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美学与景区公路规划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4
/ 2

公路美学与景区公路规划设计

韦新

山东东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 淄博 256410

摘要:公路美学(highwayaesthetics)是研究公路各组成部分及空间设计与环境的协调的科学。目的是使道路既具有保障车辆行驶的动态要求,又具有使人赏心悦目的外观,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成为自然景观的组成部分,给旅客、驾驶员以舒适的旅途感。基于此,本文结合张家界、峨眉山、九寨黄龙、牛背山等景区公路建设实践,将传统公路美学与空间公路美学相结合,基于视觉感性的角度思考景区公路与地形地貌景观交互、融合的空间美学效果。以追求景区公路整体空间美学效果为出发点,系统梳理公路建设理念与原则,从总体、路线、路基、桥梁、交通工程等主要专业,提出了景区公路规划设计的思考,主要结论包括:(1)景区了道路总体规划应充分研究分析景区功能需求,充分了解建设单位及景区总体规划的思路;(2)景区公路设计,环境是背景,路线线形是基础,路基桥梁设计是关键,绿化景观设计是补充,有针对性的精细化设计是实现路径;(3)景区大量采用新能源车必将改变道路的部分设计理念和指标,有必要在实践中进一步研究总结。

关键词:公路美学;道路景区;规划设计

引言

传统公路美学的评价者为乘坐或驾驶交通工具的人,评价对象是以一定速度在公路上运动时能获得的公路空间与环境的四维印象。消费级无人机的出现和普及,让空、天级别的摄影宣传成为可能,因此公路的空间美学显得越发重要起来,对于景区公路更是如此。

1典型旅游景区公路美学展现

1.1湖北张家界景区公路

天门山盘山公路于1998年开始修建,2005年全面贯通。盘山公路共计99弯,被称为通天大道,“天下第一公路奇观”。公路依地势而建,斗转腾挪,巧夺天工,形成多处著名景点。游客居高下望,一览众山,公路与自然共成一景。受条件所限,个别段落曲线衔接不够顺适,整体上美感就有所欠缺了。

1.2四川九寨黄龙景区公路

九寨沟景区著名的“28道拐”,就是沿山岭单面斜坡平行回头展线的完美范例,自下往上的9组回头曲线半径及夹直线长度基本一致,形成良好的韵律美感(见图1)。

61400ea7afa8c_html_2a1cfa335cb3fcdb.png

图1 灾后恢复重建的九寨沟至黄龙公路“28道拐”

1.3四川峨眉山景区公路

峨眉山盘山公路0km至接引殿段海拔2000m,常与云海相伴,雨后的清晨,部分路段也会被云雾“吞噬”。公路设计尽可能避免了高填深挖,随地形布线。得益于峨眉山优秀的气候条件,人工边坡的痕迹数年后逐渐被植被掩盖。春夏季节,公路宛如万绿花丛中的一根白色丝带,甚是美丽。

峨眉山景区第二救援疏散通道(木瓜至太阳段)公路起点为峨洪路14km(原地名五七桥)处,止于川零公路K15+700m处,全长约6.6km,路基宽度8.5m,大桥和隧道宽度12m,三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30km/h,混凝土沥青路面,2021年4月28日全线通车。从现场照片看,部分路段填挖方较大,对自然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损伤,造成整体观感较差。

1.4四川牛背山景区公路

牛背山位于荥经县牛背山镇瓢儿沟,为荥经县最高山,海拨3666m。经2009年第9期《国家地理杂志》推介后获得360°全方位“中国最大观景平台”的美称。牛背山景区公路(荥经界至泸定段)全长36.952km,双向两车道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局部困难路段20km/h,路基宽度7.5m。2020年2月开工建设,至2021年3月基本成型。全线采用曲线化设计,曲线占全线78.346%。

2景区公路规划设计思考

2.1总体设计

(1)景区道路规划的视角应从二维提升到三维甚至四维的高度,注重考虑公路线形的整体效果,首要做到自身协调、自然、韵律。

(2)重视公路与自然环境的融合程度,力求做到路在景中,景路协调,甚至路为一景。

(3)景区公路设计宜适当提高设计的灵活性,避免通用图的简单粗暴使用。必要时可利用挖填土方造景。

(4)重视取弃土场的选址与防护、绿化设计。取弃土场因尽量选择在游客视角之外,无法避免时应加强绿化或造景,消除突兀感。

2.2路线设计

(1)景区公路要重视“曲线美”的设计,特别是在展线爬坡段。在同一面斜坡上回头展线时,应注重相邻组回头曲线的半径与长度协调,以及上下线之间的距离控制。

(2)线形设计包括平面与纵面设计,景区公路设计时应优先考虑平面设计满足相关要求,非雨雾结冰路段,纵坡经论证可适当放开。

(3)曲线视距一般情况应满足规范要求。景区内部道路仅供内部旅游车辆通行时,交通环境简单且驾驶人员熟悉路况,视距可采用其他措施予以满足。

2.3路基设计

(1)挖方边坡应尽量控制开挖坡高,必要时设置支挡结构。填方边坡当地表土脆弱易冲刷时,宜设置边沟。

(2)土质路堑挡墙可采用石笼挡墙支挡,在保持透水性的同时方便后期绿化。边坡地下水丰富时,应配合设置仰斜式排水孔,管材推荐采用硬式排水盲沟。

(3)景区道路挖方边坡应灵活设置碎落台。符合下列情况时,碎落台宽度可适当减小:(1)边沟采用盖板时,盖板可提供碎落功能;(2)设置路堑挡墙,墙顶可提供碎落功能;(3)经评估认为边坡碎落可能性较小;(4)因设置碎落台导致边坡开挖高度增加过大。

(4)回头曲线视距平台可采用保留乔木+草皮的方式,而不是一味铲平。

2.4桥涵设计

(1)景区道路桥梁布置原则,除跨越沟谷外,当填方较高不符合景观设计要求时,应论证采用桥梁方案的可行性。

(2)桥梁设计应尽量不改变冲沟的自然地貌、地势(即水流方向)。

(3)景区公路涵洞应宜采用管涵,计算过水断面较大时可采用多管涵并设。

2.5交通工程设计

(1)加强护栏设计,以通行旅游大巴为主时,应适当提高护栏等级。道路外侧为悬崖陡壁时,宜采用混凝土护栏,提高游客安全感。

(2)交通标志应齐全并经常性养护。

3结论与建议

(1)景区道路设计与传统道路设计的独特之处在于不同的施工环境(较为敏感,景观要求较高) ,因此,在总体规划设计中应充分研究和分析上述功能要求,充分理解施工单位和景区建设总体规划的思路。

(2)景区公路设计,环境是背景,线形是基础,路基桥梁设计是关键,绿化景观设计是补充。基于综合功能分析和环境分析的总体设计是景区公路设计的必要条件。

(3)随着风景区绿色低碳交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引入将改变风景区道路的设计理念和指标。

参考文献

[1]葛娟,邓卫东.景区旅游公路景观美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J].公路交通技术,2010(02):147-151+158.

[2]葛娟.景区旅游公路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及景观营造[D].重庆交通大学,2010.

[3]秦晓春,张肖宁.旅游公路景观设计及美学研究[J].公路,2007(10):21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