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舆情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4
/ 2

基于网络舆情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思考

梁爽

青岛理工大学 山东 青岛 266520

摘要:二十一世纪是网络新媒体蓬勃发展的时代,新颖媒体手段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常用方式。伴随发生的网络舆情事件,也对人们的价值选择和行为方式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而大学生是国家建设过程中最富活力的力量,他们的价值观变化应当重点关注。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成长有着双面性的影响,即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怎样通过有效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地消除这种负面影响,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舆情观,成为社会上普遍讨论的热点问题和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因而,本文就从分析网络舆情基本概况入手,找到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有针对地提出可操作性解决方法,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舆情;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

一、我国网络舆情基本概况

当前我国大多数学者认为,舆情就是指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社会上多数民众围绕特定热点问题和焦点事件,对管理者对事件处理过程和处理结果所产生的对策和态度。网络舆情是网络媒体高度发展而伴随产生的精神产物,是民众对热点问题和焦点现象的评论在虚拟的网络空间的映射,同时也是现实社会的舆论在虚拟网络世界中的直接反映。

网络舆情的内容也很是丰富多样,有关于政治方面的、经济事件类的、文教类和社会性的。这四大方面都与人们的生活休戚相关,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例如,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世界和中国的发展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疫情爆发时,各地都有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的出现,而出现在微信群、朋友圈涉及最多的也是相关消息,引起了人们超乎绝前的讨论。各种消息鱼龙混杂,真假难以分辨,足以引起人们小范围的恐慌。除此之外,近期谈论最多的是“饭圈”文化,艺人失德。娱乐圈频生乱象,而大学生作为追星的一大群体,对于此事件也深受其害。在这信息大爆炸时代,各种各样的网络舆情事件频频出现,大学生通过网络看到这些报道后就会影响他们的三观,进而对他们的成长成才造成影响,因此,对网络舆情应重点关注、重点监管。

二、网络舆情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1.正面影响

第一,良好的网络舆情有利于拓宽大学生的认知范围,完善大学生基本价值观。网络上良好的舆论环境利于大学生思维观念的培养,可以认识到以往传媒方式不曾带来的新观念新思想。回首以往的旧的传播媒介与方式,所能产生的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都是中规中矩的,并没有带来革命性的突破。反观新媒体的发展,它打破了以往传播媒介的束缚,开启了崭新的、便捷的、受众广的传播阶段。网络舆情也因此变得瞬时性、多元性,不论是内容的丰富性还是形式的多样性,都给大学生带来了不同的体验和更深层次的认知感受。大学生关注网络舆情并积极参与讨论时,可以从中学习到各方面的有用信息,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从中获取的有益价值观念同样丰富了价值观的内容。在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甄别时,大学生会阅读大量的文章以及评论,对其阅读能力、写作水平和信息分辨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对未来走上工作岗位所需具备的基本素质也很有裨益。

第二,良好的网络舆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理性判断能力,从而成就积极健康的心理。大学生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群体,各方面都还比较幼稚,不曾形成成熟的观念与行为模式,考虑事情、做出判断约等于是零经验,在这个由零到一的过渡阶段,必须关注其成长。在这个信息时代,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已成为人人所使用的方式,网络舆情就成为大学生形成价值判断、做出正误判定的重要途径。网络舆情表达的直接性与信息传播的迅速性,为公众参与热点事件和焦点问题的讨论、交流提供了便利,有利于增强网络舆情传播的公开度及透明度。大学生可以在网络舆情的讨论中理清事务的前因后果,从而对价值选择做出合理的评判。另外,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了解舆论走向、关注舆论事件能够较好地把握最近国家和世界的发展情况,从而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生活中的观念和行为。

2.负面影响

第一,网络舆情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舆情也随之而来,它作用于大学生时,就可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有些意志力薄弱、自制力欠缺的大学生在某些热点舆情事件的讨论中,非常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从而导致自己观念出现偏差、摇摆不定,行为混乱等表现。这种负面影响会消解大学生头脑中的正确观念,当某种邪恶观念占据上风时,大学生就会做出错误的行为实践,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健康发展。秉持着此种负面观念参与舆论讨论,是极不客观、不可取的,不仅会对事件本身有错误认知,甚至会形成群体效应造成消极有害的舆论风向影响社会。

第二,网络舆情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大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素质。大学生道德观念和品德行为的获得一般是来自于日常行为生活和学习,这就意味着优良的道德观念的培育需要既关注日常信息获取又要注重学校的德育教育。现如今网络的发展,促使大学生接受信息、观念等都依赖于互联网,因此网络舆情就成为与大学生道德养成相关联的事物。大学生倾向于从网络舆情中获得价值观念,这就使得汲取的价值观念有待商榷,要注重网络舆情的负向发展,适时加以引导。

三、基于网络舆情对新时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方法

1.政府应强化对网络媒体的管控

针对网络舆情带给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政府在深入了解基本情况与发生机制后,应采取措施加以防范。管控网络舆情政府需要处理的是大方向,只有把握住了正确方向,各级才能根据指针采取措施。政府机关的舆情处理部门应根据网络舆情的发展阶段以及特点,制定相应的有特定指向性的政策规定。通过政策性文件,把握舆情发展全局。另外,政府部分需要吸纳一部分技术优才,引进到管控队伍里,从互联网源头进行技术的监控。若出现不理智、不恰当的反动言论应加以及时制止,避免出现大规模的群众激愤事件。

2.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正面的引导教育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绿色土壤,更应该保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大学生接受价值观念灌输有个重要的途径就是高校教育。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可以通过课堂、校园传媒等途径接受新观念、新信息。因此,首要途径可以创新丰富高校思政课堂。高校思政教师要通过完善自身理论修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理论形式,丰富课堂内容,可以引进鲜活生动的实例唤醒同学们共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潜移默化的养成优良的价值品德。

3.大学生应做到自省自律

大学生正处于半成熟半幼稚的阶段,自身理论水平和思想体系都还不是很完善,非常容易受到舆情的影响。例如,某些追星女孩因自家艺人锒铛入狱却还从网上发出“劫狱”的不当言论,从这可以看出“饭圈”文化对部分大学生的荼毒之深。也有些正面例子,奥运期间,网上铺天盖地满满都是新闻报道,奥运健儿们身上体现出的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也成为大学生谈论的热点,这从客观上促进了大学生价值品德的养成,感受中国的运动精神和力量。大学生应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吾日三省吾身”,当在网络这个开放的平台上发表自己的看法时,也要三思而后行,时常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努力塑造健康品格。


参考文献:

  1. 茹晓冬.网络舆论导向对大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影响[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2).

  2. 边隽.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的有效途径研究[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11):187-188.

  3. 陈然,吴桂山.新媒体事件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影响的初步研究——易班网络舆情研究系列[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0) .

  4. 盛创,陈选华.大学生群体心理与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策略初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5. 段洪涛,于子森.关于高校网络舆情研判引导方法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2015(9).



王来华.舆情研究概论:理论、方法和现实热点[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