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电力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刘春华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100054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力信息化成为电力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的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更加科学的保障电力安全,而且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就目前情况而言,电力信息建设的过程中还存在着技术落后、人才缺失、体系不完善、具有安全隐患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并解决。

关键词:电力信息化;电力安全;对策分析

引言: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市场竞争越发激烈,企业要想实现长久发展不被市场淘汰就要进行新变革,电力企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也面临从旧传统工业向现代化信息型工业转变的问题。由于电力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较多,其建设体系需要不断进行完善,面对变革内部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进行调整,通过不断改进逐步实现电力发展的现代化、信息化。

一、电力信息化的重要意义

电力信息化不仅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对于电力发展本身以及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其具体表现如下:

(一)适时代要求,促进企业发展

企业想要实现长久高效的运转,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不断进行变革,适应时代要求。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工业产生巨大冲击,电力企业要想继续高效的发展必须进行信息化建设,电力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改善企业运行模式,还能实现企业的现代化建设,促进企业的发展[1]

(二)科学控制更安全

采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对传统工作流程工作方式的改善,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等手段对输变电、配电等各个环节进行调配,能够大大降低传统电力存在的风险问题,提高安全性能。

二、电力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安全存在隐患

现代化信息技术存在的一个明显弊端,即系统漏洞问题,这种系统漏洞问题在电力信息化建设中也普遍存在。由于信息化建设系统体系还不完善,在系统运行中各种相关软件都有可能出现漏洞,进而遭到恶意攻击或病毒侵害,不仅会直接造成电力隐患,而且对企业的发展会造成巨大影响。

(二)相关技术较落后

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大趋势是各个企业之间能够通过信息系统建立联系,进而实现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难度的目的。但是由于电力信息化建设开展较晚,体系不完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无法达到现阶段我国信息建设的平均水平。技术落后会造成当电力系统与其他系统对接时彼此的不匹配情况,进而影响工作的进行,这种技术落后不仅会对电力发展造成影响,也会限制企业的发展[2]

(三)电力信息化建设体系不完善

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体系能够加快电力信息化的建设速度,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电力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建设体系没有相关依据作为参考,电力集团之间没有形成共同的标准,从而引发信息对接的问题,进一步增加对接工作的难度。此外,在不同的电力信息化建设体系中,出现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对系统的维护工作会增加系统的运营成本,不利于建设的进一步推行。

(四)专业性人才缺失

由于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相关人才也处于较为缺失的状态,专业性人才的缺失会增加信息化建设工作推行的难度,在进行相关操作时,工作人员缺乏专业性会增加操作风险,对于后期出现的问题也难以进行解决。

(五)相关法律不健全

尽管我国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多项政策的支持,但是对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还没有完善的法律作为依据,没有法律进行约束也为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后期操作造成安全隐患。

(六)管理体系面临新变革

由于电力信息化建设的进行,传统的电力工作方式方法面临新变革,相关工作人员可能产生职能权利上的变动,如果电力信息化建设之后还采用原始的工作方法,信息化建设将失去意义[2]

三、电力信息化建设对策分析

(一)建立完善风险防御机制、加强系统维护

要实现信息化系统的顺利运行,在安全防范方面需要从三方面进行:第一方面即对系统的完善,可以通过成立专项负责安全的部门,对安全问题进行有效防控,及时察觉网络动态、第一时间对系统进行完善确保系统的安全性;第二方面即建立针对系统的监管系统,当系统出现问题时进行预警工作,第一时间将风险问题进行解决;第三方面则是做好应急预案,在系统面对突发情况时能够确保电力工作继续正常的进行,避免造成重大影响。

(二)采用与时俱进的建设思路

电力信息化建设目的之一是为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如果技术水平落后即便建设电力信息化也不具备现实意义。企业要想实现长久发展,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建设思路,应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及对相关部门的扶持力度,确保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进行信息化建设,保证企业的信息与外界信息的对等,进而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3]

(三)完善电力信息化建设体系

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体系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其一,统一性原则。对于不同电力信息部门及企业,采用统一的电力信息化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工作的顺利对接、沟通无障碍,在后期对系统进行维护时还能够通过采用统一的维护方式降低维护成本,促进系统的顺利运行。其二,及时性原则。电力信息化建设需要遵循及时性原则,即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于系统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及时发现并进行解决,避免时间拖延造成严重影响。其三,长效性原则。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体系并不是毫无问题一成不变的,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进而能够适应当下的网络环境,避免系统由于缺少维护处于性能落后的状态。其四,科学性原则。对于系统体系的完善工作,需要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不能随心所欲,也不能盲目追求一方面的高效造成另一方面的缺失,需要从电力信息系统的全局出发,充分考虑到电力信息化建设各个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确保电力信息系统数据覆盖的全面性。

(四)加大对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力度

专业性人才的缺失不利于电力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对于专业性人才可以从培养和招纳两方面进行,公司内部可以通过组织专门的培训活动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以考核的方式确保工作人员能够胜任工作;对外部的招聘工作,可以通过扩大招聘范围,提高福利待遇等方式吸引人才。由于电力工作的特殊性质,在招聘工作进行时需要对应聘人员进行有效把控,以确保应聘人员的专业性。

(五)完善法律法规

对于电力信息化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的情况,可以采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方式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方法以及行为准则进行约束,同时针对违反规定的行为制定惩罚制度,确保工作人员对规章制度的遵守,进而避免违规操作、寻谋私利等不良行为的发生[3]

(六)做好内部管控

由于电力信息化建设的推行,传统的电力相关工作方式发生转变,相关工作人员的权利和职能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动,要保证企业内部有序的进行,保证电力信息化建设的顺利推行,需要制定完善的内部管控计划,协调好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工作内容以及人员与工作之间的关系,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避免发生内耗、消极怠工对电力信息化工作进行阻碍等情况。

结语:尽管电力信息化建设还面临着诸多困难,但是坚持采用科学的思想和现代化的方式方法,不断完善信息化建设体系,完善信息化工作相关规章制度,可进一步促进电力信息化建设,进而为实现电力企业运行的现代化、发展的现代化产生助力。

参考文献:

  1. 张鹏宇. 电力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 No.163(17):232-233.

  2. 梁永照. 大数据环境下的电力营销信息化建设探讨[J]. 科学与信息化, 2019, 000(015):P.170-171.

  3. 王刚, 李策, 吴天宇. 国网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安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 数字化用户, 2019, 025(00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