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分析与风险控制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分析与风险控制探析

马瑞

烟台东德实业有限公司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企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高市场份额,也逐渐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急先锋。但是融资难仍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阻碍因素。企业受限于自身企业规模小、内部管理机制缺乏完善等缺陷,所以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取融资。现阶段,企业主要面临融资渠道单一、成本高、信贷获取支持少等问题,需要企业进一步创新供应链金融与企业融资模式。

关键词:供应链融资;融资模式;风险控制

引言

企业供应链融资不仅对中小企业融资难得问题起到了缓解作用,同时,也促使商业银行等一些业务单一的金融机构其信贷格局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同时,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有效融入供应链结构特点以及商品交易,能够更好的为中小企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由此可以看出,供应链市场的发展空间不容小觑。现阶段,供应链融资产品和业务逐渐向成熟化和体系化发展。但随着该信贷业务规模的增大,风险也在逐步显现。在供应链融资的过程中,由于参与各方的利益不同,在巨大的经济利益引导下,风险波动也随之加剧。

1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及其风险点

1.1保兑仓融资及其风险分析

保兑仓融资业务是指中小企业的一级经销商通过指定的一级机构及指定的仓单向商业银行申请质押的贷款额度的融资业务。商业银行在一级机构的制造商承诺回购的前提下控制收货权,即商家支付一定的定金后,商业银行向厂家开具承兑发票。生产商在收到商业银行的承兑发票后,将货物送到指定的第三方物流监管机构的仓库。货物到达仓库后,将其转移到仓单企业。第三方物流监管机构按照商业银行的指示分批向商家放行货物。商业银行将承兑汇票直接传递给基层机构,以控制资金流向和批准关闭贷款。除了商业银行、一级供应链机构、分销商、融资公司外,部分企业还需要仓库监管机构的参与,负责对质押品进行评估和监管。接下来对相应风险进行分析:如果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人员与其他机构勾结,签订虚假买卖合同,并以此为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贷款,将会增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要加大业务开展流程的规范性。兑仓融资业务参与者众多,融资过程涉及商品和资金的流动性频繁,包括商业银行的多项内部审批程序,这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带来挑战。因此,商业银行有必要参与不同主体之间的合同或协议签订,要求参与者签署各种法律文本,规定每个参与者的权利和义务。其他还包括单据交收、发票遗失引起的纠纷等操作风险。从承办监管角度出发,由于物流公司与商业银行之间缺乏真实的信息,甚至会出现信息失真和延迟等情况,从而对一些决策造成了影响,最终导致成本监管出现了风险。要想有效解决这种问题,商业银行应对现有管理监督体系不断完善和创新,并充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且保证透明化的业务流程。

1.2应收账款融资及其风险分析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中小企业在供应链初始阶段拥有的基础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作为抵押品,向商业银行短期提交的一种融资方式。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期限的贷款,商业银行向供应链第一阶段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商业银行以中小企业与基层机构之间的真实交易和支付合同为基础,以交易本身产生的现金流为支付来源。在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中,供应商以其对基础机构的债务向商业银行申请融资。商业银行根据调查获得的信息和金融机构向供应商发放贷款申请的信息,确认授信额度并记录质押。基础基金会经处理出售后,在规定的时间内,被退回的款项会自动转入商业银行专用账户或者监管账户中,而商业银行可将资金到位的实际时间,来结算信贷业务金额,将款项在规定时间内转入供应商账户中,并完成用资金流程。但是,该过程中会出现应收账款风险,并且供应商和付款人也会发生一定的合同纠纷,甚至在融资过程中,债务人的风险以及索赔信息有可能存在造假现象。

2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风险控制体系分析

2.1融资前的风险控制

在融资申请阶段,商业银行需要掌握供应链、核心企业、融资机构、物流企业的大量信息,才能对供应链融资业务的应用进行全面、正确的评估,并拥有人才。具有与供应链融资业务相关的专业知识,大体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控制,包括供应链的实力、融资企业的资质、核心企业的资质等。供应链融资业务衡量过程中,可将核心组织供应链管理的协调能力作为其重要的衡量指标,同时,对供应商和经销商准入制度也应提高重视程度,也要关注中小企业对核心企业的从属能力,甚至核心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也是重要的考核标准。此外,选择上下游企业的要点是生产管理好、合同履行能力强、无合同纠纷、核心企业认可。核心机构资质评估过程中,不同的资助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评估结果,因此,应在不同种类业务模式选择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对担保人的负债状况以及信用程度等重要核心指标进行评价。债务人商业融资过程中,应收账款的质量和技术企业支付能力以及贸易信愿有直接的关系。因此,盈利能力、支付能力以及贸易能力是衡量企业合格的重要标准,报税仓融资模式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贸易信用、商品质量、经营效率和监管能力,为核心企业采购货源。对于核心企业,其应选择一些能力较强的企业,比如具备良好的偿还能力、稳定的盈利能力等。

2.2融资中的风险控制

加强风险控制是有效防范供应链融资风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风险控制的关键是对信用风险的持续监管。信用风险监管是指商业银行对整个信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进行彻底检查和监督的行为过程,其目的在于监管供应链融资中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规范业务流程,防范操作风险。供应链融资产品和商业模式种类繁多,不同的金融机构在供应链中的地位以及经济交易的性质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为达到企业的融资目标,应采用多种供应链融资运作模式来实现。但随着银行的操作联系不断增加,致使操作更加困难,相关运营体系的不确定性和漏洞的可能性。因此,供应链融资中出现操作风险的可能性较高,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为了对这问题进行有效解决,商业银行应对现有融资流程进行不断创新和完善,并对合同条款加强规范,从而将业务流程所带来的商业风险降到最低。

2.3融资后的风险控制

当供应链业务的发展逐渐趋于平稳化后,商业银行的关注点应逐渐向商品销售与运行方面转变,经营也许会受到外部原因的影响,如行业影响与经济影响等。此外,受供应链融资业务作为供应链主导的影响,核心通常以核心企业为主,在实施授信时往往起到的作用为反担保,同样作为信用风险的收集点。在供应链实施过程中,供应链业务的信用风险的稳定性会受到核心企业的信用度的影响,企业的经营状态通常作为贷后管理的重要内容,防范因为金融危机或当事人破产而产生的信用风险。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激励我国中小型企业更多地参与到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当中,给市场增加更多的活力,不仅仅是银行或者单位个体,更需要在政府或者机构指引下,建立大数据分析平台,利用互联网+技术,完成一个产业或者多个生产单位之间的信息交互,交互数据应该是双向的,透明的,完整的。提高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数据透明度,呈现出企业在市场中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周文慧.中小企业供应链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J].营销界,2020(17):169-170.

[2]王超.供应链融资下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管理[J].信息系统工程,2018(12):51-52,55.

[3]黄明姝.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金融支持的几点思考[J].经济师,2020(5):117-118,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