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窑洞民居的建筑特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3

浅析窑洞民居的建筑特色

王彤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江苏泰州 225300

摘要:窑洞成为黄土高原地区居民的最佳居住建筑形式是黄土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地理特征和人们的生活习惯共筑的结果。窑洞的演变过程和类型展现了黄土高原地区居民生活习惯的演变。从而成为了中国古代建筑中穴居建筑形式的现在遗存。在窑洞建筑中能看到黄土高原居民豪放粗犷的性格中又充满了细腻质朴。窑洞的实用性、坚固性和美观性非常突出的表现了窑洞民居的建筑特色。

关键词:窑洞民居;类型;特性;建筑艺术;窑洞建筑群

中国古代建筑的地域特色明显,由于东西南北自然环境、气候条件、建筑材料的差异,当地居民根据这些情况,按照各自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与习惯,创建了互不相同的建筑,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独特的地域特色。作为中国民居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代表民居之一,窑洞的地域特色和其建筑艺术是十分具有代表性的。窑洞的历史演变、窑洞的类型、窑洞的特性和建筑艺术,处处都展现着窑洞民居独特的地域特色。本文也是想通过对窑洞民居的建筑特色的整理,让更多人了解窑洞。

1窑洞民居的演变和类型

窑洞是中国黄土高原地区的代表民居建筑之一。黄土高原地处中国西北部,主要包括陕西、山西、甘肃、青海、宁夏、河南等省份的部分地区,面积40万平方千米,占世界黄土分布的70%,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这里气候干燥、降雨稀少、植被稀疏;黄土地表层疏松多孔,质地均匀,易开挖,有良好的耐久性;再加上流水侵蚀和风力吹蚀作用,呈现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地貌。由于这些因素,窑洞成为了黄土高原居民的最佳选择。

1.1窑洞的演变过程

窑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穴居时代。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中国建筑的两个起源——“土”和“木”。

由于地理气候条件影响,南方地区即长江流域,气候潮湿炎热,多由平原山地和丘陵组成,人们居住首要解决通风凉爽、防潮防雨、防虫蛇。南方居住建筑由最初的“巢居”发展到半靠山坡的房屋,最后发展为地面的“干栏式建筑”即“吊脚楼”。南方的建筑发展最终形成了“木”的建筑风格——轻巧、精细,薄薄的墙壁、薄薄的屋顶、开场通透的门窗、高高翘起的翼角、精致细密的装饰。

而我国北方地区即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寒冷,黄土覆盖,土地贫痔。人们居住首要考虑保暖防风沙,原始人类生产水品低下,天然洞穴便是他们最早居住的地方,周围厚厚的土石把洞内和洞外的空气隔绝,起到了天然的保温隔热作用,冬暖夏凉。接着,洞穴生活慢慢转变为从地面往下打洞的穴居,上面盖好屋顶,不再依靠天然山体洞穴;接着转变为半穴居,最终发展为地面土建筑。北方建筑形成了一种“土”的风格——厚重、敦实,有着厚厚的墙壁、厚厚的屋顶、小小的门洞、比较平缓屋顶翼角、粗犷的装饰。

西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气候、土质等条件,当地人民在穴居基础上创造了窑洞这一居住形式,以穴居为原型的民居伴随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的发展,始终适应着人类居住生活,一直沿用至今,也就是今天的窑洞民居。

1.2窑洞的类型

窑洞是一种特殊的“建筑”,不是用“加法”而是以“减法”即“减”去自然界的某些东西而形成的合用的空间。窑洞民居是黄土高原上居民的传统居住方式,,人们因地制宜,融合自然,根据地貌地形、风土习俗等创造出各种不同形式的窑洞。根据建筑布局和结构形式,可以把分为靠崖式、下沉式和砌筑式三种基本类型。

1.2.1靠崖式。可以称为靠崖窑,显而易见,这种窑洞一般是利用天然崖壁,横向挖掘而形成的洞穴,每洞宽约3-4米,深5-9米,,洞穴高度约2-3米余,窑顶挖成圆拱形,进口安上门窗就可以形成一间住房。可以将并列的几个窑洞横向打通联成一体;也可上下做二层,内部打通联成一体。若窑洞前有空地,还可在窑洞前修建房屋,形成窑洞与房屋围合的四合院式。因为黄土高原山地较多,所以这种形式的窑洞最为常见。

