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预见性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预见性临床护理效果研究

徐晓莉

永康市中医院,浙江省永康市 321300

摘要 目的 分析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实施预见性临床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我院2020年1月至10月间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新生儿64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各有32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前者接受常规护理,后者接受预见性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p<0.05),实验组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p<0.05),实验组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实施预见性临床护理的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预见性护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因围生期窒息而导致患儿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损害疾病,其会改变患儿肌张力、意识以及呼吸节律等方面,甚至是诱发意识障碍、惊厥、脑水肿等[1],危及患儿的生命安全以及成长后的生存质量。亚低温治疗是临床减少患儿后遗症的有效干预方式,而辅以高效的护理干预则可以提升预后,为了探究有效的护理模式,现做如下的对比研究。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所选对象共计64例,均为2020年1月至10月间我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新生儿,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其中一组为对照组,另一组为实验组。

对照组:本组32例中有女患儿14名,有男患儿18名,年龄最小4天,最大17天,平均(13.27±1.01)天。

实验组:本组32例中有女患儿15名,有男患儿17名,年龄最小5天,最大19天,平均(13.31±1.11)天。

以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均接受亚低温治疗。使患儿肛门温度维持于34-35℃之间,治疗时间3d。

对照组:常规护理:治疗期间密切监测患儿的基本生命体征,并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身体变化等。

实验组:预见性护理:(1)测量体温,严密监测体温的变化,于患儿头部放置降温帽,保持降温幅度在每1-2h降温1℃,避免降温过快,同时需要注意,当患儿体温降至32℃以下时,会伴有四肢颤抖、寒战,甚至是心肌损伤等严重情况,会影响患儿的血液流通[2],因此,需要在降温的过程中,注意做好保暖处理,维持患儿的基础体温(2)密切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频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基础指标,以免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够及时预判,并警惕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做好应对措施[3](3)治疗期间,需要对患儿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并根据患儿发育所需要的每日营养量来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并合理添加有利于修复损伤脑细胞的高能量营养剂,而在肠内营养干预前,可以先于患儿口中滴入少量母乳,提升患儿免疫力的同时促进肠胃的蠕动,以便后续营养的吸收(4)结合患儿实际的呼吸情况,选取适宜的氧气浓度和流量来补充患儿的氧气含量(5)定期检查患儿的皮肤状态,每2h更换一次体位[4],保证皮肤的整洁和干燥性,避免亚低温治疗期间出现冻伤、硬肿等现象,同时对于存在风险的皮肤部位进行人工皮予以保护。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不良反应包括:呼吸暂停、低血压以及感染。

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调查结果通过: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以及不满意进行表示。

2结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见表一,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p<0.05),实验组发生率较低,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一 不良反应发生率 n(%)

组别

n

呼吸暂停

低血压

感染

发生率

实验组

32

1

1

1

3(9.38)

对照组

32

4

3

3

10(31.25)

X2





4.730

p





0.030

2.2 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见表二,观察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p<0.05),实验组满意度较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二 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n(%)

组别

n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实验组

32

20

11

1

31(96.88)

对照组

32

13

12

7

25(78.13)

X2





5.143

p





0.023

3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目前患儿发生智力低下、脑瘫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近几年亚低温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得到证实,使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升,有相关研究指出,亚低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儿的脑组织缺氧、缺血的情况,从而避免中枢神经受到进一步的损害,但是对于新生儿群体来讲,由于自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易处于应激的反应,所以预后难以保障,需要辅以高效的护理干预,以规避可能存在的诊疗风险。而本文的预见性护理就是指在不良事件未发生前,通过评估风险因素来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并通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降低不良事件,从而保障患儿的安全。在本文的研究中,预见性护理可以在保证患儿缓慢降温的同时,维持自身的基础体温,降低应激反应以及脑部组织的损害程度[5],并在诊疗的过程中,保证皮肤的护理、营养的补充以及生命体征的监测,从而使患儿的身体免疫力和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的状态下,皮肤处于良好情况,规避一切风险事件。

综上所述,行亚低温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提升护理、诊疗效果,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何柳, 柯艳, 张珊祥,等. 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有创通气下全身亚低温治疗干预性护理效果分析[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 2020年35卷4期, 296-298页, ISTIC, 2020.

[2]王林林. 对进行全身亚低温治疗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19, 017(019):256-257.

[3]张蕾. 综合护理配合亚低温疗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效果研究[J]. 实用医技杂志, 2019, 26(11):132-133.

[4]黄玮玮.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细节护理探讨[J]. 健康大视野, 2019, 000(013):130-131.

[5]王永利, 贺亚楠, 于燕. 综合护理联合亚低温疗法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影响[J].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 192(0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