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构建与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3

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构建与研究

张一明

身份证号码: 4527241964052*****

摘要: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各行各业对于矿产资源的使用量逐渐增加,同时使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由于各个行业领域生产的需求,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非常急迫的要求。由于安全管理问题的发生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出现,同时带来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在矿山工程中,安全生产管理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针对矿山工程的安全管理,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加强安全措施的合理应用,增加工作人员的自我救护能力,避免人员伤亡,从而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关键词: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事故隐患;治理机制

引言

在矿山开采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安全隐患问题不断地发生。如果工作人员操作不当,就会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结合当前我国很多矿山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发现安全风险的防控力度不够,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素质水平较低和设备管理不到位等相关的问题,都会导致安全问题不断地出现。为了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管理,就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工程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

1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意义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两个方面的预防性工作,简称双重预防机制。双重预防是指采取对安全风险实施管控和对事故隐患进行排查治理的两种手段,是为防范生产安全事故而构筑的两道防线。双重预防机制是一种超前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管理体系。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隐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础,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强化与深入。事故隐患来源于安全风险的管控失效或弱化,安全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就会不出现或少出现隐患。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就是针对安全生产领域“认不清、想不到”的突出问题,强调安全生产的关口前移,从隐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风险管控。推动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自辨自控、隐患自查自治。促使企业形成常态化运行的工作机制,切实提升安全生产整体预控能力,夯实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坚实基础。

2矿山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构建与研究

2.1监与管相互独立的矿山安全体系

建议将两权利进行分割的意义在于便于各级矿山安全机构相对独立的实行各自权利,同时可以使两部门相互促进,从不同角度对矿山安全问题进行排查,能够更大程度上的发现存在的安全问题同时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单一部门监管模式下的监管不力以及内部腐化问题;所谓的‘监’指的就是在各级政府以及矿山生产机构设立相关的安全监督部门,来进行日常的矿山安全生产监督,实现国家对矿山的监察权的层层落实;所谓"管"指的就是在各级矿山以及政府设置相应的执法管理机构,按照相关的生产管理办法来对各级矿山中存在的不合规操作以及安全问题进行管理整改;在这一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有效落实监,管权利的分割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矿山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

2.2完善责任追责制度

严格地落实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度是保证各种安全隐患消除的重要基础。作为政府部门,要对安全监督管理严格地实施,保证企业安全的生产。因此,企业的安全监管可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保证我国矿产资源开采工作的顺利实施。通过对各项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完善和优化,规范相关的制度纠正一些违法行为,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培训,建立相应的培训档案。另外,对于员工的入职也要建立准入制度,只有符合规范要求持有工作许可证的技术人员才可以参与开采工作。同时,还要对一些安全事故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找到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任何事情都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表现,绝不能因为忽视而带来安全事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企业的经济造成损失。

2.3制定安全管理制度

在矿山采掘作业中,需要构建比较完善的安全管理体制,对采掘工作团队中每一个员工的职责进行逐一落实和明确,构建完善的作业操作规范以及流程,确保上级领导所下发的指令能够被快速地传输到下级执行部门,加快传递速度,确保矿山挖掘工作的高质量以及高效性。此外,必须注重安全考核工作的开展,对于在岗人员的工作职责进行细化,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自身工作内容,并对工作人员做好前期培训,确保后期安全事故发生时能够将责任追究到个人,减少责任相互推诿情况。只有一层一层地将安全管理责任划分到每一个人手中,才能有效地提升矿山采掘效率,使得每一项工作都一步一步地落实下去,达到预期的管理标准。将某些具体性维护工作或者矿山爆破安全等各项工作明确化,了解不同环节的安全考核管理制度,制定有效的惩罚性措施和奖励性措施,激发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提升最终的安全管理水准。

2.4变频器故障维修措施

在矿井的综采过程中,矿井内的湿度和粉尘含量都相对较大,这会对矿山机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影响,采煤机在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震动,如果工作人员没有进行规范操作,那么这种剧烈震动就会对变频器产生一定负面影响,甚至由此引发变频器故障。当技术人员对变频器进行安全管理与故障维修时,需要将电源的切断次数控制在最低,如此才可实现对变频器的最大保护。通常情况来说,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变频器的运行状态判断出变频器的故障原因,这也就要求技术人员必须全面系统的检查变频器,然后结合故障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处理,在维修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存在接触不良和松动的情况,这会对变频器造成二次伤害,产生更为严重的损伤。如果变频器出现故障,但是在控制器上却没有显示出故障信息,那么技术人员就应该迅速切断电源并系统分析故障原因,在故障排除之前,不能进行通电操作。为了进一步降低变频器出现故障的概率,技术人员也要加强对变频器的安全管理与日常维修:首先,强化对变频器的日常维修,在切断电源10分钟后,对变频器进行全面系统的检查与养护;其次,如果在采煤工作中出现变频器故障,那么工作人员需要立即切断电源,避免变频器出现更大损伤,然后彻底检查变频器系统,同时维修人员需要特别注意连接线路是否接触不良或者存在松动。

