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外音乐教育的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3


浅谈校外音乐教育的发展

刘怡

荆州市中小学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摘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未成年人的校外教育更凸显出它的重要性,特别是在校外教育方面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校外音乐教育是社会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致力于挖掘和培养未成年人爱好、特长,使他们广泛地接触与音乐相关的器乐、舞蹈、声乐等各专业领域的知识,拓宽文化视野、拓展艺术审美空间,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完善自己的人格素质,全面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那么如何让校外音乐教育充分发挥它的优势资源,如何让喜欢音乐、热爱音乐的孩子利用好业余时间参与到校外音乐教育的活动中来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让音乐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童年,是每一位音乐教育者应当深思的问题。因此,总结我国校外音乐教育的发展历程以及它的功能、特点,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校外音乐 音乐教育 内涵特征 目标 策略

我国的音乐教育实践和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有专业音乐教育的现象并提出“礼乐”来教育人民的思想。随着社会进步,音乐教育的社会地位与日俱增,它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之一,是国民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提高人的素质,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培养全面发展一代新人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今天,音乐教育更有其他学科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一般认为,音乐教育主要指学校音乐教育。的确,小学、中学的普通音乐教育,中、高级师范音乐教育和专业院校的音乐教育,在整个音乐教育事业中占主导地位,在音乐教育实践和研究的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学校音乐教育对于全社会来说,存在着自身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进步,广大群众对音乐知识与技能的渴求与日俱增,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使音乐在促进人的身心多方面协调发展的功能日益增强。这些客观现实更清楚的表明了音乐教育必须从学校中走出来,面向全社会,建立全方位、多形式的社会音乐教育体系。而对在校学生来说,校外音乐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的校外教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如今,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2000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对加强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建设和管理发文,10月8日,“全国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谊会议”正式成立,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指出:面向广大青少年开展的校外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校外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被提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音乐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音乐教育是以音乐为内容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音乐教育最基本的性质就是审美性,它是通过音乐进行的一种审美教育。自古以来人们就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把音乐与道德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倡用音乐来提高品德。欧洲早期的音乐教育家也同样认为音乐教育能够“把人教育成美和善

的"、“改变灵魂的本质”。因此音乐教育对一个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社会都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音乐传承着国家的民族精神,完善个人精神,启迪智慧的增长,提高人的整体素质。

在国民教育机制中,学校是音乐教育实施的主要途径,通过课堂教学作用于人的情感,使学生在感受音乐和体验音乐带来美的同时,获得音乐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并最终完善自身的品格。

学校音乐教育内容一方面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对音乐教育的要求:一方面也体现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水平和素质。主要包括音乐课程的设置、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教材,并通过唱歌、器乐、欣赏、创造等活动来实现。虽然学校音乐教育依然是音乐审美教育的主要途径,但是它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设备陈旧等缺点。

校外教育是指在“课余”和“学校以外广阔时空里”教育机构(主要是校外教育机构和学校)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校外教育场所,对青少年儿童进行以活动为载体的各类教育实践活动。他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各种素质和谐发展。

校外音乐教育属于社会音乐教育的范畴,是针对校内音乐教育而言的,面向广大青少年学生。学校音乐教育主要通过音乐课来实现,学生从教科书中学习音乐知识,从而达到美育的功能;而校外音乐教育由学生的兴趣自选课程进行专业音乐学习,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

各种音乐活动来实现音乐教育的功能,校外音乐教育一般是通过各地区的青少年活动中心、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来实现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重视培养孩子的艺术修养,而单纯的校内音乐教育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校外教育机构开始被人们所了解和认识,近几年来,我国的校外音乐教育阵地开始蓬勃的发展起来。一所所占地规模较大、教育硬件完善的校

外教育机构开始建立起来。一些家庭条件较好、文化素质较高的家庭开始把孩子送进校外教育机构进行学习,学生在这里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的音乐技能,还能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可以说校外教育活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而且有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二、校外音乐学习方式创新的目标

1.改革校外教育过于注重技能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校外音乐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音乐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艺术形式,学习方式的创新关注着学生音乐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校外音乐教育学习方式创新的策略

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传统的校外艺术教育学习方式是传承式,如枯燥无味的发声练习、背谱、背词、背指法、背姿势等,学生要在被动中学习,其结果是学生无兴趣,参加校外音乐教育的学生日益减少。《纲要》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

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1)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学生在学习新歌曲或乐曲之前,教师首先 要进行范唱或范奏,让学生听过几遍后,能说出它的节奏、节拍、速度等,并能用动作表示出来,积极鼓励学生都能参与进来。

