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缓幼小衔接坡度 构建更好教育生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减缓幼小衔接坡度 构建更好教育生态

赵彩秀

甘肃省庆阳市镇原县庙渠镇中心幼儿园 744509

摘要:幼升小的衔接,是如今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问题,要实现幼升小的有效衔接,要从学生自身出发,了解学生学习现状,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知晓学生不适应校园生活的原因,并且要对症下药,据此制定具体的方案,并且要将方案落到实处。与此同时,除了老师的关注与努力,想要让刚刚步入小学的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学校生活,还要做好家校互动,与家长一起共促学生健康教育。

关键词:幼小衔接;构建;教育生态

引言

幼小衔接是指针对5~8岁适龄儿童由幼儿园过渡到小学的重要转折过程,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小衔接主要是培养习惯,包括学习手段、思考方式、人际交往和基本技能,让学龄前儿童从自然学习到有规律的学习,侧重培养孩子上小学需要的各项综合能力,如专注力、语言表达能力、数学逻辑思维、人际交往能力等。幼小衔接要解决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过渡期的适应问题,这对孩子步入小学的学习生活有重大影响。

一、幼小衔接的国际启示

从理论上来看,幼小衔接更凸显的是一种生态学概念,展现了一种时空变化过程中的连续性与转换。如何为处于这一时空变化过程中的儿童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以保证其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在政府治理方面,不少OCED国家专门为幼小衔接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文件或报告,明确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及政策目标,并通过赋权地方政府,明晰各层级政府职能等管理措施,来贯彻落实幼小衔接政策;在教师专业队伍方面,OECD国家通过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的协同合作来促进两个阶段教师的专业持续,例如拉近幼儿园和小学的空间距离,推进两个学段教师在准入条件和工作条件上的一致,增加两个学段教师在职前培养课程中的幼小衔接内容,推动教师职后培训上的信息共享和活动共建,促进专业队伍发展的有效衔接;在课程与教学方面,OECD国家主要通过制定统一的课程和学习标准、加强教学理解来保证两个学段课程与教学的一致性。例如法国将学前三年与小学三年变成一个单独的课程框架,确保使用共同的学习原则。而芬兰全新的托幼机构课程、学前班课程和小学课程都一一对齐,确保幼小衔接的连续性。在课堂教学上,许多OECD国家为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提供相互体验的机会,并加强两个学段教师在课程教学活动上的协同交流合作。幼小衔接问题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一大痛点,涉及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利益相关者,其复杂性不言而喻。而在当前我国推进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新环境下,幼小双向衔接肩负的责任更是不容或缺,为此,各地政府也在积极推动相关探索,试图通过无缝衔接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段以实现科学育人。

二、幼小衔接的教学现状分析

幼升小主要采取考试形式,评价模式单一。很多小学对于学生的选拔都主要采取书面考试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素养,这就促使很多的幼儿园提前教学,让学生提前接触小学内容,看似为学生打下学习基础,但也很可能揠苗助长,打击孩子的学习热情,破坏孩子的学习潜力。幼儿园和小学缺乏沟通,单向衔接难以奏效。幼儿园为了满足学生的升学需求,片面关注学生的知识积累,殊不知这只是学生全方位发展的一个方面,幼儿园缺少与小学的实际连接,并未真正了解小学对入学儿童都有哪些方面的要求。幼升小的衔接是一个双向的结合,单向努力必然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片面关注升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很多老师认为幼升小是学生升学选择更好教育资源的过程,却忽视了它也是学生由老师家长照顾饮食起居到学会独立学习生活的过程,小学的很多任务已经不像幼儿园,可以由老师家长辅助完成,这里要求的独立动手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都需要老师家长精心的培养与引导。

三、幼升小教学策略探讨

(一)重视家长作用,实现家园合作

父母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要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首先家长要转变错误的思维模式。幼儿园、学校的教育没有家庭教育和社会的相互配合,教育就难以真正影响学生和实施到位。因此,为增加衔接工作的实效性,做好家长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召开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和教育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长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此项工作中。利用校园网,向家长宣传和沟通本班在幼小衔接方面所开展的每一项工作,并向家长提出一些相应的要求,如要求家长配合学校在家督促自己的孩子能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某项具体的任务,这样做的目的,一可以培养新生做事的效率,二可以培养新生的责任感,使新生进入小学的学习能坚持有始有终,以防出现在学习上的虎头蛇尾。

(二)坚持“儿童本位”,让学校适应儿童

一直以来,很多学校习惯于单方面向儿童提出各种适应要求,让儿童来适应学校,缺乏对初入学儿童适应状况的关注,也导致部分适应能力差的儿童产生恐学、厌学的情绪。反之,如果遵循“儿童本位”的理念,知晓儿童的需要,主动了解幼儿园教育特点,让学校来适应儿童,则有助于儿童实现幼儿园到小学的平稳过渡。有些学校在儿童入学第一个月,允许他们带一个玩偶或玩具陪同上学上课;有的学校会将教室布置成接近幼儿园教室的模样;还有的学校在低年级设置课中休息,可唱歌、跳舞等。这些做法从儿童出发,遵循儿童的身心规律和发展特点,创设了宽容愉快的学习环境,有效帮助儿童投入小学生活。

(三)幼小衔接应坚持科学性

幼小衔接的内容不能简单地窄化为知识衔接,而应从小班开始逐步培养幼儿健康的体魄、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等身心基本素质。同时,应根据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特殊需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如:参观小学,增进感性认识,引起对小学的无限向往;角色演练,强化孩子的角色意识和角色行为;培养学习习惯,让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规则意识和生活自理能力,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等。进入小学后,学校也应持续进行入学适应教育,创设包容和支持性的环境,最大程度消除儿童的陌生体验感和不适应感,促进儿童以积极愉悦的情绪投入小学生活。

(四)切实加大综合治理力度

持续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小学、幼儿园违反教育规律行为的治理力度,严禁校外培训机构以任何名目开设幼小衔接班,对违规开展培训的校外培训机构严肃查处并列入黑名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按相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结束语

总之,要实现幼升小的有效衔接,既需要小学和幼儿园的密切联系和高效合作,还需要学校和家长的实时沟通与配合,各方都应该引起重视,关注儿童身心健康,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建立有效的合作沟通是实现家园合作的重要内容,帮助儿童顺利渡过幼小衔接阶段,需各方的双向配合和努力,以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有江.学前与小学语文教育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写算,2019(36):113.

[2]陆莉.当前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A].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4.

[3]孔玲芳.在比较中探寻解决我国幼小衔接问题的有效策略[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1(05):191-193.

[4]袁征.关于儿童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及策略初探[A].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教育学会2018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北京市教育学会:北京市教育学会,2018:4.

[5]胡俊.幼小衔接工作中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学前教育,2018(0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