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卡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与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微卡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与临床分析

王志龙

福建省惠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62100


摘要:目的:通过对微卡治疗慢性荨麻疹(CU)疗效的观察与分析,为临床上治疗CU等慢性变应性皮肤病寻找新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治疗的6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分为治疗组使用微卡配合抗组胺药与对照组单纯使用抗组胺药,进行疗效比对。结果:1年后治愈率:治疗组为81.82%,对照组为28.5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免疫调节剂的介入,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慢性荨麻疹;微卡;免疫调节
       

  在皮肤科临床中,慢性荨麻疹(CU)是较为常见而又难以治愈的一种疾病。荨麻疹(urticaria)是由各种复杂原因引起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与及渗透性增加而导致真皮水肿反应,表现为一种暂时性、瘙痒性的红斑和风团。根据病程长短分为急性荨麻疹(AU)和慢性荨麻疹(CU),病程在6周以内的为AU,病程在6周以上的为CU【1】;按发病机制,荨麻疹可分为免疫机制介导的和非免疫机制介导。非免疫机制介导的多由一些组胺释放剂所致,如药物中的吗啡、可待因、哌替啶、维生素B1及食物中的菠菜、蘑菇等,但这大都表现为AU,不属本文研究对象。我们也通过查血常规、肿瘤标记物及一些必要的影像学检查以尽量排除感染或肿瘤等引起的症状性荨麻疹。对于一些特殊类型的荨麻疹如胆碱能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人工性荨麻疹也不予纳入。本研究主要观察免疫调节剂微卡对免疫机制介导的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并对此进行临床分析,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内本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人,年龄18-58周岁,平均42.33周岁,其中男14人,女19人;对照组35人,年龄18-60周岁,平均43.12周岁,其中男14人,女21人。在年龄与性别方面,组间的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分析意义(P>0.05)。所选对象全部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病程最短的6个月,最长的为10年。治疗后进行长达2年的随访观察。
1.2方法
       对照组仅给予二代抗组胺药,我们统一选择丽珠制药厂生产的盐酸西替利嗪(仙利特),每天10mg晚饭后半小时服用,如果症状不能控制的,可以每天20mg,一次性口服或者早晚各10mg,症状连续控制2周后改为隔天服10mg,依此每2周间隔时间多延长1天,如果症状有反复的就恢复之前用法,直至间隔时间为一周时给予试停药,停药后连续随访2年。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微卡(注射用母牛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vaccae for Injection,国药准字S20010003,由安徽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每次22.50ug,臀部深肌注,每周1次,12周为一个疗程,每个患者共使用12支微卡便停药,如果还有症状的便同对照组一样继续用盐酸西替利嗪口服控制,症状完全消失停药后同样随访2年,如果连续服药满1年而无法撤药的定为治疗失败。通过回顾性分析,以完全撤药后瘙痒风团在观察的2年内都不再出现判为治愈,如果观察期内症状有反复的病例将给予扣除。

1.3观察指标
      治疗后每3个月做一次疗效评价比对,在治疗的一年内分为4个观察时间点,以瘙痒和风团都消失为判断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治愈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经回顾性分析得出结论:治疗1年后对照组35例共治愈10例,治愈率28.57%;治疗组33例共治愈27例,治愈率81.82%。治疗组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3个月 6个月 9个月 12个月

总计

治愈率

对照组


治疗组

1 2 2 5



3 8 13 3

10



27

28.57



81.82

P

  • - - -

-

<0.01





3.讨论与分析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最为常见而又难以治愈的疾病之一,发病的诱因很多,但我们临床上发现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都有免疫自稳性差这一共同特点。现已明确,临床上某些疾病特别是慢性过敏性疾病的发生乃CD4+T淋病细胞中Th1和Th2细胞比例失衡所致。Th1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Th2细胞主要功能为辅助体液免疫应答,二者保持正常的比例时,机体便处于相对稳定的免疫状态,也就比较不容易发生过敏性疾病。近年免疫生物学发现,机体局部微环境中的细胞因子如IFN-γ、IL-4、IL-12等是调控Th0细胞向Th1、Th2分化的关键因素,其中IFN-γ是促进Th1细胞分化而抑制Th2分化的主要细胞因子。另外,不同类型APC(抗原呈递细胞)可以通过递呈不同种类的抗原,从而诱导不同类别的Th细胞分化。同时在小鼠利什曼原虫感染模型中也已发现,巨噬细胞诱导Th1细胞分化,而B细胞诱导Th2细胞分化2】。CU等慢性过敏性疾病的一个共同的核心病机是Th1/Th2从正常的2:1左右下降为较低水平,导致机体免疫自稳性下降,从而容易受各种诱因激发而发生过敏反应。微卡是将母牛分支杆菌培养后破碎,提取其菌体蛋白而制备成注射用冻干粉。微卡作为一种特定的抗原,通过相应APC的呈递,可诱导不同种类Th细胞的分化,是一种双向免疫调节剂,可增强机体细胞免疫力,激活巨噬细胞及IFN-γ生成,从而有利于诱导促进Th1细胞分化,进而恢复和维持正常的Th1/Th2比值,达到增强机体免疫自稳性的作用,能稳定肥大细胞,封闭IgE功能,减少脱颗粒细胞释放活性物质,对免疫机制介导的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有切中病机、执简驭繁的作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通过长期的观察和回顾分析,发现微卡对CU的治疗确实有显著的疗效,而且治愈的病人中77.78%的患者症状彻底消失是发生在微卡停药后的3-6个月,说明微卡纠正机体免疫平衡需要一定的时间窗,这点需要事先跟患者说明,以争取患者的配合与坚持。总之,在CU的治疗中要重视机体免疫平衡的调节,这样可以达到比较明显而根本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学军《皮肤性病学高级教程》-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10 ISBN 978-7-5091-3962-2 211-212

【2】龚非力《医学免疫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 ISBN 7-03-010973-2 105-107









作者:王志龙 福建省惠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联系电话13600771875 (微信同号) 电子邮箱21632785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