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原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4

过敏原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效果分析

先艺 崔智威 刘楷 彭然 姚莉

乐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四川 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研究儿童哮喘中过敏原检测中采用不同方法的效果差异。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3月1日~2020年11月2日收治的160例哮喘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研究,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甲组(80例,皮肤点刺)与乙组(80例,血清检测),研究指标为检测结果、疼痛评价、满意度。结果:甲组与乙组血清检测结果组间对比并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甲组皮肤点刺与乙组血清检测结果组间对比并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甲组哮喘患儿≥4级患儿例数低于乙组哮喘患儿,P<0.05;甲组哮喘患儿家属对过敏原检测满意度评价高于乙组哮喘患儿家属。结论:儿童哮喘中开展过敏原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哮喘诱发因子,皮肤点刺方式与血清检测方式并无明显的组间差异,但皮损面小,疼痛感轻,可以将其应用于哮喘儿童临床治疗中,患儿家属满意度高。

【关键词】儿童哮喘;皮肤点刺;过敏原检测;血清检测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difference of different methods in the detection of allergens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Methods: A total of 160 children with asthm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1, 2019 to November 2, 2020 were selected for allergen detection study. They were pided into group A (80 cases, skin prickle) and group B (80 cases, serum test) by double-blind method. The research indexes were test results, pain evaluation and satisfac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test result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P > 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rum test results between group A and group B (P > 0.05). The number of children with asthma ≥ grade 4 in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roup B, P < 0.05;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families of asthmatic children in group 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asthmatic children in group B. Conclusion: The allergen detection in children with asthma can find the asthma inducing factors in time.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kin prick method and the serum detection method, but the skin lesions are small and the pain is light, so it can be applied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asthma, and the families of children with asthma have high satisfaction.

Key words Childhood asthma; Skin prickles; Allergen detection; serum


儿童哮喘是儿童常见疾病,多发于5岁以下儿童,主要症状表现为气促、胸闷、咳嗽,严重时肺功能水平下降明显,出现呼吸受限症状[1]。在哮喘治疗中,部分患儿治疗过程中容易反复,长期治疗效果不佳,主要是因为受到外界因素刺激,诱发哮喘发生。因此在儿童哮喘治疗中,实施过敏原检测,能够及时发现诱发因子,确定过敏原,可以避免患儿接触,有助于病情治疗及控制。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哮喘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3月1日~2020年11月2日收治的160例哮喘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研究,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甲组(80例)与乙组(80例)。甲组,男43例,女37例,年龄1.2~4.9岁,平均年龄(2.15±0.17)岁;病程1周~2个月,平均病程(1.26±0.10)个月;早产儿6例,足月儿74例;急性发作期42例,慢性持续期25例,临床缓解期13例。乙组,男44例,女36例,年龄1.1~4.9岁,平均年龄(2.12±0.18)岁;病程1.2周~2个月,平均病程(1.28±0.09)个月;早产儿5例,足月儿75例;急性发作期41例,慢性持续期26例,临床缓解期13例。哮喘患儿基线资料对比P>0.05,符合此次过敏原检测研究要求。

纳入标准:(1)符合《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2016年版)》诊断标准;(2)所有患儿及家属知情同意此次研究内容;(3)入院治疗信息完整。

排除标准:(1)中途退出过敏原检测研究者;(2)传染病;(3)凝血功能障碍。

1.2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以“儿童哮喘”“皮肤点刺”“血清检测”“过敏原检测”等为关键词,从万方、知网等数据库中收集与过敏原检测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源,支持此次过敏原检测研究工作开展,为皮肤点刺与血清检测对比方向确立提供必要的文献依据。

数据调查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哮喘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研究,通过比对甲组(皮肤点刺)与乙组(血清检测)在各项过敏原检测结果的差异,为此次过敏原检测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1.3开展指标

甲组哮喘患儿接受皮肤点刺过敏原检测:(1)选择过敏原皮试液进行检测;(2)根据说明书开展检测工作;(3)检测过程中将生理盐水、组胺作为对照,分别为阴性对照与阳性对照;(4)阳性结果根据试液厂家进行判断。

乙组哮喘患儿接受血清检测过敏原检测:(1)告知哮喘患儿需要抽取静脉血3ml;(2)将血液标本立即送至实验室进行血清分离;(3)分离血清标本放置到-20℃冷藏区冷藏;(4)检验中采用欧蒙免疫印迹法检验。

检测结果金标准为血清检测,甲组哮喘患儿完成皮肤点刺过敏原检测后,再接受血清检测。

1.4研究指标

检测结果:(1)粉尘螨血清检测:阴性与阳性;(2)属尘螨血清检测:阴性与阳性。由过敏原检测研究人员对甲组与乙组的检测结果进行组间对比。

疼痛评价:由过敏原检测研究人员使用Wong-Baker量表评估哮喘患儿在检测中的疼痛情况。0~5级,0级0分,1级2分,2级4分,3级6分,4级8分,5级10分,组间对比≥4级者患儿数据,评价依据如图1。

61414ca0eafb3_html_8cdfbc671c5fd0ef.png

图1:Wong-Baker量表评价依据

满意度:(1)不满意(0~2分);(2)尚可(3~4分);(3)满意(5~6分)。由过敏原检测研究人员为哮喘患儿家属发放过敏原检测满意度调查问卷。

1.5统计学分析

过敏原检测研究中采用SPSS 24.0软件处理哮喘患儿的研究数据,并用t检验、卡方检验完成哮喘患儿计量资料、计数资料统计学对比分析工作,求取组间差异P值。过敏原检测研究中P<0.05则表示统计学差异值大。

