,面对这种问题,就要使用复合检测方法,利用多种检测技术对食品进行有效的检测。

3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3.1无菌操作技术方法

纯种分离是食品微生物检验中的重要环节,为了确定某种微生物种群,必须要进行纯种分离,从而获取某一菌株的纯培养物。想要获得某目标菌的纯种培养物,一般会按照该类菌群的生长特性,选择适合其生长繁殖的培养条件及培养基,以利于该类菌群的生长与繁殖。也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些成分来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繁殖,从而起到抑制其他杂菌及非目标菌的生长繁殖,进而有效避免对后续实验的干扰。想要得到目标菌的纯培养物,还要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目前应用比较多的分离纯化方法主要有平板划线法、稀释混合倒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因其不需要其他辅助设备且分离的效果好而被广泛使用。想要得到准确的检验结果,也要求微生物检验人员熟悉并掌握微生物无菌操作技术,实验室也应制定内部控制计划,通过人员上岗前培训、人员比对、平行试验、使用标准物质、参加实验室能力验证等方式,不断查找自身不足,提高检验水平。

3.2代谢法技术

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接触酶测定、放射测量、微热量计、电阻抗等是常用代谢法技术。电阻抗技术是较为常见的微生物检测方法,是通过培养基内三大营养素等大分子电惰性物质,以供给细菌生长繁殖,进而生成具有电活性的小分子物质,即离子状态存在的醋酸盐、乳酸盐等,会逐渐提高导电性,改变阻抗值。通过培养基阻抗变化,可对细菌生长繁殖特性进行判断,有效识别污染菌种类,确保食品检验工作顺利进行。

3.3食品微生物抗体检验技术

食品微生物抗体检验技术,在不同的原理下,可以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乳胶凝集反应进行检验。通常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可以将大分子乳胶颗粒与抗原体特异性结合,实施凝聚性反应,并在观察中实现对食品微生物含量与各类的检验。

3.4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

目前,微生物检测技术有基因探针技术、微生物测试片法、免疫学技术和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AMS)等等,值得一提的PCR技术,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laymerasechainreaction),是比较成熟的核酸检测技术,其原理是DNA双链复制,具体流程如下,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成为单链,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引物与单链脱氧核苷酸序列结合,然后加热到70~75℃,进行互补链的合成,PCR技术与传统食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相比,具有高效、用时短和易操作的特点,是分子检测技术的代表,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食品检测的发展趋势。

3.5血清学检测技术

血清学检测技术是检测食品微生物时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其中有两种最常用的血清学检测方法,分别为乳胶凝集法与酶联免疫吸附法。乳胶凝集法中,微生物种类和菌落总数主要是根据凝集反应来确定的。而酶联免疫吸附法主要是利用带有酶标记的抗体(抗原)与抗原(抗体)之间的特异性反应,确定食品微生物的含量。血清学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

3.6免疫学技术

依据检验技术的不同可将免疫学技术进行分类,其常用检验方法包括凝集反应、酶免疫反应、免疫荧光反应、免疫反应等。通过抗原—抗体的反应,可有效激活病原微生物,促使抗原抗体反应物—免疫球蛋白形成,在免疫放大技术的应用下,可对细菌进行有效的鉴定、检测。抗原—抗体反应是在食物样品选择性增菌后短期内出现,及时的检验可将其准确检出,灵敏度较高,同时筛选菌落不经过分离操作,免疫技术可被直接应用。因此,免疫技术在整个在食品检验中应用广泛,利于准确、高效的检验、鉴定微生物。

3.7无菌器材

食品微生物检验常用的无菌器材需要灭菌和消毒。需要灭菌的器材一般均为直接接触或可能直接接触样品的器材,如剪子、样品勺、搅拌棒、试管、移液器头等,需要注意的是金属器材灭菌前在其外层包裹包装纸。器材的消毒主要是指在食品微生物检验过程中对所需器材进行的消毒处理,如对天平、均质器等器材的消毒。

4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发展趋势

食品微生物代谢检验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中,微生物代谢检验旨在通过抽取食品样品,通过培养基培养,产生中间产物或最终代谢产物,然后对其微生物含量与成分进行检验。从发展趋势看,该技术在酵母菌与大肠杆菌方面的检验优势会获得市场青睐,并满足民众的日常食品检验需求。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食品微生物免疫检验技术。运用免疫学原理,对目标微生物抗原体特异性进行检验分析,产生了食品微生物免疫检验技术,抗原的产生可以刺激动物体内免疫系统,使细胞产生免疫现象,进而通过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特殊物质。借助该技术分离此类物质,能够鉴定相关微生物信息,实现定量与定性分析目标。食品微生物抗体检验技术,在不同的原理下,可以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乳胶凝集反应进行检验。通常在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可以将大分子乳胶颗粒与抗原体特异性结合,实施凝聚性反应,并在观察中实现对食品微生物含量与各类的检验。食品微生物检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微生物生物检验中的应用种类较多,包括核酸探针技术、基因芯片技术、DNA 指纹图谱技术、环介恒湿扩增技术等,其中,DNA指纹图谱技术,又分为电泳主导技术、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扩增片段多肽分析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对食品微生物检验灵敏性高、分析能力强、操作简便,可直接对食品微生物进行快速检验。

结语

食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更新可以提高微生物检测水平,进一步保障食品安全。现阶段,食品安全现状并不理想,食品检测技术有待提高,手段也有待加强,但是,食品微生物检测的前景是乐观的,国家已对食品安全检测制定了相关政策。基于如今的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食品微生物检测一定会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取得更好的发展。社会对于食品安全的关注程度一直以来也在不断的提高,因此针对食品安全检测行业人员来说,也要更加积极主动的提高工作积极性,革新技术手段,确保食物品的安全,为人们饮食的安全提供相对应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晶.浅谈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5):80.

[2]张伟东.食品微生物检验内容与检测技术的运用[C]//软科学论坛——工程管理与技术应用研讨会论文集,2018:155.

[3]安玉枝,王锡青,姜勇.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J].生物技术世界,201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