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炭疽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葡萄炭疽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黄云霄 1 , 齐勇 2*

( 1贵州省毕节市植保植检站,贵州毕节, 551700;

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科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06)

摘要

葡萄炭疽病是一种常见的葡萄真菌病害,给葡萄产量和品质带来严重影响。 国内外对该病已有较多的研究成果, 现就有贵州省水晶葡萄炭疽病的为害症状、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 3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葡萄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

关键词:水晶葡萄;溃疡病;发病规律;防治

葡萄炭疽病又名葡萄晚腐病、葡萄苦腐病,是一种常见的葡萄真菌病害,普遍存在于各个葡萄产区[1]。该病在葡萄的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多雨潮湿的季节极有利于炭疽病的发生流行,给葡萄生产带来极大的危害,其防治也是生产上的重点。特别是果穗炭疽病,其发病率就是损失率,严重影响了葡萄产业的发展。

1 为害症状

1.1 果粒症状

葡萄炭疽病发生在果粒、穗轴、花穗、叶片、卷须和新梢等部位,但主要为害果粒。发病初期,幼果表面出现黑色、圆形、蝇粪状斑点,但因幼果含酸量高、果肉坚硬限制了病菌的生长,病斑在幼果期不扩大,不发展,也不形成分生孢子,病部只限于表皮。果粒典型的发病是从着色期开始,此时果粒柔软多汁,含糖量增加,酸度下降,病斑扩大较快,进入发病盛期。最初在病果表面出现圆形针头大小、浅褐色圆形小斑点,随后斑点不断扩大并凹陷,在表面逐渐长出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分生孢子盘)。当天气潮湿时,分生孢子盘中可排出绯红色的粘质孢子块,发病重的果粒软腐易脱落,发病轻的病果粒多不脱落,整僵果穗挂在枝蔓上逐渐干枯,最后变成僵果。

1.2 叶片新梢症状

葡萄炭疽病侵染叶片,一般不发病,属于潜伏侵染;潮湿环境下被侵染叶片

[作者简介]: 黄云霄 ,(1991-),硕士,从事植物保护相关研究,邮箱:773046241@qq.com

通讯作者: 齐 勇,(1993-),硕士,从事猕猴桃相关研究。

有时发病,一般从叶缘开始,逐渐向也中间扩展形成椭圆形、圆形大小不等的同心轮纹褐色斑,后期在病斑上产生粉红色、黏稠的分生孢子团。侵染穗轴、果枝、叶柄,一般也不发病,也属于潜伏侵染;潮湿环境下,有时发病,产生黑褐色至黑色的椭圆形或不规则短条状的凹陷病斑,之后在病斑上可长出粉红色团状物。 6142df84be981_html_19e040664e00a30a.jpg

葡萄炭疽病果粒和病叶发生情况

2 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一年生枝蔓表皮、病果或在叶痕处、穗梗及节部等处越冬,尤以近节处的皮层较多[2]。第二年气温高于15℃,相对湿度在80%以上,则形成分生孢子。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昆虫传到果穗上,孢子发芽后直接侵入果皮。病菌有潜伏侵染的特性,直到果实近成熟期才陆续发病。病菌潜育期的长短除受温度影响外,还与果实的酸、糖含量有关。酸含量高时,病菌不能发育,形不成病斑;近成熟的果实含酸少、含糖量高,病菌发育好,潜育期短。果穗发病以第一穗为多,且具有集中发病的特征。病菌也可侵入叶片、新梢、卷须等组织内,但不表现病斑,外观看不出异常,这种带菌的新梢将成为下一年的侵染源。

3 防治技术

3.1 抗病品种选育和利用

选择园艺性状较好的抗病或者耐病品种栽培,如先锋、康拜尔、玫瑰露、小白玫瑰等品种。尤其是雨水多的地区,只能选择抗性品种,才能保证成功种植。

3.2 农业防治

消除越冬菌源 结合修剪清除病枝梢、病穗梗、僵果、卷须;扫尽落地的病残体及落叶,集中烧毁。春季葡萄发芽前喷1次45%代森铵200~300倍液或3~5度波美石硫合剂,以铲除枝蔓上潜伏病菌,清除初侵染源。

加强栽培管理 生长期要及时摘心,合理夏剪,适度负载,及时清除剪下的嫩梢和须,提高果园的通风透光性,注意中耕排水,尽可能降低园中湿度。科学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钾肥,注意氮、磷、钾的配比,切忌氮肥过多,还要及时补充微量元素,以增强树势提高抵抗能力。收获后,要及时清除损伤的嫩枝及损伤严重的老蔓,增强园内的透光性。

果实套袋 对感病品种或发病严重的地区,可进行通过谢花后严格的药剂防治结合果穗套袋,防控炭疽病。果实套袋,可以有效避免分生孢子通过雨水飞溅侵染果实,从而有效防治葡萄炭疽病发生。

3.3 化学防治

坚持“及早预防,突出重点”的原则。以病菌孢子最早出现的日期,作为首次喷药的依据。可以根据去年炭疽病发生情况、本地区(或地块)气候特点,结合防治其他病害的防治方法,采取合理的措施。葡萄越冬前,药剂处理越冬部位,杀灭病菌,减少越冬菌量;发芽后至开花前使用化学药剂,可以阻止或减少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的产生;花后至果实生长期使用药剂、阻止病原菌的侵染、杀灭病菌、保护果实免受侵染等。

防治葡萄炭疽病的有效药剂

保护性杀菌剂:25%苯醚甲环唑 6000 倍液、77%氢氧化铜 800 倍液、1.5%噻霉酮 600 倍液、25%溴菌腈 800~1000 倍液、65%代森锌500~600 倍液、50%福美砷或75%百菌清500~800 倍液等。

内吸性杀菌剂:一般甾醇抑制剂包括三唑类杀菌剂都对葡萄炭疽病有效。比如:40% 氟硅唑 6500 倍液、烯唑醇 2500 倍液、咪鲜胺1500倍液、苯醚甲环唑1000 倍液等[3]


参考文献

[1]刘淑芳.葡萄炭疽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J].现代园艺,2018(03):124.

[2]刘梅,张玮,周莹,严红,乔广行,黄金宝.葡萄炭疽病研究进展[J].中国植保导刊,2014,34(01):29-33.

[3]许领军.葡萄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J].农村新技术,2020(09):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