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时代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机制建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5
/ 2

基于大数据时代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机制建构

倪一苇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本文基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梳理了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的现状,并通过研究、总结和归纳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一些建构跟踪调查反馈机制的想法,希望有助于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并助力于进一步完善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工作。

关键字: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 大数据 反馈


1.研究背景:

十九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就业优先政策置于宏观政策层面,同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成立国务院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就业工作来讲具有里程碑的意义。[1]十九大报告还指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是国家对职业教育未来走向至关重要的一个战略性的指导方针,一个方向性的顶层设计。

“大数据”(big data) 的概念始于20 世纪80年代,如今已被人熟知并成为一项热门技术而深得学术界、IT 行业以及政府的重视。目前对于“大数据”,普遍认可的是维基百科给出的如下概念:大数据指的是所涉及的资料量规模巨大到无法通过目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目的的资讯。[2]大数据时代,教育信息化的浪潮冲击着各个高校。高职院校构建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和反馈机制,使毕业生就业不能再停留于就业数字的简单上报,而是要切实做好跟踪信息的数字收集分析,全面掌握学生毕业后的社会适应情况。我们可以举例说明数字和数据的区别。比如:毕业生就业率97%,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学校把97%背后的因素,像专业对口情况、满意度、深造情况等考虑进去,将其和97%联系在一起,数字就衍生成数据。大数据时代的教育与之前的远程教育和在线课程最大的不同就在于,数据是过程性和综合性的考虑,数字则是相对静止的和单方面的。[3]

2.研究现状

我国高校关于毕业生就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研究的方向基本局限于毕业生质量、就业工作本身。通过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检索项“篇名”、检索词“毕业生质量”进行检索,共收索到1454篇相关文章;在所有结果中再按照检索词“反馈”进一步收索,只能收索到24篇文章,其中关于高职院校的只有6篇;在结果中再次按照检索词“大数据”进一步收索,未收索到相关文章。从搜索出的结果可以大致看出,国内学者在高校“毕业生质量”以及相关的评价指标、评价体系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但是针对高职毕业生的质量评价方面研究较少,尤其对深入进行毕业生质量跟踪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关系缺乏相关研究。对于过程控制,多强调学校内部管理、强调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过程,然而忽略了对于毕业生离校之后的质量控制,对于毕业生质量追踪与教学的关系很少聚焦,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都还非常欠缺,大部分研究都尚未涉足,只有个别的研究中对此有所涉及,但也都集中在本科高校或研究生教育方面,涉及高职院校的很少。因此,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系统地研究高职毕业生质量跟踪工作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将诸多对策分析及结合,形成解决毕业生质量跟踪工作创新的探索方法,构建制度化、规范化的反馈机制,有助于形成保证教学质量的系列成果,故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实践价值,从而为学校创新教学质量监控和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对策建议。[4]

6141b7e8f1865_html_19c66fe451e41ab.png

图1 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框架图


三、对建构跟踪调查反馈机制的思考

首先,深化专业教学改革,促进复合型人才培养。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是高职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内容。现行的评估制度都在教育环节中进行,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往往是最佳的教育质量验证期。但现实是学校只能零星地、片面地、被动地获得一些毕业生工作信息,形不成系统的调查制度,无法得到全面、准确的教学效果信息。[5]

其次,深化产教融合,提高毕业生职业素养。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是体现学校负责态度和良好声誉的手段。学校与毕业生的信息交流,实质是学校与用人单位的一种交流,通过交流开展对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合作,建立长期的供求关系,提高用人单位的人才质量和拓宽本校学生的就业渠道,体现学校的负责态度和良好声誉。

最后,深化校企合作,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大数据背景下的高职院校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与反馈是建立高职校外实训基地的途径。用人单位是学校最好的实训场地,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与用人单位建立长期联系,把用人单位的场地和设施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培养高职人才。

四、结论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不少高职院校还是比较看重就业率,较少关注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普遍忽视对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和对母校的反馈意见。但是,毕业生犹如学校的产品,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一方面,人才培养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和成效最重要的体现,通过毕业生在工作岗位的表现反观、判定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又是最客观和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作为高校办学的服务对象,他们对高校提供服务的质量最有发言权。因此,通过对毕业生职业发展现况、趋势及其对母校满意度的调查可以有效判断高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通过高校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及其在工作岗位上的各种表现的调查,既可对各高校的办学水平进行总体评价,促进各高校提高办学水平,也可为全省高校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设置、教有教学改革等提供决策支持。为此,高校要加强质量管理,形成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体系及反馈机制,使毕业生质量信息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确切依据。


[1]陆竹棠. “互联网 +”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创新路径[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23): 79-81.

[2]Viktor Mayer-Schönberger. 大数据时代[M]. 盛扬燕, 周涛, 译. 浙江: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3]高秀艳, 郝艳荣. 大数据技术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J]. 信息科技探索, 2017.

[4]臧其林. 大数据时代毕业生就业跟踪反馈机制构建[J]. 教育与职业, 2015, 24.

[5]秦玉. 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向反馈内涵与机制构建[J]. 教育与职业, 20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