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形成及有效开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8
/ 2

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形成及有效开发

吴海

保险职业学院

摘要:高职教育职业能力的开发与形成,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人才培养的特征,对课程进行调整与优化。对此,文章重点分析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形成及有效开发策略,希望能够为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的形成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业能力;开发对策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快,为企业的发展输出了大量的优秀技术人才。高等教育职业能力指的是可以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技能,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情境中进行整合,并完成相关职业任务的一种能力。

1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的形成

职业能力的形成,必须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同时还需要具有相关的态度与足够的经验。具体来说,职业能力的三要素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为了形成职业能力,需要保证上述三要素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也就是职业能力的强弱与知识的积累量、技能的数量度以及态度的端正程度有密切的关系。

首先,态度的培养,职业态度是职业能力形成的先决条件,除了心理学层面上对态度的界定旨之外,还包括职业精神、信念以及道德等。为了帮助学生形成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职业态度培养。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来看,态度并非先天形成的,它是通过社会性学习所形成的。在社会与家庭等各种情境的影响下,通过他人的示范或者是纠正等,把社会的要求逐步转变成学生的职业态度。同时在一定条件下,通过顺从、认同以及转化三个过程,实现要求到态度的转变。学校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过程中,需要把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和态度有机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职业能力形成环境,有助于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其次,知识的习得。结合知识的不同表现方式,有学者把知识分为两种,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陈述性知识主要是处理“是什么”的问题,而程序性知识主要是处理“怎么处理”的问题。从获取方式来看,陈述性知识主要是通过教材习得的,而程序性知识主要是通过实践锻炼形成的。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过程中,人们将知识的学习分成三个阶段,也就是学习、内化与迁移,在第一个阶段中,两种知识并未进行分化。在第二个阶段中,需要实现陈述性知识到职业能力的转变。在第三个阶段中,学习者必须要对知识进行迁移与应用。

从教学过程来讲,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综合的考评。知识是职业能力培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职业能力的形成依赖于知识的积累。

最后,技能的掌握,这主要是通过一定的学习活动,掌握了一些符合常规的活动方式。也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生理条件基础上和特定心理活动支配下,以某一要求为导向,经过大量的训练所形成的。掌握的技能最终通过学习者外在的固定活动方式呈现出来的,它包括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种。为了掌握一些职业技能,学习者必须要掌握足够的程序性知识,在通过感性的认知过程,实现从不会到学会、从不熟到熟练的过程,最终实现自动化式的定型。

2高等职业教育职业能力的有效开发对策

2.1优化课程设置,保证课程设置的合理性

课程设置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中最重要的内容,包括了如何开课、应该开设的课程内容两个方面,其本质是对学生知识、能力与素养结构的要素进行重组,把课程形成一种内在关联,充分满足社会的需求,能够积极响应国家相关的政策,并充分体现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进一步突出课程的应用性与实践性。基于上述思考,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对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进行一定的优化,具体可以把必修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思政与人文素养课程、专业课程、实训课程、教师必备技能课程、其中,思政与人文素养需要包括思政、道德以及文学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必备技能课程需要包括基本的信息技术、艺术技能等。实训课程主要包括见习和假期实践。对于选修课程,需要把职业能力的相关内容作为核心,鼓励学生积极考取与职业相关的证书。专业课程需要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能力,这种专业性的课程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素养,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2.2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课程的实践性

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来讲,教师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优化教育与教学行为,能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中,需要注重学生实践意识与职业能力的培养,重视现实问题,严格落实教育改革与发展对学生职业能力提出的要求。对于职业能力课程,选择出科学合理的价值导向,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成长,积极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满足学生职业能力的现实发展需求。从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特征来看,针对于课程设计必须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教师教育课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能够积极建构知识体系,提升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并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以实践取向为导向,高等职业学校可以开展校内实践课程与校外实训课程,在理论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增加了很大一部分实践训练内容,任何一门课程都已经设定了专门的教学大纲。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形成了产教结合的教学模式。从实施的具体要求方面,采用的是双导师制度。从培养目标方面,注重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第一,实训课程,高等职业教育与实践教学为核心,建设了更多的实训教室。针对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增加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内容,把核心课程中的应用知识提炼出来,进一步研究专业核心课程与实训之间的联系。第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见习与实习,这也是实践课程中的重要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助于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建设了校外实践基地,从人才培养方面,高等职业教育的每一学期都安排学生参与见习,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方式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从专业特色发展的层面上,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结束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注重学习者的职业能力形成与开发,从而让学习者掌握岗位所必备的能力、态度与知识。

参考文献

[1]张显辉.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路径分析[J].新课程研究,2021(18):29-30.

[2]石玉敏, 李玉梅, 张婷. 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途径探索[J]. 商情, 2017(4):86.

[3]隋冰. 高等职业院校强化职业技能教育路径分析[J]. 黑龙江科学, 2015(11):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