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4

建设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

王景瑶

青岛实华原油码头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500

摘要:随着我国油品进口量的不断增长,油品进出口对港口的储运压力将越来越大,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一种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以此来缓解油品进口持续增长下的港口油品运输压力。通过了解国内外港口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发展现状的方式,明确我国建设运输共享服务式港口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结合国家对港口建设发展的意见,构建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并以此为基础提高港口油品运输服务的质量。

关键词:港口;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

引言:港口是我国连接世界贸易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我国的快速发展,油品储运问题对港口带来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建设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可以强化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降低油品运输的整体成本,同时,能够进一步加快我国发展建设的进程。因此,我国各港口应当以此为背景,实现解决我国油品进出口储运压力和提高油品行业发展进程的目的,为我国港口运输发展奠定基础。

一、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概述

随着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的不断发展,以港口为枢纽的建设愈加重要,如2017年由我国交通运输部印发的《交通运输行业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2019年印发的《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中都提到关于沿海港口发展建设的意见,使得很多学者开始对该体系的建设与发展进行研究。

在我国石油进出口销售业务风险领域方面,张玮(2019)对我国石化石油销售企业的进出口业务进行分析,通过对国内外大型贸易企业的信用风险进行研究的方式,得出我国石油进出口与国外发达国家信用管理方面的距离与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1]。邓富华,等(2019)对“一带一路”体制下我国石油未来进口效率及潜力进行研究,通过以“一带一路”为研究背景,以数据的方式对我国石油进口贸易进行分析,并得出未来我国对石油贸易进口效率与潜力的相关数据[2]

(二)国外研究概述

在国外同样有相关学者对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建设进行研究。ZG ZhaoCE Office (2017)对港口枢纽下的液化石油气的专项运输安全进行研究,通过提出一种在宽轨距铁路专用线系统上采用“机车分离+宽轨距罐车综合编组”和在标准轨距铁路专用线系统上采用“一次收、一台罐车”的作业方案,实现液化石油气高效运输共享的同时保障运输安全[3]WG Cui,等(2017)提出一种以解释结构模型为基础的油品集疏运共享服务体系的安全性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识别风险因素的方式建立安全邻接矩阵,得出油港安全风险与防范之间的关系,并且WG Cui等人还对以港口为枢纽下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的各种运输方式的安全性进行探究,提出一些针对油品运输安全保护方面的措施[4]

二、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一)我国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自十三五规划之后,我国沿海城市的港口在国家发展建设战略部署的引领下,正以蓬勃的进步态势先前发展。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形式进一步加强的事态下,我国港口将承担起我国经济建设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桥梁。在此背景下,我国港口应当积极顺应世界经济的发展局势,努力打造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具有我国特色的运输服务共享港口,强化我国经济在世界中的影响力。

现阶段我国的枢纽港口油品运输共享服务系统建设正以高投资低回报的投资模式,转向间歇低投资持续高回报的发展态势,油品净消费比重由2014年的51%增长到2020年的63%,并在未来10年的发展中逐渐上升到74%。从微观的角度出发我国目前的港口城市要想向一线城市进行转变,就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港口的发展建设,将两个十五年带给港口的压力转变成机遇,刺激我国沿海港口的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下我国港口为全面迎合石油进口的增长,正不断加快以运输共享服务体系为核心的枢纽港口布局建设,截止到2020末我国达到万吨级以上(包括万吨级)的油品码头泊位共有273个,远超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万吨级油品泊位,证明我国枢纽港口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二)世界主要港口国家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发展现状

以邻国发达国家为例,日本地理性质属于岛国性质拥有较长的海岸线资源,绝大部分物质的进口运输都需要通过港口的方式转发到内地,在日本以港口为物品中转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可以从以下几点体现出:第一,该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仍需要以《港湾法》作为宏观调控的依据,港口枢纽建设专项资金的主体主要由政府拨款。第二,绝大部分的大型港口枢纽油品运输共享服务由政府把控,少数大型港口枢纽油品运输共享服务由企业直接把控,中小型企业只负责地方港口枢纽的开发、管理与经营。第三,全国所有大、中、小港口均需要按照分级制度进行管理,根据枢纽港口的规模、功能以及在社会的经济地位可分为20个重要油品运输港口、约128个非重要油品运输港口,以及942个地方或个人性质的油品运输泊位。

