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新生儿转运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危重新生儿转运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詹纯纯 张丽梅 通讯作者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新生儿科 福建 龙岩 364000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转运危险因素及应对策略。方法:取危重新生儿共37例,回顾分析其转运情况,明确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并发症,制定应对策略。结果:37例危重新生儿中,转运期间17例接受呼吸机CPAP治疗,13例早产儿,2例接受血管活性药治疗,3例接受有创治疗,1例接受肾上腺素药物抢救治疗;病情加重者1例,患儿出生体重超低,为950g。结论:针对危重新生儿,逐步改进转运技术和流程,可有效降低转运风险,杜绝危险因素,提高转运成功率、救治成功率。

【关键词】危重新生儿;转运;危险因素;应对策略

新生儿死亡率不仅关乎着家庭氛围,还和地区及国家社会文化、经济水平、卫生事业等内容密切相关。和成年人疾病相比,新生儿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进展快和死亡率的特点,一旦发病多处于危重症阶段,NICU更是成为新生儿救治的核心病房,但却因医疗设备昂贵、专业护士要求高等因素,导致基层医院难以落实NICU病房,即做好基层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成为降低其病死率的关键[1]。取危重新生儿共37例,探讨转运期间面临的危险因素及并发症。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基本资料

取危重新生儿共37例,调研时间2020年10月到21年4月,男患儿20例、女患儿17例;转运距离均为8-340km。

    1. 方法

借助TRIPS评分评估危重新生儿风险程度;转运车及时配备抢救器械,如呼吸机、监护机、负压吸引器、氧气和推注泵、新生儿复苏囊及喉镜等。

  1. 结果

37例危重新生儿中,转运期间机械通气呼吸机CPAP治疗者17例、13例早产儿、有创治疗者3例、血管活性药治疗者2例、病情加重者1例,为950g超低出生体重患儿。

  1. 讨论

3.1 转运风险因素

(1)未准确辨别病情。由于基层医院整体医疗水平较差,致使产检工作不到位,个别产妇群体还会拒绝产检,致使部分新生儿面临先天性病症,如先天性心脏病、膈疝和食道闭锁等,出生后由于个体及环境的转变,病情明显加重,极易在检查设备、检查技术等因素限制下,难以准确评估其病史信息,为转运带来风险。

(2)抢救设备不足。因新生儿群体的特殊性,抢救设备具有结构繁琐、种类多样等特点。以呼吸衰竭为例,以病情状况调整最佳供氧方式,如鼻导管吸氧、头面罩吸氧和高流量吸氧、无创及有创通气等,而有创通气还应依据新生儿体重调整最佳气管型号,多为2.0-3.5,但个别患儿改用4.0。若为循环衰竭,血管活动药液呈现品种多样的特点,如多巴酚丁胺、多巴胺及米力农[2]

(3)转运时未及时监护。因新生儿病情进展较快,特别是在环境改变的条件下会加重病情,诱发内环境紊乱,面临血糖波动、低体温及电解质失衡等状况,若未及时救治会进展为远期脏器损伤,较为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4)经验不足。除上述因素下,护士经验不足也是导致患儿病情加重的关键,特别为仪器、管道等侵入治疗患儿,若未及时评估其体征变化,会诱发呼吸骤停、心跳骤停等事件。

3.2 应对策略

(1)强化转运人员专业技能。对于转运人员而言,应时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丰富经验、熟练技能,即应定期施行特殊技能培训,增强其抢救意识及应变能力,特别为新生儿心肺复苏抢救流程,用以保证患儿生命安全。

(2)定期做好设备维修维护等工作。转运设备是决定转运是否成功的关键,即应由专业人员做好设备管理工作,准确落实岗位职责,辅之日常交接班作业,针对其遗漏点予以及时补充,确保其处于备用状态。同时,转运前还应评估设备是否正常运转,特别为监护仪,因转运期间环境嘈杂、车内光线较暗,仅依据肉眼难以评估患儿体征变化,特别为肤色,具有声光报警功能的设备,可极大程度上杜绝此类问题,为患儿赢得救治时间[3]

(3)落实转运技巧。a时刻保证呼吸畅通,及时清理呼吸道、口腔等部位分泌物,酌情放宽插管指征,因有效通气是保证其余抢救措施顺利施行的前提。b构建2条静脉通路,1条用于静脉输液,既可保证输液速度均衡,还可预防管道堵塞,条件允许可使用三通管,便于急救药输注;另1条用于静脉留置针穿刺,但在转运期间应杜绝颠簸带来的渗漏、针头堵塞等状况。c无论患儿是否进食均应置入胃管,及时抽吸胃内容物,预防呕吐带来的误吸事件,但尽量选用经口胃管,以免影响正常鼻导管吸氧。d正常情况下,转运患儿多倾向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即将患儿置入暖箱内再妥善固定,要求司机平稳驾驶且车速适中,杜绝车辆震荡引起的血压、头部血流变化,预防颅内出血[4]

(4)并发症处理。a低血糖。静脉泵入10%葡萄糖,速度为80mg/min,因患儿静脉管腔较细,套管针刺入会诱发静脉管壁损伤,若输注强刺激性和高渗性药物,会加快血管刺激,诱发静脉炎、堵管或渗漏等问题。b痰栓致气管堵塞。多是因未及时吸出呼吸道内分泌物导致的,致使分泌物黏附至管壁,气流作用下形成干结,最终构成痰栓造成阻塞。为预防此现象,应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确保呼吸道畅通,即应依据气管插管情况酌情调整吸痰管型号,全方位落实无菌理念,预防交叉感染,如开放式吸痰、密闭式吸痰;时刻保证吸痰动作轻柔、吸引压力适中,低于40KPa,禁止对相同部位予以长时间、反复性抽吸,以免诱发管壁损伤,若痰液位置较深,科学使用经纤维支气管镜

[5]

总之,针对危重新生儿,逐步改进转运技术和流程,可有效降低转运风险,杜绝危险因素,提高转运成功率、救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杨海,王泽川.STABLE项目在危重新生儿转运应用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1,7(15):91-93.

[2]陈雪芳,王凡,陈丽玲,刘桂英,陈素珍.自制简易高危儿转运车在高危新生儿院内转运中的运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05):865-868.

[3]唐明星.危重新生儿转运危险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01):122-123.

[4]江敏,肖忠清,程婕,黄素芳.集束化体温管理在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9,36(04):72-74.

[5]吴艳华.护理安全管理在危重新生儿转运过程中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4):188-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