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在患者分诊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在患者分诊中的应用

顿海燕

陕西省宝鸡市人民医院 ,陕西 宝鸡 ,721000

摘要:急诊预检分诊技术的迅速发展已成为当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也成为目前医疗应用工作的重要的发展方向,加强对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工作研究分析,才能更好地促进医疗行业的建设发展。将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于患者分诊工作中,对于解决各类问题都有效的帮助作用。

关键词:急诊预检分诊标准;患者分诊;应用

  1. 前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展格局下,新冠肺炎疫情加速着一个这变化,给各行业的发展建设带来一定的机遇与挑战,对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工作来说也不例外,相关医疗单位要加强对时代机遇的把控,合理应用急诊预检分诊技术来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基于此,文章将简要分析一下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在患者分诊中的应用工作。

  1. 该标准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2.1应用方式较为单一且意识不强

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在医疗工作当中具有较强的发展优势,不能可以解决医疗环节流畅性的问题,而且对于提升整个反分诊效率也有着重要的帮助作用,对于医疗工作质量的提升来说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但是由于急诊预检分诊技术相对而言仍然是一种新颖的技术,在运用过程时对于该技术的掌握不足,各医疗单位难以针对自身的开展情况来更好的结合急诊预检分诊技术,从而促进患者分诊工作的发展,应用较为传统的工作方式,使得患者实际情况与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匹配度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而且工作人员对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的意识不强,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急诊预检分诊技术的进一步建设发展,由于人的意识对人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反作用,工作人员对于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意识淡薄,那么对于一些新兴发展的各类技术来更好的促进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工作的相关情况也不能够得到及时掌握,难以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将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建设,来更好的适应的发展现状[1]

2.2制度保障工作不到位,缺乏机制约束

急诊预检分诊技术方式应用于患者分诊工作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相应规章建制不完善,导致整个工作过程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工作质量水平难以得到有效的提升。由于涉及范围较广而且对相关工作人员或是各方面的技术要求也非常高,若拥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对整体工作流程起到一个保障作用,使得各项工作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下去,避免某一环节出现差错,进而影响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推进。但就目前大多数医疗单位对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工作过程当中相应规章制度建立的情况来看,对于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以及随着时代发展变化将规章制度进行及时更新工作缺乏足够认识[2]。一方面,由于缺乏完善的规章机制,导致应用工作处于一个较为混乱的状态,整体之间难以形成有效的衔接,那么工作人员对工作的具体工作情况也不能够得到及时掌握,对于具体工作情况也不能够及时交流,在工作出现安全性出现问题时不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其解决,这种情形将容易导致一些细小的问题不能够被迅速发现,从而逐渐扩大化,成为影响医疗单位通讯工作质量水平的关键因素。

  1. 针对上述问题所提出的解决措施

3.1加强对该应用工作的创新性发展

医疗单位要加强对急诊预检分诊技术的宣传力度,与此同时增强工作人员的应用意识,使得工作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去了解急诊预检分诊技术的发展情况,从而才能更好的与医疗单位自身的现状相契合,从而提升工作质量水平。一方面,要想增强工作人员的应用意识,医疗单位可以开展知识竞赛的形式,来激发工作人员主动掌握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情况,对于在竞赛中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发其他工作人员利用空余时间去学习有关以及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方面的相关知识,只有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理论知识,才能更好的应用到实践当中[3]。另一方面,医疗单位也可以通过在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公众平台的发送推文或视屏的形式来帮助工作人员对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技术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掌握工作人员,只有对该技术以及情况一个更加全面认识,才能更好地做出的改变,将工作进行更加长远的规划,促进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3.2健全相关规章机制,加强应用工作的监管

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在应用工作过程当中,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医疗单位就要建立更加精细化的技术应用制度,使得该制度具有更高的灵活性,可以灵活处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各类问题,与此同时,对于技术应用的内容也要进行明确,一方面,医疗单位要加强对国家的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应用方面出台的政策的研究分析,加大力度了解国家在该方面给予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具体考虑医疗单位的技术应用工作情况及状况,加强二者结合力度,创造更加符合自身的技术应用方案,与此同时,也要健全问责制度,对在技术应用过程当中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给予一定的警示,以降低日后再次出现不良行为的频率。除此之外,医疗单位也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监管团队的形式来实现对急诊预检分诊技术工作的全程,及时发现技术应用过程当中存在的错误操作,这样可以将其进行及时纠正,提升整体技术应用工作质量效率

[4]

  1. 结束语

总而言之,目前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在患者分诊中的应用工作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多方面因素阻碍了应用效果的发挥,对于质量水平的提升也造成了不利影响。在今后工作中,各单位要加强对以往应用工作的研究分析,将问题进行妥善解决,总结以往工作经验,来更好地促进急诊预检分诊标准应用效果的发挥。

参考文献:

  1. 张文玲,李丽,蒋琳,等.急诊快速预检评分系统的建立及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24):2983-2987.
    [2]陈莉,邓立普,赵红梅,等.NEWS、REMS和APACHEⅡ评分对急诊危重病人预后评估的对比研究[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7,29(12):1092-1096.

[3]马丽民,李赛兰.系统化预检分诊模式与传统预检分诊模式对儿科急诊分诊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33(4):30-31.
[4]王芳,刘训华,陈维进,等.急诊临床信息管理系统预检分诊优化就医流程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7,24(9):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