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4
/ 2


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和云琼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迪庆供电局维西供电分局 云南省迪庆州维西县 674600


摘要:电力是各行各业生产活动的必需品之一,而供用电技术的持续改进是当前我国电力体系中进行技术部门升级与总体水平提高的必然要求,由于供用电的技术无法在实际中明确区分,而是往往自成一体并在同一体系中同步运转。因此可以说,供用电技术是包含了电力供应与使用技术的总称,所以说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紧密相连的。基于此,本文探讨了其相关影响因素,并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旨在促进电力行业供用电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可靠性;影响因素

引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企业加强对供应电管理的改进是必然趋势,但同时,还要加大对安全性与可靠性的中制度。在供用电的过程中,安全性与可靠性相互影响且相互作用,安全性不仅对供用电可靠性有严重影响,同时可靠性又保证供用电的安全性。

1确保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必要性

供电与用电系统共同处于一个长长的链条之中,其中包括着空间上我国各地区电网的地理覆盖跨度,也包括时间上从供电到使用的持续过程。电网的供电设备技术方面一旦出现老化或者故障等问题,就会影响到成片地区的电力正常使用,使电网覆盖到的地区遭受电力技术风险带来的巨大危害,不仅给居民们正常的生活造成不便,也让正常的工作与生产被迫停顿。电力资源自身对于人类是有天然的威胁的,电流的电压如果稍加控制失误,出现电压突变或者技术性漏电等现象,都极易可能引发火灾以及电网短路等等危险现象。由此看来,供用电技术确保安全性与可靠性是十分有必要的。

2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2.1供电线路问题多

在供电用技术中,对其有影响的因素较多,并且有较多的因素不受人为的控制。在供电设备系统中,运输载体主要就是电线,电力企业将电力通过电线传输给用电用户,这样电线的完好性、线路的畅通性直接影响供用电的有效传输,进而对供电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在供电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难点就是线路,并且对其的检查与维修难度也较大。电力系统在只要处于运行状态,那么所有的供电设备都处于工作状态,不管那个运行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该电线路产生影响,甚至导致电力系统瘫痪。大风天气、暴雨天气、雷雨天气等自然因素也会对电力设备运行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电路发生短路故障,影响供用电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2.2供用电线路缺少维修、养护

长距离的供用电线路需要定时或不定时保养,供用电线路使用时会出现各种问题,若是不能时常进行维修、养护,供用电系统可能会由于线路问题而不能使用,会对用户产生非常大的影响。一般是某处坏了才会对其进行修理,这种监管修理方式不仅会危害供用电系统的正常使用,而且会为使用者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与损害。

2.3供用电技术信息自动化程度低

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当代人们带来了信息技术的普及,对于供用电技术来说,理应配载信息自动化技术,使得国家的供用电系统都处于信息化的管理下,让供用电技术的各个环节风险都得到有效的监测与控制,并且使故障的排查与检修变得及时而高效。一方面,供用电技术的信息自动化程度低使得故障的预测机制十分不完善,电力系统的故障排查和检修常常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资源,在一些经济较落后、道路不畅通的地区,电力检修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让本来贫困落后的经济社会运行更加处于暂停状态,影响了地区经济的进步。另一方面,信息自动化程度应用效率低还给电力设备的技术维修造成困难,使故障排查点数量繁多,增加了检修难度,同时降低了快速恢复正常供用电的效率。

3提高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几点建议

3.1确定合理的供电范围

供电设备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转,不仅大量的损耗电力,并且也增加了电力设备使用的风险性,在运行中隐含了大量的安全隐患。无法缩短供电设备运行时间,但是可以对供电范围进行缩小。对供电半径进行合理设置,在设置的时候根据其余用电量大小进行。如果具有较为广泛的供电范围,那么一定会增加电线等电力设备的投入量,供电成本也进一步增加,因为引发电力故障的因素也不断增多,相关检修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不断增大。并且在电力故障问题发生以后,故障维修的时间会进一步延长,对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也无法有效保证。另外,在对供电半径设置的时候根据用电量进行,对供电中发生设备故障的概率有有效降低,并且对维修故障设备的速度与效率有较好提高,进一步增加了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对用电用户的安全用电有较好保证。

3.2增强关于供用电线路的修理、养护工作

供用电系统是非常大范围的系统,其中供用电线路最重要的一方面,若是供用电线路发生故障,全部的供用电系统都将产生故障。所以电力系统的工作者需要定时或者不定时地对供用电线路进行修理与养护,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尽快处理,对于隐藏问题更要尽早发现、尽早解决;一些老化的供用电线路必须及时更换,最大程度地避免由于供用电线路所导致的一些损害。

3.3加强供用电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建设

自动化、智能化已经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现如今我国的供用电系统中虽然已经应用了自动化、智能化系统,但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比较低,无法百分百科学、准确的预测危险,因此非常有必要加强供用电系统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建设,购置先进的自动化、智能化设备,将监控和警报系统的同时融入现代电力技术,使系统的监控和警报更加准确及时,切实提高供用电系统中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保证将故障扼杀在摇篮中,提高供用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4加强对电力人员的管理

首先需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电力人才,将专业人才分配到供用电技术的相关环节岗位上,保证电力工作人员队伍的整体技能素养能够适应现代电力设备的技术使用要求。需要保证电力专业人才在供用电技术的安全与可靠性方面作用的发挥,让他们成为我国电力技术系统的带头先锋队。其次,需要加强已有电力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新时代技术培训,让电力系统的工作与技术维修人员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适应当前现代电力设备的推广与应用要求,提高整体服务能力。

3.5重视排查工作,保障设备安全

电力系统一直都是一个整体,它的内部一直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因此只要有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那么整体的供电系统都会受到连环的影响。所以加大日常设备的排查力度非常重要,应该定时检查设备的使用情况,以便能够把使用年数较长的设备及时轮换,有效避免电力事故的发生。在这同时,若发现设备中有些原件存在问题,也一定要争取在第一时间抢修维修,以避免由设备故障而引起供电问题。

结束语

通过本文的论述,我们对确保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必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加强对供用电技术的安全和可靠性建设,必须从各个环节与部分的影响因素着手,从而真正提高我国的供用电技术水平,使我国的供用电技术质量能够与发达国家比肩,并为当代社会的运转提供不竭的良性动力资源。

参考文献

[1]刘丽梅.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经济导刊,2016(34):70-71.

[2]张一元,吕白,吕蒙月.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49-50.

[3]马海波.供用电技术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190-191.

[4]祖艳欣,吕勃,吕兴强.浅析供用电技术的安全性与可靠性[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48-49.

[5]敖海龙.供用电技术安全性与可靠性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9):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