2 结果

2.1检测结果

甲组与乙组血清检测结果组间对比并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甲组皮肤点刺与乙组血清检测结果组间对比并无明显组间差异,P>0.05,如表1。


表1-1:甲组与乙组血清检测结果组间对比[n例(%)]

组别

例数

粉尘螨血清检测

属尘螨血清检测

阳性总数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甲组

40

12(60.00%)

28(70.00%)

12(30.00%)

28(70.00%)

24(60.00%)

乙组

40

13(32.50%)

27(67.50%)

12(30.00%)

28(70.00%)

25(62.50%)

61414ca0eafb3_html_ac30aad74c08ee9e.gif2

-

-

-

-

-

0.0527

P

-

-

-

-

-

0.8184

表1-2:甲组皮肤点刺与乙组血清检测结果组间对比[n例(%)]

组别

例数

粉尘螨血清检测

属尘螨血清检测

阳性总数

阳性

阴性

阳性

阴性

甲组

40

12(60.00%)

28(70.00%)

11(27.50%)

29(72.50%)

23(57.50%)

乙组

40

13(32.50%)

27(67.50%)

12(30.00%)

28(70.00%)

25(62.50%)

61414ca0eafb3_html_ac30aad74c08ee9e.gif2

-

-

-

-

-

0.2083

P

-

-

-

-

-

0.6480

2.2疼痛评价

甲组哮喘患儿≥4级者患儿例数低于乙组哮喘患儿,P<0.05,如表2。

表2:疼痛评价[n例(%)]

组别

例数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4级

甲组

40

0(0.00%)

4(10.00%)

4(10.00%)

12(30.00%)

10(25.00%)

10(25.00%)

20(50.00%)

乙组

40

0(0.00%)

2(5.00%)

2(5.00%)

4(10.00%)

12(30.00%)

20(50.00%)

32(80.00%)

61414ca0eafb3_html_ac30aad74c08ee9e.gif2

-

-

-

-

-

-

-

7.9121

P

-

-

-

-

-

-

-

0.0049

2.3满意度

甲组哮喘患儿家属对过敏原检测满意度评价高于乙组哮喘患儿家属,如表3。

表3:满意度[n例(%)]

组别

例数

不满意(0~2分)

尚可(3~4分)

满意(5~6分)

甲组

40

1(2.50%)

2(5.00%)

37(92.50%)

乙组

40

5(12.50%)

10(25.00%)

25(62.50%)

61414ca0eafb3_html_ac30aad74c08ee9e.gif2

-

-

-

10.3226

P

-

-

-

0.0013

3 讨论

哮喘反复不愈主要与IgE介导过敏有直接关系,研究表明确定哮喘患儿过敏原对于改善IgE介导过敏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过敏原检测主要采用酶免疫法对患者血浆中的总IgE、特异性IgE等进行检测,可以用于判断哮喘儿童过敏原[2]。赵静、车治萍、金晶在相关研究中指出,对哮喘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能够掌握诱发患儿哮喘的诱发因子,强化临床治疗效果,避免诱发因子对患儿病情的反复刺激[3]。目前,临床中关于过敏原检测方法主要分为皮试检测与血清检测两种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均十分广泛[4]。研究显示,皮试检测被广泛应用于哮喘特异性诊断中,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已经被西方国家尝试使用,能够检测IgE水平,诊断符合率非常高。我国临床检验中采用了皮试检测法进行临床检测,经过数十年的临床检验与应用,肯定了皮试检测的应用价值,众多专家学者均认为皮试检测与血清检测相符度高[5~6]

此次研究中,选择我院收治的160例哮喘患儿进行过敏原检测研究,通过观察甲组(皮肤点刺)与乙组(血清检测)在各项过敏原检测结果的差异,可以发现两组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数据差异主要是因为皮试检测法本质上属于皮内试验,使用的点刺液少,检测过程中安全、可靠,皮损小,适用于低龄患儿使用。其检测原理为患儿在接触过敏原后出现速发型反应,导致患儿方皮肤出现红斑现象,血管扩张,组胺也被释放,呈现出风团、水肿的特征,因此点刺皮肤后可以迅速判断过敏原。皮肤点刺相比于血清检验结果有一定差异,但差异值不大。此外,由于低龄患儿年龄娇小,血清检测直接从肘部静脉抽血,患儿容易哭闹,加剧医患冲突,也是甲组患儿家属满意度高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哮喘患儿临床过敏原检测中皮肤点刺方法相符度高,同血清检测方法组间差异不大,将其应用于临床检测中,不仅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并且能够减轻患儿疼痛感,家属满意度高。

参考文献:

[1] 徐佳丽,陈卫伟,张铁英,等. 江苏省徐州地区支气管哮喘儿童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及临床意义[J]. 国际免疫学杂志,2021,44(1):45-50.

[2] 王根在,李恒涛,查建忠,等. 500例哮喘患儿主要过敏原分析及干预效果[J]. 热带医学杂志,2017,17(3):388-391.

[3] 赵静,车治萍,金晶,等. 外周血TIM4和sIgE联合检测预测儿童过敏性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价值研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8,39(14):1740-1743.

[4] 陈江,任翼,何娜,等. B淋巴细胞亚群在儿童过敏原免疫治疗中的作用[J]. 安徽医药,2017,21(12):2189-2191.

[5] 唐玉. 400例哮喘患儿主要过敏原分析及干预效果[J]. 母婴世界,2017(22):87.

[6] 徐惠萍,方瑜铭,胡世杰. 儿童常见过敏性疾病的过敏原IgE检测结果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1,21(17):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