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3

超声介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谭彦

达川区人民医院 功能科 6350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介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研究。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来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呢分析,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参照,每组各30例。参照进行超声消融治疗,观察组进行超声介入。观察两组剖宫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以及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与参照组相比较高;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参照组相比较短;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参照组相比较高;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与参照组相比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实施超声介入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超声介入;临床分析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常见的病症,血栓形成可导致静脉瓣膜功能下降,导致肺栓塞,扩张离心腔静脉,甚至堵塞肾静脉,导致肾功能衰竭,对患者的安全具有很大的潜在风险。这种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能部分血栓会脱落,是导致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之一[1]。出现慢性肿瘤、色素沉着等深静脉血栓形成症状,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应以预防肺栓塞为目的,早期溶栓并恢复深静脉通透性,减少血栓复发。因此,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应该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为了研究超声介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现对我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6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年龄在(22-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45±4.01)岁;观察组年龄在(22-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34±3.12)岁。两组患者均属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进行超声消融治疗:用美国Acolysis血栓消融仪及超声导管,直视下穿刺股静脉并置入导管引导,导管长78cm,直径2.2cm,超声频率45kH,暴露患侧股总静脉,插入超声消融导管,将超声探头送入血管内血栓处,启动超声消融系统,探头缓慢向前推进,来回移动直至阻塞血管疏通。超声消融治疗时间14~46min,平均25min。

观察组进行超声介入治疗:使用 Philips HDI5000彩色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线阵探头频率5-12MHz,凸阵探头频率2-5MHz1.DT检测:患者进行仰卧位,下肢稍微向外伸展,检测的探头从远到近,先纵切进行检查,然后依次从股总浅静脉对血管的管径、管壁、管腔及血流情况进行观察,对异常的回声以及位置的大小进行检测。探头加压试验和远端肢体挤压试验相结合,健侧和患侧相比较。患者取俯卧位,以同样方法观察胭静脉,必要时取站立位、坐位或侧卧位[2]

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成立由专家组成的护理团队,对每患者病症进行分析并制定治疗护理方案。根据患者情况判断患者的并发症的可能发生种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明确告知患者日常护理。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知识,宣讲积极配合治疗后长期存活的案例,给患者加油打气。在手术后恢复可以加强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提高在一次关节锻炼后,两侧都要做适当的工作,每天定期进行下半身和局部运动。

1.3观察指标

开展生活质量评分,从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功能和物质生活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问卷的满分为100分,最低分零分,生活质量跟分数呈正比。开展对患者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制作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分值在0-100分,分值低于60分为不满意,分值大于等于60且小于90为基本满意,分值大于等于90为非常满意,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度例数+基本满意度例数)/该组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的相关数据,行卡方检验或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生活质量对比

由表1可知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生活质量对比

组别

n

社会功能

生理机能

生理功能

活力

精神状态

观察组

30

91.31±5.39

91.30±5.22

89.99±3.12

94.51±3.38

95.21±2.54

参照组

30

81.26±5.37

80.68±5.44

81.64±3.29

83.66±4.59

89.11±3.22

t


5.283

5.634

7.366

7.613

5.949

p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0

2.2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护理后满意度对比

由表2可知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2:观察组患者与参照组护理后满意度对比[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参照组

30

15(50.00)

5(16.66)

10(33.33)

20(66.66)

观察组

30

24(80.00)

3(10.00)

3(10.00)

27(90.00)

X2

-

-

-

-

4.81

p

-

-

-

-

0.02

2.3患者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

表3:患者住院时间对比(d)

组别

例数

住院时长

参照组

30

12.45±3.54

观察组

30

7.53±2.32

t

-

6.36

p

-

0.00

2.4对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进行对比

观察组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4。

表4:两组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对比

组别

例数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观察组

30

29

1

4%

参照组

30

23

7

17%

X2

-

-

-

4.05

P

-

-

-

0.04

  1.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剖宫产术后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康复有较大影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损害静脉瓣膜功能。当血栓脱落时,也会导致肺栓塞,或抑制肾静脉,导致肾功能衰竭[3]。因此,应特别注意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目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治疗受到医学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内容。本研究结合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主要原因,即血瘀、血管壁损伤和高凝状态。超声介入技术是现代医学的最新技术,其主要特点是:在超声手段的监督或指导下,为患者进行活检、吸气、插管、注射治疗等方式,不进行外科手术但可以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效果。进行超声介入手术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实施超声介入治疗,可以有效预防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康睿,吴茂林,靳莉,李宏英,谢凯,尉维录.超声介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研究[J].双足与保健,2019,28(24):94-95.

  2. 冯超,陈超.超声介入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02):35-37.

  3. 孙厚启,胡杨刚,陈轩,丁锦辉,刘军乐,付大鹏,丁贺义.超声介入在治疗血管外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8,4(02):16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