2.5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机制的安全风险公告

①推动安全风险公告,促进职工规避风险,为切实推动公司安全风险信息公开,确保公司从业人员充分了解公司存在的安全风险,促进职工掌握规避风险的措施并严格落实到位,根据《非矿山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规范》要求,制定安全风险公告制度。在采场、尾矿库、锅炉、主要厂房等重点区域分别设置了安全风险公告栏,为所有较大以上风险制作了风险公示牌,公告重点区域存在的主要安全风险。②制作安全风险告知卡,促使职工安全标准化操作,根据全面风险辨识的结果,为全公司各岗位制作了267个安全风险告知卡,将风险因素、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措施及报告方式等内容告知职工,组织职工学习,使职工了解风险的严重性,掌握应急处置措施。便于员工随时进行安全风险确认,指导员工安全规范操作。

2.6及时分析处理信息化监管分析结果

分析处理信息化安全技术的评估结果,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问题,且能通过系统来找到问题的来源,为相关管理者提供基础资料,形成事故查阅或安全隐患记录,能够对安全生产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如利用人机工程、系统调查、硬件设备设施的结合,及时排查与解决安全隐患,并提出处理方案,是矿山企业应用信息化安全生产监管的根本目的。对此,分析完安全技术评估结果后,还要针对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解决措施,如更新与完善信息化技术,主要是指信息化管理系统、信息化工具、安全生产操作设备等硬件方面;注重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与监管技能;通过制定安全生产规范与作业标准,结合现有的矿山工艺流程,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分配;细致排查每一生产环节,高度重视安全隐患问题的排查,以及制度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实施过程中若发现不合理问题,应及时采取补救或直接调整的措施。

2.7建立垂直管理体系

在监管过程中,要将监察与执法机构实行垂直化管理,具体措施就是在中央设立矿山安全生产监察机构以及矿山生产安全管理机构,并且在相应的地区政府设立相关机构,直接受中央监察、管理机构管辖,从而实行有效的中央政策引导;从垂直层面来看,是将监察机构以及管理机构分为两级,一级在中央,一级在地方矿山,实行垂直化直接管理,提高了管理效率以及管理精准度;从横向角度来看,可以有效地实行各地区矿山监察、管理机构联动,由中央部门进行统筹安排,来对各地区的矿山生产监察管理统一管理,从根本上解决各地区管理力度以及检查标准不统一的漏洞,提高了各级矿山生产安全监管的执法力度与执法效率。

2.8加强设备的安全使用

加强对开采工作的设备管理和维护是保障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安全,就要建立相应的设备管理制度。首先,了解设备的具体运行状况和使用中的相关参数性能。结合相关的行业规范,制定对应的设备使用说明和规范流程。对一些设备使用中常出现的问题以及各项参数进行明确的规定。其次,为了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要建立对应的管理制度。管理中会约定设备的使用流程、使用人操作规范、人员分配安全检查等内容。另外,还要结合设备的操作使用,对设备使用中的注意事项进行强调,合理地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确保开发工作能够顺利地实施。

2.9应用PDCA循环

在矿山安全风险管控过程中,需要做好危险源的识别工作,尽可能降低矿山事故发生概率,因此,可以应用PDCA循环。防止矿山事故的发生是风险管控的最主要内容,只有明确危险源,才能够对危险源做好风险评估,为后续的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只有做好危险源评估,才能在识别危险的基础上利用风险矩阵法对事故发生的概率进行推测,以可能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及其他损失综合评定每一个风险源的风险等级。风险管控是风险管理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但只有在危险源的识别以及评估之后,才能够对不同类别的风险源以及等级制定应对举措,在实施过程中实现对风险源的综合监管以及合理分析,确保监测所得到的结果是准确的,这样才能够制定出正确的方案用于消除危险源,达到防范安全事故的作用。矿山安全风险管控本质上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只有旧的危险源被消除,新的危险源才能够被发现,需要有效实现管理标准以及管理举措的实时更新以及改造,确保每一项矿山生产工作的安全性。

2.10构建安全生产评价体系

矿山企业应结合自身生产特点与实际情况,来建立安全评价体系,对矿山企业经营范围及生产活动进行信息化监管,尤其是对生产系统危险系数或者是隐患来采取定量分析方法,目的在于以低成本、低安全事故发生率、最优化方式来促使企业安全生产运行。一般情况下,矿山企业采用的普遍评价方式是,概率风险评价、定性评价、指数评价、预知风险、信息化管理等独立或综合的方法。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机械化生产建设进入新常态,面对新时代的工业生产要求以及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公众迫切期望,矿山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改革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历来的矿山安全生产体系介绍以及现行监管体系的分析,针对其中的不足提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改革建议,希望可以有效地为我国的矿山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做出贡献,促进我国的矿山生产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完善加强国内的安全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矿山安全生产监管体系的改革升级进程。

参考文献

[1]王海林.矿山采矿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措施浅述[J].石化技术,2020(6):172-173.

[2]秦继龙.加强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5(16):106-107.

[3]张睿.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现状及改善对策分析[J].民营科技,201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