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3

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

张文惠1,潘玉立2

(滁州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滁州 239000

摘要: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挖掘茶文化德育功能的丰富内涵,探讨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旨在为高校课程思政的创新和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茶文化;德育;英语专业;课程思政


引言

近年来,国家对课程思政建设愈发重视,并强调创新课程思政形式是破解高校课程思政尴尬局面的有效途径。中国是茶的祖国,茶的故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茶文化融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中不仅可以为高校教学提供优质资源,而且是把中共中央有关文件的精神落到实处。目前,国内关于茶文化的研究主要分成以下三类:茶文化具体内涵的研究、茶文化功能和意义研究以及茶文化课程意义研究。总体来说,国内关于茶文化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不难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侧重于茶文化的内涵和意义,很少有学者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入手,研究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鉴于此,本文主要探讨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以期为高校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的创新和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茶文化的具体内涵

中国是茶的故乡。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环境使得中国的茶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具体表现为茶事、茶道、茶人精神。

  1. 茶事

茶叶醇厚味甘、功效颇多,早在唐代就已经盛行;而人们常言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也反映出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因为茶叶不仅可以制油做皂,其富含的茶多酚、茶多糖、茶氨酸还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等功效。茶事活动基于茶与其丰富的价值,不仅包括茶叶的种植与制成,还包括泡茶、饮茶、敬茶等品茶手段,以及茶俗、茶诗、茶谣等各种茶艺活动[1]。人们在茶的氛围中氤氲,在茶事活动中沉浸,不仅能保健养生,还能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

  1. 茶道

独特的历史环境和中华民族性格塑造了内涵丰富的中国茶道,而不同的学者针对茶道 的基本精神莫衷一是著名茶学教育家庄晚芳教授提出茶道的核心精神是“廉、美、和、敬”,而林治先生则认为茶道的基本精神是“和、静、怡、真”。虽然他们众说纷纭,但是都认为茶道精神包含“和”,并将“和”作为中国茶道的哲学思想内核。茶道里的“和”源于《周易》的保全大合,而儒家从大合的思想中提炼出“中庸之道”的中合思想,并认为“和”是一切恰当好处;“静”则是学习中国茶道的重要方式,因为要想得到一杯上佳的好茶就必须要去除内心的杂质,洗去手中浮尘,平心静气的泡茶,所以静能生慧、静能清心。“真”是中国茶道的最初起点,也是中国茶道的最终目标。“真”是真茶、真味、真香和真情,抛弃多余的修饰,泡的茶才是真茶,对待人也是真情与真诚,最后得到的是自我真性情。“怡”是在品茶中得到的心灵之喜。无论是道教还是儒家思想都对茶道做出了哲理性的定义。用老子的朴素辩证法解释茶道的涵义就是“万物负阴而抱阳”,看似无为却是在一切真理与实践中制衡求“和”。显然,茶事活动是对茶道的生动诠释。鼓励大学生在品茶、泡茶、制茶中体验“先苦后甜”的滋味,让他们清心静心,去除浮躁,并对中国的茶道有进一步的了解,从而增强他们对本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1. 茶人精神

茶人是指从事茶叶科研、教学、生产、销售等与茶密切相关的人,而茶人精神则是从茶树风格、茶叶品性中引申出来的道德风范。从种茶人的辛勤劳作,采茶人的精挑细选,制茶人的层层把控,售茶人的诚信经营,泡茶人的精心制作,最终才能被喝茶人慢慢享受。所以一杯好茶来之不易,需要经过多重考验,稍有不慎就会使口感、品相、香味大打折扣。对于大学生来说,喝一杯好茶就是要在这快节奏的社会中耐住寂寞,抵御诱惑,最终一切都会如同茶叶的芬芳缓缓倾溢。等待的孤寂和守护的艰辛也都会在先苦后甜的茶味中烟消云散。大学生了解茶文化,亲身体验制茶、品茶等各种茶事活动能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茶人精神,促使他们加深对人生的体验与感悟,从而培养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灵和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大学生要积极入世,也要不忘初心,坚守本心和底线。即使默默无闻也要清明纯粹。

由此可见,茶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充分体验茶文化的茶事、茶道和茶人精神不仅有利于培养高尚的品质,还能增强文化素养,提升综合素质,成为有担当、有本领、有文明、有素质的大学生。综上所述,茶文化的教化作用不仅包括德育功能,还是对德育功能的深度延伸。因此,通过挖掘茶文化德育功能的丰富内涵,探讨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解决茶文化与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二、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

英语作为语言应用的学科,其本身就有着交流和传播文化的功能。因此,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专业技能和英美文化的同时,还应该传递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养成文化自觉[2]目前,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茶文化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具备很强的德育功能,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涵养,还能引领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因此,借助茶文化的德育功能来开展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但是,在运用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开展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课堂形式、加大重视力度等问题。

