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神经内科护理中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临床研究

张蕊,张建松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北京 100029

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脑卒中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50)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康复护理组(n=5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instituteofneurologicdeficitscale,NIHSS)评分、Fugl-Meyer(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后的NIHSS评分降低幅度、FMA评分、BI评分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效果好。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脑卒中;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脑卒中属于一种心脑血管疾病,在临床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虽然现代医学技术促进了患者死亡率的显著降低,但是仍然无法促进致残率的降低,这就将沉重的负担带给了患者家庭。不同类型的脑卒中,其治疗方式不同。由于一直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其中高血压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应加强对全民普及脑卒中危险因素及先兆症状的教育,才能真正防治脑卒中。为了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进行更好的护理,从而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统计分析了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脑卒中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研究了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选取2016年11月—2019年11月我院脑卒中患者100例,依据护理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n=50)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康复护理组(康复护理组,n=50)两组。康复护理组中男性患者31例(62.0%),女性患者19例(38.0%),年龄40~82岁,平均(61.2±10.4)岁;病程6h~11年,平均(5.3±1.2)年。在疾病类型方面,脑梗死31例(62.0%),脑出血19例(38.0%);在偏瘫部位方面,左侧24例(48.0%),右侧26例(52.0%);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30例(60.0%),女性患者20例(40.0%),年龄41~82岁,平均(62.5±10.8)岁;病程7h~11年,平均(5.5±1.3)年。在疾病类型方面,脑梗死32例(64.0%),脑出血18例(36.0%);在偏瘫部位方面,左侧23例(46.0%),右侧27例(54.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具有齐全的病历资料;(2)均符合脑卒中的诊断标准;(3)均有肢体功能障碍。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脏器疾病;(2)有意识障碍;(3)有沟通障碍。

1.3方法

1.3.1常规护理组给予患者脑卒中常规治疗,在功能障碍的恢复期都可以考虑行康复治疗、高压氧治疗,然后对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基础护理,休息和卧位,一般患者卧床休息,病情危重者绝对卧床休息,慢性退行性疾病者应鼓励下床轻微活动等。

1.3.2康复护理组常规治疗与护理同上,同时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具体操作为:(1)心理康复护理。主动和患者交流,将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实际病情解释给患者及其家属,将患者的消极心理清除,促进患者信心的增强,从而对治疗进行密切配合,促进患者治疗积极性的提升。将良好的护患关系建立起来,对患者的心理需求进行认真聆听,然后合理解决;(2)并发症护理。脑卒中患者具有较慢的恢复速度,发病时有并发症发生,应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为患者吸痰,对呼吸道阻塞的现象进行有效预防,将患者窒息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对患者导尿管进行观察,保证其通畅,并定期对患者尿液颜色、引流尿量进行观察,每日1次。将患者下肢抬高,督促家属协助患者适当运动,以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进行预防。勤帮患者翻身,以对压疮的发生进行预防;(3)肢体运动康复护理。对患者肢体处于被动体位、功能位进行有效保持,同时帮助患者被动活动,在此过程中严格依据肢体关节活动范围及方向,并对患肢进行按摩,每次30min,每天3次,督促患者积极进行日常训练,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早的开始康复训练,对肢体活动功能进行锻炼。

1.4观察指标

(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美国国立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instituteofneurologicdeficitscale,NIHSS),评分越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轻;

(2)肢体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FMA)量表,评分越高肢体运动功能越好;

(3)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越高生活能力越强。1.5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采用SPSS21.0,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的NIHSS评分降低幅度、FMA评分、BI评分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NIHSS评分、FMA评分、BI评分比较

61445ee89e567_html_8a994e12afb5895d.png

3讨论

脑卒中指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出血性疾病主要指脑出血等,缺血性的包括脑梗塞、脑血栓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等。引起这类疾病的原因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脆性增加,易致出血发生,内膜损伤粗糙易致血栓形成。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吸烟都是高发因素。建议低盐低脂饮食、少吃生冷油腻性的食物,多吃绿色蔬菜、水果、粗粮等。除了合理膳食外,一定要注意多参加体育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如果有相关的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一定要积极的治疗。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脑卒中患者为了取得最佳的康复治疗效果,应遵循以下康复原则:第一,尽早开始,缺血性卒中的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对于出血性卒中的患者,病后10~14天左右,出血大部分吸收就可以开始进行床上康复训练。第二,主动参与,需认识到康复是一个学习、锻炼,再学习、再锻炼的过程,提高患者对康复重要性的认识,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全面康复,脑卒中的特点是障碍与疾病共存,因此康复应和药物治疗并进。治疗方面用合理用药预防再发,康复方面应用康复医疗、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等医学康复治疗手段,进行科学系统的康复。第四,循序渐进,康复训练量应由小到大,内容由运动和感觉等单项功能训练为主,逐渐过渡到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为主。第五,持之以恒,康复是一个需要持续进行的过程,患者需要能够坚持不懈。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对神经内科康复护理进行强化能够促进脑卒中患者致残率的降低、生活质量的提升。本研究结果表明,康复护理组患者护理后较护理前的NIHSS评分降低幅度、FMA评分、BI评分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和上述研究结果一致,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脑卒中之后,大部分人都会留有神经功能的缺损甚至致残,康复其实很重要一点就是促进缺损的神经功能恢复,或者最大程度的减少残疾的发生;脑卒中的康复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比如脑卒中之后对患者进行良肢位的摆放,可以减少压疮的发生;进行下肢功能锻炼,可以减少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进行针灸以及其它的推拿可以减少肌肉萎缩的发生,这些都是他的并发症;脑卒中的康复可以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脑卒中的黄金康复期是前3个月。过了6个月之后就进入后遗症期,如果积极抓住黄金期进行康复,可以大大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4结论

综上所述,脑卒中神经内科护理中康复护理的效果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曹永菊.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0):34-36.

[2]张建秀,李刚,李艳,等.临床优质康复护理对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22):157-159.

[3]吴康顺,于卫华,戈倩.脑卒中后偏瘫肩痛的康复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19,33(19):3384-3386.

[4]张洁,孙慧君,鲁剑萍.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下肢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19,19(11):42-45.

[5]孙婧,杨佳,王淼.超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9,25(23):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