三、我国港口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一)港口与城市协调发展问题

现阶段我国枢纽港口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的建设仍存在一些与城市发展不协调方面的问题。问题的具体表现为枢纽港口下油品运输共享并没有完全发挥出运输共享的能力,不能实现油品运输重点城市的一日达和中远地区城市的次日达的目的,且枢纽港口没有真正与国内铁路与海、河运等运输方式形成新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网,发挥出以港口为枢纽油品运输共享体系带动周边城市发展的战略规划意图。

(二)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不合理

此问题首先表现在枢纽港口的油品集疏运渠道建设上。通过在大型枢纽港口建设集疏运通道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船舶随时到港、货流不均衡而引起的压船压货现象。同时,一个高效的集疏运通道还可以是枢纽港口衔接内陆腹地多元化运输体系的关键,与国外发展较为成熟的枢纽港口油品运输共享体系而言,枢纽港口的集疏运与油品共享服务体系是协同发展关系,通过建设多式联运的交通运输方式,实现油品运输共享服务的目的。我国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建设却只将发展的重点放置在枢纽港口的建设上,而忽视油品共享服务体系下对内陆运输的要求,由于集疏运建设的落后使得多数枢纽港口会面临油品运输共享体系下的货物堆压问题。现阶段,我国沿海港口的内陆运输约有67%属于集装新运输,油品运输专线只占不到28.6%。另外,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落实,使得我国的发展经济与发展重点均开始向西部转移,进而使得以港口为枢纽下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能力不足的问题变得更加突出[5]

(三)运输管理问题

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是一个需要高度协调的集疏运共享系统。但是现阶段我国的港口与铁路、水路、航空和公路等交通网的建设仍存在整体布局上的问题,特别是交通运输网上的关键运输节点、运输汇交点以及长距离运输的物流中转存储点,很难实现油品运输共享服务的一体化和无缝衔接的建设。并且港口还需要承担多种货物的交通扭转,很难在众多流转货物中实现油品运输的共享服务的标准化建设。同时,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还应当具有较为科学的信息共享设计规划,真正发挥出港口枢纽下油品运输共享服务的功能,帮助港口与城市之间解决油品运输共享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但是从现阶段我国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建设角度出发可以看出,部分油品运输共享链仍存在信息共享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最后一公里”的运输问题难以得到解决,造成以港口为枢纽下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的运输链难以实现不间断无缝隙的衔接。

四、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一)贯彻落实党《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因港制宜、分类指导的港口发展战略部署,我国沿海城市的港口应当努力打造具有一流设备、一流技术、一流管理和一流服务等特色标签,积极打造以港口为枢纽下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力争成为世界领先的一流油品运输共享港口。

我国港口要在2025年期间将自身港口建设成具有绿色、智慧与安全于一体的多特色功能性港口,对于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要求要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的共同提升,争取在第一个十五年规划中将我国主要港口建设成世界一流水平,引领全球港口朝着绿色与智慧的方向发展。并在2050年第二个十五年发展规划中,将我国港口打造成世界一流港口,并以枢纽特色或地域为基础连接港口形成世界级的港口群。

(二)我国港口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现存问题的解决对策

以上述问题为基础提出一下几点解决对策:第一,枢纽港口油品运输服务应当与周边城市明确利害关系,通过城市助力的方式加快建成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服务体系。第二,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服务体系应当建立健全集疏运系统的相关体系,积极融入卫星定位系统、大数据技术以及运动轨迹监控系统等现代技术,构建油品专属的集疏运通道,实现油品从发货港口到内陆分发的全过程监控跟踪控制。第三,现阶段我国的油品内陆运输体系应当积极联合水运、船运、车运、管道等运输模式,并以此为基础构建灵活多变的油品交通运输网,解决港口油品重点城市一日达,非重点城市次日达和解决油品运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实现交通运输信息无障碍沟通的目的。

(三)建设新型港口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

1、建设港口油品进口体系

港口要积极利用智能化设备建设油品运输共享服务的进口体系。因油品均属于易燃易爆的物品,所以港口可以利用智能化装置对装有油品的进口船只进行实时检测,通过建设智能化油品运输共享检测链的方式实现对油品储运的全称监控,从而降低进口油品发生泄漏或爆炸等事故发生的概率。

