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效果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探析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效果的影响

周玲燕

芜湖市眼科医院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目的: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效果的影响。方法: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来我站接种狂犬疫苗的患者中选择20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个小组——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接种后按照常规模式予以护理,而观察组则在整个过程中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比两个小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根据P值、0.05的大小关系来确定数据对比的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在所选择的几项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中观察组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被狗或者其他啮齿动物袭击之后,患者能够及时接种狂犬疫苗是十分重要的,从本次研究来看,如果能够在整个过程中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那么对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十分重要的,对于改善接种后的生活质量也具有积极意义,在之后的狂犬疫苗接种中应当不断推广全面的护理服务。
关键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整体护理

引言:作为一种常见的传染疾病,狂犬病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现阶段临床中还未存在特效药物可发挥针对治疗的作用,因此接种狂犬疫苗是十分重要的,此举可起到一定程度的预防作用。疫苗接种可以促进接种者的自身免疫或者是被动免疫,所借助的就是抗原或者抗体,而这些往往是人工制备的,将通过某些方式注入人体。接种狂犬病疫苗产生不良反应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做好基本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相关研究表明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模式可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下面请见笔者对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所选取的200例患者均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来我防疫站接种狂犬疫苗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的分布人数是相等的,均为100例,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来看,在分组后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不影响本次报告的结果。

1.2 方法

1.2.1对照组

患者接种后接受常规护理,比如基本的伤口消毒、饮食护理等。

1.2.2观察组

1)心理护理:很多人在经受动物抓伤、咬伤后情绪是比较低落的,有些还受到了惊吓,因此会存在着焦虑、恐惧等心理,同时还会担忧接种后是否能够发挥效果与出现一些不良反应。防疫站工作人员应当以一个耐心的态度同接种者交流,要引导他们以一个正确的态度面对现实,提高其自信心。
2)接种前护理干预:要在注射之前准备好相应的急救物品,要详细询问接种者的过敏史、近期健康问题等,要确保其不存在接种禁忌症。选择上臂外侧三角肌为接种部位,针对幼儿可选择大腿前外侧区肌肉。要在接种前充分摇匀疫苗,可通过语言安抚来消除接种者的紧张情绪。

3)接种后护理干预:相关人员要在疫苗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接种者的反应,要合理控制注射速度,一般来说是比较缓慢的。注射完成后可按压注射部位,时间要控制在2min左右,然后告知接种者留观30 min,注射部位应当干燥、清洁,切不可用手抓挠,无异常后即可回家,要多多饮水,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运动要适度,要引导接种者明确轻度不良反应是不需要治疗的,一般情况下在2—3天可自行消失。对于局部红肿热痛来说,可以选择热毛巾湿敷,还可选择敷贴土豆片,如果发热温度超过38.6℃是需要服用退烧药的,如果基本药物治疗无效则需到医院就诊。考虑到为了尽快消肿这一问题,可选择在患者患处进行湿敷,药物通常为硫酸镁。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个小组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其中与不良反应相关的信息将会由医护人员针对各种反应统计人数来获取,生活质量评分来源于患者在接种一段时间后电话回访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报告选用的统计学软件为SPSS 22.0,计量资料的表现形式为[613eb1cd0e209_html_8598303c80e1d48d.gif ±613eb1cd0e209_html_f3fc5be4f32d84e1.gif ],选择t检验方式,计数资料呈现为[n(%)]形式,行613eb1cd0e209_html_4342f00505feb7ff.gif613eb1cd0e209_html_6c05ec94f4ffbb55.gif 检验,P值与0.05的大小关系为判断数据对比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的依据。
2.结果
从实验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要稍高于观察组,P值小于0.05,详细数据可表格(1)、表格(2):
2. 1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表格(1)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613eb1cd0e209_html_8598303c80e1d48d.gif ±613eb1cd0e209_html_f3fc5be4f32d84e1.gif ]

组别

n

CF

RF

EF

PF

SF

QL

观察组

100

65.01±1.23

73.14±1.02

70.31±1.20

69.04±1.33

65.01±1.51

70.21±1.01

对照组

100

58.09±0.98

60.13±0.95

65.09±1.52

63.12±1.13

58.33±1.05

61.32±1.09

t值


19.032

23.032

19.934

18.054

17.325

20.013

P值


0.000

0.000

0.001

0.000

0.000

0.000


2. 2不良反应发生率
表格(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组别

n

头晕头痛

发热乏力

淋巴结肿大

局部红肿

荨麻疹

合计

观察组

100

5(5.0)

12(12.0)

7(7.0)

9(9.0)

3(3.0)

36(36.0)

对照组

100

11(11.0)

15(15.0)

9(9.0)

13(13.0)

7(7.0)

55(55.0)

613eb1cd0e209_html_be6e28a492458ecd.png


6.193

5.852

6.953

6.531

7.802

8.091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3.
讨论
作为一种烈性传染病,狂犬病的主要引发因素为接触因素,往往为人类与狗、猫接触以后会患病,而这些狗与猫均感染了狂犬病毒,此种病毒会破坏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此种疾病的死亡率是比较高的(感染后),一旦发病可达100%。当今时代饲养宠物的人群呈上升趋势,被狗抓伤、咬伤这一问题是需要重视的,这也是不断推广预防接种狂犬疫苗的一个原因。从相关资料来看,部分人民群众在接种疫苗后很容易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严重者还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应对不良反应是十分重要的。
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探究整体护理是否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负责整体护理工作的所有医护人员在入组之前均接受了专业化疫苗接种培训,能够保证熟悉防疫站的各项事宜,同时在应对一些不良反应时可采取有效措施,针对存在消极情绪的一些接种者能够以耐心的态度来与其沟通,告知接种者部分不良反应是正常的,并不会对机体造成严重危害,只要能够给予及时有效的处理都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在选择的几项生活质量评分中分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常见的几种接种后的不良反应中,观察组的发生率是要低于对照组的,(P<0.05)。

总的来说,在接种狂犬疫苗的整个过程中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整体护理相比于常规护理具有一定优势,可有效降低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对于预防狂犬病的发生可发挥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廖萍. 护理干预对预防接种狂犬疫苗不良反应效果的影响研究[J]. 饮食保健 2020年7卷9期, 129-130页, 2020.
[2]瞿建红, 徐红. 护理干预对12例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v.7;No.424(03):91+105.
[3]张培仙. 狂犬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及针对性护理措施分析[J]. 饮食保健, 2019, 006(011):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