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阿莫西林的药理学作用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探讨阿莫西林的药理学作用及应用

于晓晖、王丽娟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6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阿莫西林的临床药理学作用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整理2019年 1月~2020年8月期间应用阿莫西林药物治疗患者86例为观察组,其中消化道炎症患者50例,泌尿膀胱炎症患者36例;同时选取同期治疗的消化道炎症及膀胱炎患者各30例为对照组,分别应用雷贝拉唑和氧氟沙星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消化道炎症患者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3.33%;膀胱炎症患者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2组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阿莫西林临床抗菌谱更广 ,对消化道、泌尿系统疾病效果更为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更为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 阿莫西林 ;药理学;作用;临床应用;效果


阿莫西林为半合成的广谱青霉类药物,具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且杀菌迅速。临床常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和消化道炎症及呼吸道感染[1]。阿莫西林吸收率高,对人体毒性作用微小,安全性高。本研究进一步探讨阿莫西林的临床药理学作用和临床应用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2019年 1月~2020年8月期间应用阿莫西林药物治疗患者86例为观察组,其中消化道炎症患者50例,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2.5±3.5)岁; 泌尿膀胱炎症患者36例,其中男14例,女22例,年龄26岁~78岁,平均年龄(43.0±2.5)岁。同时选取同期治疗的消化道炎症及膀胱炎症患者各30例为对照组,其中消化道炎症者30例,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 22岁~80岁,平均年龄(43.0±3.0)岁;膀胱炎症患者30例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4岁~78岁,平均年龄(44.0±3.5)岁;2组患者的基本情况无明显差异性(p>0.05),无药物过敏,所有患者均知情,且排除精神疾病。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中,消化道炎症患者给予雷贝拉唑治疗,口服,每日2次,每次10mg,连续用药1周。膀胱炎症患者应用氧氟沙星治疗,口服 ,每日2次,每次20mg,连续用药1周。观察组中,消化道炎症患者给予阿莫西林,口服,每日2次,每次1.0g,连续用药1周;膀胱炎症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每日3次,每次0.5g,连续用药1周。

1.3观察指标与疗效判定 对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疗效判定中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膀胱炎症者尿常规正常,消化道炎症者幽门螺杆菌显著改善;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膀胱炎症者尿常规白细胞明显减少;消化道炎症者幽门螺杆菌减少;无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均无变化或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类汇总,数据应用SPSS26.0进行数据统计,计数以率(百分比)表示,组间应用X2进行检验,组间差异明显应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对2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

表1 治疗效果 [例(%)]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观察组

消化道炎症者

50

27(54.0%)

19(38.0%)

4(8.0%)

92.0%

对照组

消化道炎症者

30

11(36.67%)

11(36.67%)

8(26.67%)

73.33%

X2






5.124

P






<0.05

观察组

膀胱炎症者

36

18(50.0%)

14(38.89%)

4(11.11%)

88.89%

对照组

膀胱炎症者

30

8(26.67%)

12(40.0%)

10(33.33%)

66.67%

X2






4.835

P






<0.05

2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消化道炎症患者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3.33%;

膀胱炎症患者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6.67%;观察组应用阿莫西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2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


表2 不良反应情况 [例(%)]

组别

例数

腹泻

恶心

呕吐

发生率

观察组

消化道炎症者

50

2(4.0%)

4(8.0%)

2(4.0%)

16.0%

对照组

消化道炎症者

30

1(3.33%)

2(6.66%)

3(10.0%)

20.0%

X2






0.208

P






0.05

观察组

膀胱炎症者

36

1(2.78%)

3(8.33%)

3(8.33%)

19.44%

对照组

膀胱炎症者

30

2(6.66%)

2(6.66%)

3(10.0%)

26.67%

X2






0.148

P






0.05

2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阿莫西林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虽然某些抗微生物的活性略有不同,阿莫西林抗菌谱及抗菌活性和使用方法与氨苄西林相同。因阿莫西林口服吸收良好,血清中浓度较氨苄西林高[2]。阿莫西林产生缺陷性屏障和渗透不稳定的原生质球而杀灭敏感菌。已知β内酰类抗生素可与多种细菌细胞质膜内的细胞壁合成有关的酶结合。各种β内酰胺抗生素对这些酶的亲和力不同,使不同青霉素的抗菌谱不同[3]。同其他β内酰胺抗生素一样,青霉素类对繁殖期细菌更为有效。阿莫西林也称“广谱抗生素”,对许多天然青霉素或耐酶青霉素无效的革兰氏阴性需氧菌抗菌活性很高,包括大肠杆菌、克雷博氏菌和嗜血杆菌[4]。但与天然青霉素一样,易被产β内酰胶酶细菌灭活。虽然效力不如天然青霉素强,但它对多种厌氧菌有效。

本研究中对消化道和膀胱炎症患者应用阿莫西林药物治疗,临床疗效更为明显,消化道炎症患者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3.33%;膀胱炎症患者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6.67%; 应用阿莫西林会有消化道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但症状轻微,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性,表明阿莫西林安全性较好。

总之,阿莫西林临床抗菌谱更广,对消化道、泌尿系统疾病效果更为显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立平.浅析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018):83-84.

[2]郑春建.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J].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1:72页.

[3]游海涛.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015(009):71.

[4]张颢. 西药阿莫西林的药理作用机制以及临床应用[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 004(079):15590-15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