1.2.2下沉式。又称地窑。在没有山坡、沟壁可利用的情况下,农民利用黄土的特性,就地挖一个方形地坑,然后四周壁上开凿窑洞,形成地下四合院。并在窑洞一角落开凿出一个斜坡,供居民上下通行。为解决用水问题,院内设有出水通井。外地人有称它为“地下的北京四合院”。

1.2.3砌筑式。也叫箍窑。箍窑不是真正的窑洞,是在平地上以砖或者土坯按照发卷方式建造的独立性窑洞,卷顶上敷土做成平顶房。箍窑可为单层,可为楼,若上层也是箍窑则称“窑上窑”,若上层是木结构建筑,则称为“窑上房”,独立式窑洞也是价格较为贵的建筑。

2窑洞的建筑特性

林徽因说过“一种好建筑必须含有以下三要点:实用、坚固、美观”。实用是指要符合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能够保障居民的普通生活,或者有一些生活功能;坚固是指能保持相当永久,在暴雨狂风等自然灾害有一定的抵抗力;美观是指要有自然美丽的外表,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2.1实用

窑洞建筑所需要的材料——黄土,取之方便,而且黄土土质不一,为黄土高原着一代代人提供了多种建筑方法。生长在黄土高原这一区域的世世代代人民经历了遇见黄土——认识黄土——利用黄土——改造黄土等一系列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才创造出窑洞这一能够适合当代人居住的建筑形式。这里的人贯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方式,根据黄土地质层的特点而选择合适的地方开凿洞穴,依山靠崖、随坡就势。如果没有可以利用的山坡和沟壑,就深潜土塬,在地面乡下凿土挖洞,修建窑洞。挖出的土居民也物尽其用,铺垫场地,造坯垒墙,可以说窑洞建筑的过程也是十分实用的。

黄土窑洞冬暖夏凉,节能环保,是黄土高原地区居民适宜的居住保障。黄土高原地处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寒冷,土地贫痔,而黄土在此时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黄土有蓄热、隔热的功能,从古时的天然洞穴便可知厚厚的土石把洞内和洞外的空气隔绝,起到了天然的保温隔热作用,而窑洞也正是如此,窑洞被包裹在厚厚的土层中,是天然的居住场所。

2.2坚固

黄土高原的黄土黏性、直立性比较好,再加上窑洞是拱顶式构筑,符合力学原理,顶部压力一分为二,分至两侧,重心稳定,分力平衡,具有极强的稳固性;同时,黄土高原地区降雨量小,常年干旱,避免了坍塌因素。例如河南三门峡单县地坑院、巩义市康百万庄园都是保存很久的典型窑洞建筑。除此之外,在战乱时期,窑洞抵御战火的能力远远强于地面建筑。

3窑洞的建筑艺术

上文说过,建筑的美观是指要有稳重、舒适、自然的外表,诚实地呈露全部及部分的功用。窑洞建筑作为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民居中的典型建筑,其美观不仅表现在细节装饰上,建筑的整体性也是窑洞的独特的魅力。

3.1群体组合

中国建筑区别于西方最显著的特点就是群体组合,中国的大部分建筑都是由若干单栋独立的建筑组成院落,再由若干院落组成建筑群。窑洞虽是民居,但也是将群体组合这一特点融入建筑之中。

窑洞民居一般以院落为单元构成窑洞建筑群。一些靠崖式窑洞群,连排成线,如米脂中学窑洞群、榆林农校旧址窑洞群、延安大学窑洞群等,它们是由一排排靠崖式窑洞,沿地形变化、随山就势,成群、成堆、成线地形成台阶型的整体建筑群。例如米脂县姜氏庄园,“整个庄园依山就势,筑堡钻涵,叠峦腾跃,呈现出野趣横生的天然风韵。而当穿过拱洞堡门,爬越陡峭的蹬道,进入前庭,迈过石刻的月洞门,步上叠起的台阶穿过垂花门,进入雕琢精致的窑洞四合院,顿觉豁然开朗,别有洞天。这种层次跌落的庭院,粗精相宜,先抑后扬,锁放兼得的建筑构思;幽美的城堡造型,古朴苍劲的意境,使人心旷神怡,意至留连忘返”。