(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研究和实践表明,目前在已经开展茶文化相关课程和初步建设课程思政的高校中普遍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因此,为了让茶文化与课程思政建设真正融合在一起就必须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一,重视开展多样的实践活动。比如通过开展茶文化节等活动来增强英语专业学生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开展暑期社会实践,鼓励小组考察不同地区茶文化的区别和历史差异,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扩展所学理论。第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多去尝试和自我探索,发现符合他们所需的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路径、新方法。比如在外国语学院开设大学生茶艺社来促使英语专业学生主动了解茶文化的相关知识。第三,自我实践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理论的学习。一方面,英语教师在教授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主动的融入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介绍相关文化背景从而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在鼓励学生自我实践的同时要进行理论的指导,避免学生走进思想误区。比如英语教师可以在学生进行英语文化节的各国茶文化风情展时主动提供并介绍相关资料和背景,帮助学生设计活动和参与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体验感;在跨文化交际的课程和比赛中对比中外茶文化并通过小组展示等方式鼓励学生主动了解不同国家思想建设的差异,并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方向和思路。

(二)创新课堂形式

通过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育平台来实现课堂形式的创新,深入浅出的实现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第一,利用“雨课堂”、“对分易”等现代化教学工具,通过实时弹幕、视频和资料投屏、匿名讨论等形式,不仅能加快学生对茶文化相关知识的了解,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对相关知识有着一定的掌握度;还能打破学生不想说、不敢说的障碍。第二,依托课程所学和人才培养方案,因材施教。通过课堂小组展示、角色扮演、视频讲解等形式深入探讨东西方茶文化的差别;通过英美报刊文化学习、小组实验、多途径深入了解中外新闻等来增强学生对于其他文化和思想的辩证理解和对本国文化的自信。第三,深入浅出的讲好中国故事。教师不能将直白、“繁琐”的政治术语、专业的茶文化知识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或者与英语专业课程杂糅然后浅显的翻译时政热点、政府报告的白皮书,这些方式不仅会局限学生的思考方式,而且也没有达到“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反而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因此教师要真正的将茶文化的德育功能融入到英语课堂中。第四,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每周固定的线下课堂,要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学习通等网络教育平台进行第二课堂教学,用合适、多样、全面的资源丰富学生对于文化和知识的需求[3]

(三)加大重视力度

茶文化的德育功能与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关键在于各方的支持和重视。首先,高校作为开展课程思政的主体必须要实施自上而下的交互式教学来推动二者的结合与发展。第一,高校要重视经费投入。经费不仅要运用在开展相关讲座、购买相关材料和器具上,还要运用在开设相关活动和聘请相关教师上,因为只有基础设施完善才能稳定、长远的发展。第二,高校要重视英语专业课程改革。高校要兼顾受众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喜好,并充分考虑英语专业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等客观条件,对于课程思政和茶文化相关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充分发挥茶文化的德育功能,让茶文化知识真正融入到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中,从而增加学生对它的理解和认可。第三,高校要注重对英语教师能力的培养。教师是学生的直接引导者,教师的行为对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对于教师的考核不能仅看学生成绩高低、教师的获奖和论文发表情况,还要注意教师是否能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三观和思想给予正确的引导。高校要定期邀请茶艺师、相关专家来对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并将专职教师的课程思政能力纳入重要的考核标准。第四,高校要加强与相关机构的对接。通过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参观和体验茶文化、茶俗茶艺博物馆、文化馆等具有很强的文化氛围的场馆,并邀请馆内专家定期来学校交流等形式增强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和认知,破除学生对于茶文化知识的传统误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其次,政府要加强对茶文化和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第一,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环境,出台相关的政策,为二者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便利,从而减少茶文化的发展阻力。第二,政府要鼓励学校、茶博物馆的积极结合,通过二者的联动促进稳定发展。第三,政府要适当为高校开展活动和改革提供经费和人才支持,并主动为高校的发展提高相关资源,从而提升二者发展的速率和质量。


结语

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是中华优秀文化的代表。因此高校主动开设茶文化的相关课程,介绍茶文化知识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让他们在深入了解茶文化的同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培养高尚的品质;而且能够为当前课程思政建设特别是英语专业的课程思政建设出现的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思路,为高校课程思政以及德育教育的创新和改革提供有益建议,促进文化和教育的双向发展。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在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应用道阻且长,但是在政策的支持和各方努力下定会呈现新局面。

参考文献:

  1. 杨兆强.传统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作用及实现路径[J].大学教育,2019(11):136-138.

[2]樊竹君.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路径浅析 青春岁月,2018(35):175.

[3] 徐银梦.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茶文化教学的挑战及路径[J].茶叶,2021,47(01):59-62.

基金项目:滁州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名称:茶文化的德育功能对安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影响研究—以滁州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21CXXL185)


作者简介:张文惠,女,安徽马鞍山人,滁州学院,本科在读,英语专业

潘玉立,女,安徽六安人,滁州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和英语教学等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