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创新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8
/ 3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创新研究——以江苏大学为例

王磊 慕亚芹 郑礼月

江苏大学 江苏 镇江 202013

摘要:课程思政是通过挖掘不同的学科专业中隐含的积极向上,正能量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或资源,从而建立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有机统一的课程体系,最终形成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1]。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应重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构建,推行课程思政改革意义重大,本文通过相关理论与实证研究,探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

  1. 当前国内“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

过去我们发现高等教育常常会忽视理工科、艺术类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重视学好自己的专业课程,以至于出现“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民间俗语。近年来这样的现象有所改观,“课程思政”作为兴起的一种教育理念,强调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育人的元素,让所有的课程都贯穿着思政元素,让所有的教师都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此项课题研究通过理论与实证分析着重分析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衔接与协同育人所具备的现实条件。

1.中央层面的方针政策是实现衔接的有效保障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深入分析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发表一系列讲话,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为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协同育人作用提供了方向保证。

自2016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已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表了三篇讲话,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个意见,即《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先后发布10个文件,即《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关于加快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等文件,这些讲话、意见、文件的发表为下一步推进两者衔接及协同育人工作具有重要的方向指引,首先,进一步明确“思政课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政治工程,更是一项战略工程”[2];其次,明确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通过现实调查分析了解到专业教师占高校教师的80%,专业课程也占比高度80%,学生学习时间的80%用于专业学习,专业课程教学是课程思政的最主要的依托载体[3]。因此,下一步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推动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切实提高工作亲和力和针对性,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2.相关理论研究为实现衔接提供指导借鉴意义

近年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成为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工作者聚焦的研究领域。开展此次项课题研究前课题组成员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中,以“课程思政”并含“思政课程”为关键词作为“文章名”精确搜索,共有三百余篇与“课程思政”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特别是近一两年来研究成果剧增。“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改革模式,尚在起步阶段,学界仍需要继续探索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路径探索,基于对已有文献资料的查找分析,主要就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辨析、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衔接的重要意义、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衔接的方法路径等三个方面展开综述。其中有学者就两者关系辨析认为,“课程思政”是“大思政”观的具体体现,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思政课程”发挥引领作用,为“课程思政”提供方向指引,“课程思政”为“思政课程”提供支撑,“思政课程”提供内容服务,“课程思政”提供载体、情景和案例,二者协同发展,互相补充[4]。有学者就两者衔接的重要意义谈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衔接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满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变革的迫切需要、课程思政改革有力推动了教学供给与学生需求的统一。就路径对策有学者分析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目标,论述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关键,提出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策略,即构建共同参与的合作工作机制、构建课程资源协同育人机制、占领网络思政教育主导权、突显课程多元化价值性等,以思政课程教学模式为载体,实现两者的相融合,通过课程之间的联动、配合,实现协同育人机制目标,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从国内学者的一系列研究我们注意到各地高校针对课程思政改革关注度有待提升,高校更关注的是如何提升学生的就业率、考研率及出国比例等,这并不符合我国所倡导的立德树人的根本方针,长远来看也会影响我国大学生培养的质量。“课程思政”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改革模式,尚在起步阶段,我们仍需要继续探索思政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路径对策,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相关文献综述在帮助我们了解现状的同时,也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及两者协同育人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3.国内先行示范改革高校为实现衔接树立典型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不同于传统的理论基础性研究,而是一种侧重于实践的应用性研究,因此对其研究现状分析更应该去考察一些高校的先进典型做法,了解江苏大学在课程思政改革方面的进展,从而更好地借鉴经验。

“课程思政”最早是由上海在 2014 年提出来的一种教育理念。上海大学“4+1”的思政课教学品牌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上海中医药大学创新教学模式, 扭转专业课教学重智轻德现象, 以专业技能传授为载体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海师范大学更是探索多样化课程组织形式, 对学生进行精细化、针对性指导, 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 极大地提高思政教育精准度和实效性。南京大学发布并实施“立德树人行动计划”,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南京师范大学通过遴选一批“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引领示范所有课程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各环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博雅教育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体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苏州大学在过去几年积极召开“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研讨会,探索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建设,“课程思政”被纳入《苏州大学一流本科教育改革行动计划》中,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计划”,培育思政功能显著的示范专业课程。