窑洞村落是由独立的窑洞宅院、水井、排水系统、道路、祠堂等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有序整体建筑。在黄土高原上,怎么用水成为建筑的第一考虑要素,因此黄土高原就设计出了由水井、排水、水沟三位一体构成的用水系统。它不仅可以解决人畜生活用水之便,还可以避开洪水之害。窑洞院落中不可或缺的还有碾磨、猪圈、鸡窝、牛棚、厕所等,大一些的窑洞院落还有菜地。在窑洞院落之中和周围一般都种有枣树。“深秋季节,收获的农作物果实堆满整个庭院,满山的红枣挂满枝头,整个院落透出浓浓的乡土气息”。

3.2等级制度

“礼者,天地之序也"。中国古代建筑制度化是中国建筑区别于其他国家民族建筑的一个重要之处。这种等级制度,既表现在中国古代皇宫建筑上,也反映在传统民居的建筑之中。黄土高原中的窑洞不仅是普通农民居住的形式,也是许多地主豪绅的居住选择,所以中华民族的传统礼制文化也渗透到这种传统的生土建筑中去。例如米脂县姜氏庄园的建筑,姜氏庄园是清代财主姜耀祖监修的私宅,由院前、上院、中院、下院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为陕西地区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整个建筑严格按照等级秩序分布于不同的方位,显现了当时的文化和礼制。

窑洞院落的组合形式多种多样,有单排院、三合院、独立式四合院等院落形制。窑洞院落承袭了古代中原农业文化土木建筑在“风水”观念上忌讳“横撑"(横长)的特色,具有封闭性,同时主窑两孔为双数,为宅主忌讳,所以,普通的农家院多为三孔(包括主客居室和厨房)一院。

3.3装饰艺术

3.3.1窑洞门窗。“门窗是陕北人们安放在天地之间关于人的语言,是上天寻找人类的路径,是人类亲近神灵的指引,是这里的人们生命的注释和一种祈祷的姿态。”陕北的窑洞门窗除了透光、通风等作用外,还有美观作用,窑洞的门窗上部都有雕刻,被称为门脸。拱形门连窗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门窗形式,陕北和陇东就常用此方法。比较注重的窑洞门脸还将门窗格里糊上白纸,用当地的中华传统民俗——剪纸装饰门窗,形成素雅、朴素的风格,艺术效果加强。通过这样的装饰,窑洞的门窗除了保暖通风等功能外,具有了一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是现在建筑风格上的重要保护对象。

3.3.2女儿墙。窑顶的女儿墙是砌筑在窑顶上部的矮墙,是窑洞民居的顶部天际线。例如下沉式窑洞,其四周与地面齐平处会修建墙壁。这种墙壁就称为女儿墙。其目的是防止雨水冲刷墙面以及防止窑洞上的行人失足下落。女儿墙既有砖石实砌的,也有通花图案组成的。

4结语

从天然洞穴到穴居,穴居到半穴居,最后发展到地面土建筑,窑洞建筑的历史发展就是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居民经过长期探索最后选择的最优型建筑。黄土高原居民因地制宜,融合自然,根据地貌地形、风土习俗等创造出靠崖式、下沉式和砌筑式等类型的窑洞。同时,窑洞建筑在实用、坚固、美观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性,厚重敦实、冬暖夏凉、节约节能,十分适应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美观上,窑洞建筑作为中国黄土高原地区民居中的典型建筑,其建筑的群体组合、等级制度以及细节装饰上,建筑的整体性也是窑洞的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左满常,白宪臣.《河南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135.

[2]萧默.《中国建筑》[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120.

[3]楼庆西.《中国古代建筑》[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2007,153.

[4]占春.《民居》[M].安徽:时代出版传媒有限公司,黄山书社,2016,41.

[5]云中天.《民居》[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6,60.

[6]林徽因,《林徽因谈建筑》[M].内蒙古: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3.

[7]侯继尧.《古朴、淳厚的窑洞建筑艺术》[J].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83,(1),82.

[8]周俊玲.《陕北窑洞民居建筑艺术中美的元素》[J].中华民居,2009,(2),86.

[9]杨明润.《论窑洞的建筑艺术》[J].现代商贸工业,2016,(33),121.

[10]姬静.《窑洞民居保护的重要意义探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0,(18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