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罗敏 张川琳

武汉市儿童福利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研究关于阿奇霉素不同的给药途径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将不同给药途径的阿奇霉素应用我院儿童的临床治疗中,研究选择时间在2019年6月-2021年6月,研究人数为100例需要接受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并同时将100例患儿分成不同给药途径的两个组,一组使用口服阿奇霉素的方式进行治疗,二组使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方式进行治疗,分组后分别观察两组患儿在不同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详细记录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经过不同治疗方式的给药后,发现一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数据对比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关于阿奇霉素的不同给药途径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实施,本研究的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说明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根据患儿的自身机体情况,为患儿选择适当的给药方式,以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关键词】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儿科临床治疗;不良反应

在医学临床中,阿奇霉素属于一种大环内酯的抗生素,又可以叫做阿奇红霉素和阿红霉素,其药物作用原理与红霉素等相关药物作用原理相同[1]。主要是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同时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对于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厌氧菌等都起到了较好的抗菌作用。在医学临床中,阿奇霉素一般作用于有各种细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由于儿童年纪都较小,所以在用药时要特别注意儿童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2]。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关于不同给药途径的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体表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不同给药途径的阿奇霉素应用我院儿童的临床治疗中,研究选择时间在2019年6月-2021年6月,研究人数为100例需要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患儿,并同时将100例患儿分成不同给药途径的两个组,一组使用口服阿奇霉素的方式进行治疗,二组使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的方式进行治疗。两组患儿的平均年均为(6.29±3.21)岁,最小儿童年纪是3岁,最大儿童年纪是12岁,100例患儿中有男童58人,剩余为女童。在研究前对两组患儿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组间可进行比较。

1.2治疗方法

为一组50例的患儿使用阿奇霉素的口服给药途径。具体方式是:选择阿奇霉素干混悬剂让儿童进行口服治疗,10mg/(kg·d),1次/d,用药3 d、停用4d、再连服3d。同时为二组的50例患儿使用阿奇霉素的静脉滴注给药途径。具体方法为:给予儿童阿奇霉素进行静脉滴注治疗,10mg/(kg·d),每天一次,同样用药3 d、停用4d、再连用3d[4]

1.3观察指标

1.3.1对两组不同给药途径患儿的治疗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做统计学对比分析。不良反应重点包括胃肠道反应、过敏性皮疹、发热等。

1.4统计学方法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两组患儿所有记录数据都进行SPSS20.0软件数据包来计算,显示P值小于0.05,说明两组患者所有数据之间有明显差别,可以进行统计学对比。

2 结果

2.1给药治疗后,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经过不同治疗方式的给药后,发现一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之间数据对比不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但是一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比二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好一些,详见表一;

表一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n%)

组别

例数

过敏性皮疹

胃肠道反应

发热

发生率

一组

50

4

5

2

22.00%

二组

50

4

6

3

26.00%

P

-

-

-

-

〉0.05


3 讨论

由于儿童的年龄较小,身体各项机能的尚未完全发育,所以在对小儿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非常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阿奇霉素作为一种临床中较为常用的治疗药物,其主要应用于治疗尿道炎、鼻窦炎、肺炎衣原体、软组织皮肤感染、非典型性肺炎、呼吸道疾病等临床治疗中[5]。但临床研究发现,在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在日益增加,这会严重影响到患儿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情况。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于出现发热情况的儿童,停药后儿童的体温会逐渐恢复正常,可在必要的情况下,为儿童进行降温处理;对于出现过敏性皮疹的儿童,在发现症状时要第一时间停药,皮疹可逐渐消退,若皮疹消退缓慢,可针对药物性皮疹采取相应治疗;对于出现胃肠道反应的儿童,临床一般表现为恶心、呕吐、胃痛,此时要立即停药,可等患儿的症状完全消失以后,适当调整滴注药物的速度,并为患儿实施相应的缓解症状的对症治疗措施[6]。由此可见,使用阿奇霉素出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仅是因为给药途径,还可能与儿童自身的抵抗力,不合理的给药情况,以及药物自身的毒副作用产生一定的关联。

综上所述,关于阿奇霉素的不同给药途径在儿科临床治疗中实施,要提前做好相关的应对措施,根据患儿的自身机体情况,为患儿选择适当的给药方式,以减少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参考文献

  1. 黄贤辉.探讨阿奇霉素不同给药途径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7(30):080.

  2. 张来强.阿奇霉素不同剂型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13(35):062.

  3. 郭宏.儿科临床中应用阿奇霉素出现的不良反应与药学监护[J].名医. 2020,(05).

  4. 李嵘波.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与药学分析[J].智慧健康. 2020,6(13):052.

  5. 杨开宇.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20,18(07):056.

  6. 张馨.关于阿奇霉素在儿科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及其药学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7(3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