2、建设港口油品调度体系

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建设应当积极利用无人车技术对其调度进行管理。以市提疏运调度为例,通过大数据处理平台的方式对每个油品进行标号,并将标号信息上传到每个智能运货小车中,每个标号油品在装入运输车时都需要进行一次标号的扫描,大数据控制系统会联合卫星定位技术对每个运输车进行实时定位,当运输车达到调度终点时系统即可视为整个油品调度工作完成,从而实现港口对油品储运调度工作的科学有序化管理的目的。

3、建设港口油品分发体系

在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共享服务体系建设下,港口应当加强对油品运输服务性能的进一步提升。通过大力发展仓储、运输以及增值服务的方式扩宽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的产业链,完善以大型邮轮母港为引领、邮轮始发港为主体、访问港为补充的邮轮港口布局建设,提高港口对油品运输共享储运的能力。通过因地制宜的方式建设内陆油品运输共享服务网,以水运、火车、市提、管道为主要运输共享方式,打造具有高质量的油品运输全程物流链,并通过在各重要节点设计多样化油品运输的方式解决油品运输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全面发挥出油品共享服务体系的功能[6]

(四)提高港口油品运输服务质量

1、促进港口运输服务提质增效

在我国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继续加强对油品运输安全保障能力方面的建设,积极推进枢纽港口对接的铁路、公路、水路、管道等多样化联运发展。并需要继续加强内陆交通油品运输的标准化建设,完善港口油品运输信息在国家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平台中记录,实现以提高物流的方式促进港口油品运输服务质量的发展。

2、提升港口油品计量基础能力

通过提升港口交通运输计量体系的方式来加强港口油品运输服务质量。建设油品运输交通计量体系时,要利用智能化交通运输计量检测设备对相关数据进行计量与管理,全面推动油品运输重要计量相关规定的深入。全面搭建以港口油品运输服务为核心的交通运输计量网络,并不断完善油品运输计量检定机构的专业化设备。鼓励港口使用信息化技术对油品运输共享服务的检定工作进行把控,实现推动油品运输计量检定数据库与数据监测共享平台建设。

3、提升港口油品检验检测服务能力

提升港口油品检验检测服务能力,需要扎实推进质检机构的制度整合,立足与港口油品运输服务角度,明确对油品科学检测检验的定位,优化港口油品运输布局结构,转变港口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的发展方式,以创立创新的经营模式,不断提升港口油品检验检测服务能力,提高油品检验检测专业机构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

(五)扩宽发展思路

建设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需要各参与单位和单位不断加强对油品运输服务的质量工作指导,通过建立健全油品运输服务质量工作体制的方式,提高港口油品运输共享服务的统筹规划,实现将港口油品运输服务发展的重点放置在国外经济聚拢上,通过吸引国外投资的方式丰富港口油品运输服务的建设,从而加快我国打造世界一流油品运输服务港口的目的。

(六)加强体制结合

在我国港口油品运输服务体系的未来发展建设中,应当紧扣我国发展规划的要求,加强体制与发展的结合。通过不断明确自身港口实际发展地位的方式,找出发展中的不足,通过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指导方针的方式,规划港口油品运输服务未来的发展。除此之外,我国港口油品运输服务体系应当加强在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研究,打造以“智能”为油品服务核心的运输共享服务体系,为港口适应时代发展提供帮助。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立以港口为枢纽的油品运输共享服务体系时,当地政府和企业应当明确该体系发展建设的根本目的,通过与国外港口油品服务体系进行对比的方式明确自身发展的地位,从而可以从整体发展的角度了解港口建设的实际问题,并通过以国家发展战略为港口发展方针的方式,推动我国港口朝着世界一流港口的方向发展,为油品运输共享服务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玮. 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企业海外(出口)业务信用风险管理研究[J].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 021(006):52-56.

[2]邓富华, 冯乾彬, 田霖.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石油进口贸易效率及潜力研究[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025(005):18-29.

[3] Zhao Z G , Office C E . Design Program of Railway Industrial Siding for Liquefied Petroleum Gas Transshipment in Port Station[J]. Railway Freight Transport, 2017.

[4] Cui W G , Fan H M , Yang Y , et al. Risk analysis of the petroleum col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operation in the oil port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ve structure model[J]. Journal of Safety and Environment, 2017.

[5]王智. 我国沿海港口石油运输格局及能力平衡分析研究[J]. 综合运输, 2018, v.40(06):13-18.

[6]于金双. 构建以港口为枢纽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0, 043(002):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