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台县少奇红军小学食堂及风雨操场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传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4
/ 2

石台县少奇红军小学食堂及风雨操场建筑设计中地

域文化的传承

王少林

安徽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建筑设计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本文结合石台县少奇红军小学建设项目具体实践,本文从精神的需求角度和适宜的地方技术,分析学校建筑地域文脉的特点,并通过食堂及风雨操场的具体设计手法展现出来。

关键词:地域文化,地域建筑,学校建筑,传承与创新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Shao qi Red Army primary school in Shitai Coun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culture of school archite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iritual needs and appropriate local technology, and shows it through the specific design methods of canteen and stormy playground.

Key words: Regional cultural,Regional architecture,Teaching building,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1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的内涵

地域文化是指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制度、历史传承、宗教信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特定的区域内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特定区域的生态、民俗、传统、习惯等的文明表现,是地域之间相互区别的文化类型;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和时间内与环境相融,因此打上了地域和时代的烙印。[1]

地域建筑是以特定地方的特定自然因素为主,辅以特定人文因素为特色的建筑作品。折射出当地人们在时代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是人们集体智慧的结晶。地域建筑具有:回应当地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等自然条件;运用当地地方性材料、能源和建造技术;吸收包括当地建筑形式在内的建筑文化成就;有其他地域没有的特异性并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建筑设计者,根据特定地域文化中蕴含着人们不同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加以构思灵感,并结合不同的文化背景,建构出别具匠心的地域文化建筑。换句话说,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不同的建筑特色,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是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2]

2学校建筑的文化表现的意义

伴随国民教育意识的提高,学校文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建筑作为学校文化的载体,承担着满足教学需要、启迪心灵、弘扬传统文化、彰显学校气质等重要任务。[3] 学校规划中的重要节点建筑,如大门、图书馆、教学楼,更是成为了学校整体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的象征。

3地域文化在学校建筑设计中的表达特点

作为教育功能的物质载体和外在表现,学校建筑一直被视作校园文化的物化产物。其设计理念受到校园文化、地域特征和办学理念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学校建筑肩负着学校文化继承与创新的重任。[4]在学校建筑创作实践中,广大建筑师大多从以下角度来感知校园文化:

首先,从精神角度出发,运用设计手法,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学校建筑中,起到展现校园精神的作用,以期建筑与文化完美契合。

其次,从建造技术出发,合理并富有创意地运用现代技术、传统材料,来实现学校建筑。[5]

4石台县少奇红军小学食堂风雨操场建筑创作实践

4.1文化背景

少奇红军小学位于石台县仁里镇金钱山大道与垄上路交口,其地理位置优越,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捷。仁里镇生态环境十分优美,群峰逶迤,峡谷幽深,梯田纵横,流泉瀑布穿村而过,至今仍保存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刀耕火种”的传统农耕特色。石台县民间传统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十分考究宅基方位。旧时,凡建房均先请先生架罗盘定门向,若为地形所限,门向不吉,则将大门一侧内移直至对上“吉”向。这种风俗,在乡村中仍有时兴,多注重坐北朝南。

“书院+徽派”文脉既象征着石台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寓意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及传承。设计力求打造宜人的读、阅环境,营造“处处读书景,书香满校园“的氛围,提升校园文化品味。

4.2总体布局与建筑形态

在总体平面组织中,传承当地民居天井合院的形制。教师办公区以及合班教室作为纽带将横向平行的三个教学单元联系起来,形成了两个中心庭院:礼园和乐园。风雨操场与食堂单独设置,位于学校运动场南端,通过连廊将其与教学主体连为一体,保证功能分区明显,流线组织清晰,使用方便。“庭院”式的平面布局,体现“书院”的文脉气息,既象征石台县七里少奇红军小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寓意对传统文化内涵的表达、传承。力求打造宜人的学习、生活环境。

礼园:作为学校的主入口广场,具有迎宾展示的作用,刘少奇雕塑和对称性景观,形成礼仪性空间,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教育作用。

乐园:景观设计以活泼的折线进行构图。搭配以学习座椅,休闲坐凳,成为学生课外重要的学习活动场所。

6140127cdca80_html_5f6c61ada90d9402.jpg

图4-1石台县红军少奇小学总平面图









6140127cdca80_html_62684034e4186925.gif

4.3建筑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1)“一”字形平面布局

风雨操场与食堂平面呈“一”字形,位于学校运动场南端,通过连廊将其与教学主体连为一体,保证功能分区明显,流线组织清晰,使用方便。风雨操场南北向布置,一层左侧为厨房部分,层高4.5米,右侧为学生餐厅,结合二层风雨操场入口大台阶下布置公共卫生间;二层为风雨操场,层高8.5米。(见图4-1)

(2)传统审美元素的立面表达

①上下体量的虚实对比。一层学生餐厅要求通透明亮,形成虚的体块;风雨操场侧高窗采光,整体实的感觉。二层悬挑走廊犹如一条丝带将上下层整体衔接,形成舒展、欢快的立面造型。


6140127cdca80_html_f35a2959334a90de.jpg

图4-2石台县红军少奇小学风雨操场透视图









6140127cdca80_html_5ab24ce059c6225e.gif

②地域元素的提炼。立面风格延续皖南传统建筑造型,采用连续的坡屋面,化整为零。风雨操场侧高窗采光,整体墙面做实手法,加之提取的传统建筑符号——菱形窗、冰裂纹,以及体育符号,形成连续、统一以及富有韵律的立面造型。(见图4-2)

6140127cdca80_html_71bd5e2e9817494a.jpg

图4-3石台县红军少奇小学整体风貌









6140127cdca80_html_40a1631644f8689f.gif

5结语

通过实践,在建筑设计中结合石台的地域文化,采用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体现出传统石台的文化底蕴。在平面和功能上突出“新”的特色;在立面形式上抽取传统地域符号,通过材料、色彩、空间体现“中”的观念,从而实现地域文化在教学建筑中的传承与创新。(见图4-3)



1] 雷体洪,林玉,袁志成.中小学及教学建筑的地域文化传承与再造——以秭归新城区中小学建筑设计为例[J].武汉:华中建筑,2014.11.

2] 时祥超.关于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表达[J].北京:科技与企业,2012.08.

3] 张昊,刘武全,王睿.校园建筑的文化体现——以内江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北京:科技与创新,2017.09.

4] 刘兵.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广州: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6

5[] 焦博洋.新乡土小学建筑设计的“元”逻辑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