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化系统症状为初现的淋巴瘤并累及脊柱的个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以消化系统症状为初现的淋巴瘤并累及脊柱的个案分析

韦丽

常德市第二人民医院 415001

【关键词】消化系统;淋巴瘤;脊柱

淋巴瘤是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多数患者会出现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部分患者会出现以消化系统症状为初现的临床表现,如腹痛、嗳气等,若患者未及时入院接受有效救治,则长时间病痛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同时随肿瘤细胞的扩散,还可能累及脊柱,会对患者脊柱功能造成损伤,致患者运动能力受损,因此一旦确诊为淋巴瘤,患者需采取积极诊疗措施,以控制病情发展进程,缓解腹痛等临床症状[2]。近年来,随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淋巴瘤的临床检查、诊断与治疗方式均有了显著改善与提升。为进一步提升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确诊率,本文主要报道了1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初现的淋巴瘤并累及脊柱患者的个案分析。希望能为淋巴瘤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资料。

1 临床资料

女,67岁,主诉“反复腹痛2月余,再发伴腰背部疼痛4天”就诊,临床表现:腹痛,左上腹为主,呈隐痛,持续性发作,阵发性加重,与饮食无明显关系,可耐受,伴厌油、嗳气,尿黄,腰背疼痛,呈阵发性,疼痛程度轻-中度,可耐受,偶有潮热、出汗。既往史: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不详,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2.5mg 1次”降压,血压控制不详,有“后循环缺血、高脂血症、颅内动脉多发狭窄可能。

第一次住院资料(2019年12月初):(1)实验室检查:各指标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2)胃镜:食管隆起病变性质待查,提示平滑肌瘤、慢性浅表性胃炎伴糜烂。(3)CT上腹部成像+增强:提示多发肿大淋巴结、感染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双肾囊肿。(4)肠镜:结直肠炎。在经抗感染治疗后,于2019年12月11日复查CT上腹部成像+增强:胰腺下方软组织密度灶、内囊状低密度影较前稍缩小,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囊内轻度均匀强化,病灶周围脂肪间隙较前稍清晰。但患者症状无明显好转,建议至上级医院就诊。

第二次住院资料:于2019年12月18日到三甲医院住院诊治,相关检查:(1)磁共振胰腺平扫+增强:L1椎体骨髓水肿信号伴周围软组织信号肿块,考虑椎体结核伴椎旁脓肿形成可能性大。(2)2019年12月23日,腰椎磁共振:L1、L2、L4椎体内异常信号灶、伴T12-L3椎旁左侧异常强化灶、腹膜后多发肿大淋巴结:考虑结核伴椎旁脓肿形成可能,考虑T10椎体血管瘤可能。(3)同日,CT胸部平扫:提示甲状腺改变、支气管炎,右上肺前段、右下肺外基底段、后基底段小结节灶:考虑结核并冷脓肿形成可能。(4)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结果为阳性。经抗结核治疗近1个月后,病症无好转。

第三次住院资料:于2020年1月17日-2020年1月23日再次到我院住院诊治,(1)磁共振上腹部及腰椎平扫:腰椎病灶较前增大,部分淋巴结肿大较前增大,部分缩小,考虑不除外淋巴瘤或不典型结核。(2)盆腔及腰椎CT平扫+增强:胰腺下方软组织密度灶、内囊状低密度影较前稍缩小,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囊内轻度均匀强化,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较前增大,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其内可见坏死,综合以上改变不除外不典型结核或淋巴瘤,妇科未见明显异常病灶。于2020-01-21行腹膜后淋巴结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考虑恶性肿瘤,送湘雅附一病理科会诊提示淋巴瘤。

因疫情,患者第四次就诊于本市第一人民医院,再次行病理检查示(左颈部淋巴结)结合免疫组化,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生发中心来源)。

2 讨论

淋巴瘤是一种源于淋巴结、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疾病,此疾病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同时以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为特征[3]。又因为淋巴结遍布人体全身,除肿瘤疾病外,病原微生物感染也易诱发淋巴结肿大症状,因此就实际诊断情况而言,淋巴瘤的临床误诊率、漏诊率较高,易将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误诊为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如本例患者的第一次住院检查、诊断中,由于此例患者是以消化系统症状为初现,在实验室检查中,癌胚抗原等基本指标数据正常,仅对患者实施了胃镜、肠镜、上腹部CT平扫与增强检查,未见肿瘤表现。即在此例患者在第一次检查诊断中,考虑病原微生物感染可能。提示淋巴瘤的临床诊断中,易将此病症误诊为因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的炎症疾病。

后在第二次检查中,又对患者实施了核磁共振胰腺平扫与增强检查、腰椎磁共振检查及CT胸部平扫。这主要是因为在此例患者的临床表现中,以腹痛、腰背疼痛为主,因此医师也主要是对这两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临床检查与诊断,本次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可能有腹膜后及系膜区淋巴结结核、T10椎体血管瘤,同时在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中,检查结果呈阳性,因此在此次诊疗中,也主要以抗结核治疗为主。但经抗感染、抗结核治疗后,患者病症均无显著好转。

最后在第三次、第四次检查中,对此例患者行磁共振上腹部及腰椎平扫、腹膜后淋巴结穿刺活检、颈部淋巴结活检,术后病理考虑为恶性肿瘤疾病,并将患者送至更上一级的医院进行会诊,会诊结果为淋巴瘤,最终病理检查结果,提示为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综上可知,核磁共振检查诊断方式,在此例病症的临床检查、诊断中,可达较好的临床确诊率,但检查方式、检查部位的不同,会对诊断结果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医师的临床经验尤为重要,有轻微淋巴瘤的疑似症状,均需给予此例病症的相关检查与诊断,以确保患者能获得及时有效且有针对性的救治。同时除医学影响检查诊断方式外,病理检查结果对患者具体病症的鉴别诊断也尤为重要,一旦之前的对症治疗无效,医师需及时考虑是否存在误诊、漏诊等问题,并对患者实施更全面的临床检查,以确诊其具体病情,确保患者能获得有效救治。

参考文献

  1. 张立华,杨琼,袁惠书,等. 脊柱淋巴瘤和浆细胞瘤的影像表现对比分析[J].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9, 14(4):44-46.

  2. 卢星梅,黄卡特,孙文文,等. 原发性胃肠道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鼻型七例临床病理分析[J]. 中华消化杂志, 2021, 41(4):265-269.

  3. 李静,郑树远,郑秋生. 探讨消化系统脏器原发性淋巴瘤的CT表现与诊断价值[J]. 当代医学, 2019, 25(28):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