(2)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给学生弹奏钢琴曲《青蛙合唱队》时,让学生边听边体会其中的情景,他们会把粗壮的低音比喻成老青蛙,把清脆的高音比喻成小青蛙,并能用动作来形容老青蛙和小青蛙的不同。

2、大力开发,利用校外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共同构建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1)大力开发、利用校外艺术课程资源。指导学生去图书馆,收集相关的VCD光盘、收看相关的音乐电影、电视、上网查询乡土资源。通过这些方法来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质和创新能

(2)将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融入教学过程,让教学“活”起来。传统的音乐教学,如钢琴、小提琴等,总是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老师永远处于主动地位,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年龄较大的学生能够接受,而对较小的学生来说就太压抑了。我们可以利用故事法、创设情景、游戏法、体态律动、表现法、创作法等综合为一体,让每一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都有机会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老师也是其中的一员,师生一起吹拉弹唱。这样,老师和学生更容易沟通,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是优秀的表演家。在这种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的潜能可以自由发挥,无论是身体的协调性、肢体的表现力、音乐的创造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

3、发展音乐思维,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传统音乐教学关注的是传授技能,在知识和技能训练方面确实取得了成功的经验,音乐教育改革把培养音乐审美确定为核心,而音乐的审美功能是通过音乐思维实现的。所以,校外音乐教育加强音乐思维的训练,是课程改革中一个应引起重视的研究课题。校外音乐教育

发展音乐思维的途径:

(1)培养听觉发展音乐思维能力。在键盘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演奏和放录音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听觉的音乐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弹奏强节奏的音乐,、止学生体会它像什么动物,学生会说出许多不同的答案:“老虎、狮子、大象”等。再弹一段轻柔的音乐,学生会形容像“小花猫、猴子、小鸟”等。并根据音乐的快慢、强弱、高低、长短来变化自己的动作。然后,让学生自己弹奏,通过“听”自己弹奏来逐渐强化、提高内心的听觉感受。音乐是情感艺术,聆听既是用心灵去表现音乐又是娴熟技巧的最终归宿,也是人类最基本的音乐活动。

(2)从音乐的想象与联想发展音乐思维。例:在歌曲《红蜻蜒》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用先放录音然后再弹唱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歌曲的理解能力。伴随着美妙的膏乐,让同学们先想象夏天的景色,看到碧绿田野、灿烂的山花、快乐的小鸟以及飞舞的红蜻蜒,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浓郁的花香鸟语气息,并会随着音乐做出红蜻蜒在天空中忽高忽低飞翔的动作等,他们会很快的在歌曲意境之中边歌边舞。歌曲中的人、景、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把它融汇到音乐中去,以达到充分表现音乐的目的。

四、校外音乐教育学习方式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l、要引导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学生对音乐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和迫切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要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从而激发他们对音乐的情感,为音乐创新奠定基础。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充分挖掘现有的教材内容,寻找与学生实际需要的结合点,来调动其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面向全体,根据学生个性不同因材施教

在教学中把集体教学和个别结合在一起,利用直观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动脑挖掘潜力。例如:在声乐教学中,对于不同的学生,要根据他们的嗓音条件、歌唱的功底布置不同的声乐曲目,不能千篇一律的唱同一层次的作品。这样会导致程度高的学生进步缓慢,程度低的同学拔苗助长、事与愿违。键盘教学中也要如此,根据学生年龄的不同,基础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教材。如:钢琴教学中,没有钢琴基础的可以进行集体教学;有钢琴基础的,主要分为:程度高乐感差的可以进行小组课教学。程度高、乐感好、手指独立性好的可以进行一对一教学。在一对一教学中师生要有互动不能太单调,影响学习的动

力。通过以上的分组学习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而且还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3、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创造精神

音乐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的一条有效途径。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发挥自己的创作潜能,体会音乐美的无穷魅力。音乐本身就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音乐语言的模糊性、不确定性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音乐学习也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都能渗透创新意识的培养。一首乐曲允许有独具个性的体验与理解,一首歌曲鼓励有多种参与表现方式,给学生营造厂很好的创新环境,提供了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机会,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4、校外音乐教育应通过多种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质

如:学生的演唱能力、演奏能力、音准、节奏听辨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感受能能、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音乐思维和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能力。无论是音乐创作还是音乐表演,它们都离不开创新思维。

校外音乐教育蕴含着丰富的促使学生创造的资源,我们应大胆的沿着创新的教育道路,发挥各自的想象力来改变目前的现状,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启发与提高,它也有待于我们继续实践。

参考文献:1、《浅谈校外音乐教学的方法》 郭 华

2、《浅谈校外音乐教育对孩子道德与修养的影响》 索佳音

3、《浅谈校外音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吴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