通过网络文献查阅,开展此项课题研究发现课程思政改革已成为高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其不同高校的改革模式也为其课程思政改革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各个高校也将在彼此交流中共同取得新发展。

  1.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衔接及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江苏大学再过去的几年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在课程思政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江苏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多方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学校先后制定出台《江苏大学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江苏大学关于提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等指导性文件,进行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系统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教育新格局。学校专业和课程建设坚持育人为本,明确育人目标,充分挖掘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江苏大学以系(教研室)政治学习和教学研讨为主要平台,通过专家报告、专题讲座、教学沙龙等多元化途径,牢固确立教师肩负育人责任的担当意识。通过开展课程思政线上、线下及混合式教学竞赛、课程思政方案设计遴选、各类课程讲座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围绕“江大特色”深入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师育人意识和课程育人效果,积极培育并形成课程思政品牌特色。江苏大学坚持问题导向进行改革创新,直面学生成才的思想问题,不断增强思政课程的时效性和亲和力,提高课程思政的针对性和感染力,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创立新思路、创建新途径、创行新模式。近年来,一线课堂先后涌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四题化”(课题、话题、问题、专题)教学法、廉洁教育进课堂等特色教学法,通过以品牌特色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为点,以点引线,以线带面,学生评教优良率不断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不断提升。

江苏大学作为高等综合型院校,教学涵盖文、理、工、艺术类科目,在发挥思政课价值引领核心作用的同时,根据不同学科、课程的内容特点和教育教学特点,充分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全员全课程育人至关重要,因此在提出两者衔接协同育人路径时,要立足江苏大学自身实际,总结本校“课程思政”改革的成果与不足,继续探索其创新路径,打造新时代更高层次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

1.变革传统思政教育理念,彰显价值性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那种重理轻文的理念已经过时。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需要思政专业的同学学好,其他的理工科学生只要学好专业知识技能就足够了。过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课程教学,更注重的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与教育,对于理想信念、职业道德等大部分往往被忽视,甚至有些专业任课教师都认为立德树人是是学校思政部和辅导员的工作。要想实现课程思政改革,必须首先变革传统教育理念,让教师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所重视,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对思想政治教育、对意识形态教育有排斥的想法和观念。变革传统教育理念并不是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宣传教育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教师以及学生的共同参与。学校领导应该高度重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共同改革,通过一系列制度文件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

2.加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引领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关键性因素,充分发动教师的参与,对促进“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作为传道授业的主体,必须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的提高,对思政课程有全面、充分和正确的认识,从而自觉地通过自己的行动,切实做好课程讲授和思想引导工作。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对教师综合素养提出新的要求。首先教师要具有高超的道德素养,提高自身人格魅力,以自身素养引领大学生,进而实现思政课程教育的有效性;其次教师不仅要具有思政专业课程知识,还应该学习多元化课程知识,诸如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课程知识,丰富自身知识体系,进而丰富、创新思政课程教育内容与形式。

3.挖掘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增强实效性

实现课程思政有效改革,要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保证课程思政相关教学内容与不同专业学生的实际生活贴近。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知识体系与表达方式各有差异,且具有独特的德育功能及思政要素,因此,高校应当紧跟时代步伐,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设计相应的课程思政内容,使其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与道德修养。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都应满足高校学生的时代特点、认知特点以及接受规律。

“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础在课程建设,必须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将“价值引领”功能放在重要位置,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在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注重思政元素的无形浸润和渗透作用,提高课程育人的实效。江苏大学下一步在挖掘课程资源,可以从以下两方面下功夫,第一,建设资源共享平台,创设课程思政教学平台,定期开展教学设计和成果评比,通过分享优秀教学设计案例,提升该学科的整体课程思政能力。第二,建立健全相关交流机制和评价机制,类似学科对挖掘的课程思政资源进行共享交流,并定期邀请教学名师、专家对课程思政教学进行评价,以评促进课程思政改革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宏彬.高等学校如何实施课程思政[N].中国教育报.2019-4-16.

[2]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N].人民日报,2019-08-04.

[3]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全面推进[N].光明日报,2020-06-06.

[4]王石,田洪芳:高职“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1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