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供给侧改革对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8
/ 2

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供给侧改革对策分析

雷佳

德阳科贸职业学院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增加,社会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新常态下,在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需对公共管理的供给进行全面的改革,使得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其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进程。

关键词:新常态;公共管理;供给侧改革;对策分析

引言:在新常态下,我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全新的社会环境,更需要有与之相配套的公共管理模式,来保证其顺利进行。但在当下,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制约,在开展公共管理侧供给改革时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不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侧供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以期为今后开展改革和经济发展提供参考,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顺利进行。

.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供给侧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当下,新常态的理念已经渗透到我国发展的各个领域之中,这就促使把我国在开展经济建设和公共管理时引入新常态理念,不断推动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在进行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应不局限于经济方面的改革,更应将改革延伸到社会领域、文化领域、政治领域以及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但由于当下社会环境较为复杂,国际局势也较为复杂,在开展公共管理供给侧改革的过程 中,由于受到种种因素制约,改革中存在较大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顺利进行。

  1. 公共管理目标和体系之间差异性较为明显

当下,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快,在开展社会管理上也收到较为明显的效果,表明我国在公共管理的总体体系上较为合理,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社会和经济状况较为符合。但在细化相关管理内容时,与新常态下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治理目标相比,依旧存在较大不完善之处。例如,我国在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化和民主化进程时,总体速度较为缓慢,与快速发展的经济不符,整体呈现落后现状,灵活性较差,需在改革时提升其灵活性,完善治理体系,来为社会开展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部分地区存在着治理水平不高,治理效果不明显现象,在治理的复杂机构上存在结构不合理,主体不明现象,公众参与度不高,参与渠道可选择性不多情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供给侧改革的顺利进行[1]

  1. 没有完全覆盖信息化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计算机互联网已经渗透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极大的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变革,更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便利了人们的生活。但在部分地区,在开展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依旧沿用过去较为落后的管理模式,管理效率不高且极为容易出现遗漏,信息化程度不足。在我国,由于我国面积辽阔,地形地势多样,受地形地势影响,我国东西中部在经济发展上差异性较为明显,东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较为优越,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在开展公共管理时管理方式呈现多元化发展,信息化程度较高,在开展公共管理时已经基本实现信息化和精细化。但在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条件较为偏远,经济发展较为落后,使得在开展公共管理时信息化程度不足,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和落后,社会公共管理智能化和整体化不足,管理力度不足,导致公共对社会管理丧失信任度,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2]

  1. 上下层之间沟通不畅

在开展公共管理的过程中,作为管理主体的地方和中央,二者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是影响公共管理的效果最为重要的因素。为更好的提升公共管理水平,实现顶层设计的顺利改革,中央相关负责部门已经先开始了一系列完善的自上而下的系统和体制改革。但由于所处角度不同,地方和中央之间依旧存在较多难以协调和无法沟通的问题,在利益的供给和分配上之间依旧存在较多问题。集中表现为部分地方负责部门在对改革政策进行落实上存在极大问题,落实力度不足,甚至并不进行落实,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因为在改革的过程中,各类政策缺乏法律性,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来保证其实施,这就使得各类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资源被大量浪费,更挫伤了公众对于社会公共管理的自信心和关注度,不利于改革的顺利进行[3]

.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供给侧改革对策分析

  1. 提升主体的治理水平

为更好的提升我国社会的公共管理水平,需在新常态的背景下积极推动公共管理的供给侧改革,来使其符合经济发展所需,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更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在推动公共管理侧改革的进程中,治理主体的治理水平在其中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需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提升主体的治理水平。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方面,需理清开展治理的过程中治理主体范畴,对于公众、社会各类相关组织和政府,需设立不同的治理能力提升计划,来更好的开展改革,符合主体实际特点。具体来说,作为社会上分布最为广泛的公众群体,需提升其参与度,拓宽公众参与到社会管理的渠道,提升公众对于自身权利和医务的认知程度,促使公众更好的参与到自我管理和社会公共管理的过程中,提升管理效率;对于社会相关组织来说,需增加组织之间的合作和沟通力度,在开展社会公共管理时发挥自身话语权,形式自身在开展社会管理时的监督作用,更要积极发挥自身在管理时的协同作用;对于政府来说,需不断提升自身执政能力,提升自身对于社会公共管理的管理效率,促使社会公共管理朝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4]

  1. 创新治理手段

传统社会公共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部分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等多种因素制约,在开展管理的过程中手段较为落后和单一,导致管理效率不高,与当下快速发展的经济不符,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针对于此,在进行社会管理公共侧供给改革的过程中,需积极引入信息化,可利用信息化中的大数据技术、搭建智慧管理平台,更要完善相关应急系统,引入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将政务管理相关内容引入到智慧系统中,提升管理效率[5]

  1. 完善沟通机制

为使得中央各项政策更好的落实到地方,需做好顶层设计改革,中央相关部门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需立足于我国相关现行法律以及相关治理体系,扩大地方政府的自主权,促使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来进行管理。在符合法律要求的前提下,积极构建现代化和制度化的管理模式,转变传统强硬刻板的治理方式,实现柔性管理。更要完善相关配套绩效制度和考核评价体系,将同级互评和民意评价均纳入到考核体系中,提升地方政府和中央改革的积极性,促使改革顺利进行[6]

结语: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国社会公共管理也需配套完善相关制度,推动公共侧供给改革的不断实现。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由于受到经济发展等因素制约,在改革中还存在较大问题,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不断提升重视程度,提升治理水平,引入多元化的管理方式,完善相关沟通机制,提升管理水平,促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林晓群.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研究我国社会治理模式转型升级与供给侧改革[J].青年与社会,2019(03):105.

[2]王慧刚.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供给侧改革:困境与对策[J].山西青年,2019(02):232.

[3]王安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新公共管理对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8(22):100-102.

[4]李国雨.公共管理视角下的政策实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8(27):60.

[5]吴志宇.从公共管理的角度研究我国社会治理模式转型升级与供给侧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8(03):104.

[6]王欣亮,任弢.知识消费升级影响下公共信息服务供给侧改革路径——来自新公共管理的视角[J].宁夏社会科学,2018(01):117-122.


作者简介:雷佳,女,德阳科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公共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