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公立医院建设背景下进修招收和管理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 4

三级公立医院建设背景下进修招收和管理情况的回顾性分析

覃杰 1 ,邱莉莉 2

  1.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教务部 广西南宁530022;2、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医疗保险科 广西南宁530022

  2. 【摘要】 目的 通过对2018-2020年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进修生招收情况和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改进医院宣传和管理策略,为医院进一步改善三级公立医院对基层的人才培养及长期继续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问卷收集和Excel提取数据分析进修生的人员组成结构,结合医院的进修管理现状分析。结果 2018-2020年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共接收进修生336人,从单位类别分析:其中来自医联体单位191人(56.85%%),来自对口支援单位11人(3.27%),其他单位派送或者个体申请的139人(41.37%);从所在地区分析:来自南宁市市区的229人(68.15%)、来自南宁市县城63人(18.75%)、南宁市以外的44人(13.10%)。结论 医院应加大投入资金及大力宣传医学继续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继续教育理念、增强继续教育学习动力。组建以医联体内核心医院为主体的云平台模式,建立跨医院的医学平台,实现临床数据的共享和诊疗过程的协同,实现成员单位临床工作指导的长效机制,实现对其持续的、长期的继续教育。从而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扩大医疗集团社会影响力。

【关键词】 进修生;继续教育;回顾;分析


在《“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人才发展规划》中,加强基层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被作为第一项主要任务,国家卫健委将医院接收其他医院(尤其是对口支援医院、医联体内医院)的进修情况列为三级公立医院考核指标,引导公立医院将进修计划向对口支援医院、医联体内医院倾斜,让三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技术下沉,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疗集团中心医院。为了进一步改善三级公立医院对基层的人才培养规划,本研究将对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2020年接收的336名自主联系的进修人员基本信息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对2018年1月-2020年12月自主联系来院的进修人员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解进修人员的基本情况(包括性别、职称、人员类别、进修时长、单位类别、地区分布等);

(2)资料采用Excel 2019进行录入和分析。

(3)对医院现行的进修招收、培训模式进行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进修人员的基本情况

2.1.1 性别组成

2018年-2020年来院进修人员共336人,其中男性78人,占总数的23.2%;女性258人,占总数的76.8%,女性进修人员居多。(见表1)

2.1.2 职称分布

进修人员职称以初级职称为主,人数为258人(76.79%),中级职称人数63人(18.75%),副高职称人数15(4.46%)。(见表2)

2.1.3 专业类别

按照学习内容和岗位进行专业类别划分,临床类113人(33.63%),护理类195人(58.04%),其他包括药学、检验及工程师28人(8.33%)。(见表3)

2.1.4 进修时长

进修人员以中短期学习为主,进修1个月128人(38.10%),进修3个月161人(47.92%),进修6个月以上47人(13.98%)。(见表4)

2.1.5 单位类别

按照单位类别来分,来自于对口支援单位的11人(3.27%),来自于医疗体单位的191人(56.85%),来自其他单位的139人(41.37%),其中,医联体单位和对口支援单位有部分重复计算。由于有名额倾斜和费用倾斜,我院接收来自医联体和对口支援单位的进修人员比例尚可,同时医院对其他单位同样有一定的吸引力。

2.1.6 地区分布



表1 2018-2020年进修人员性别分布构成比[人(%)]



年份



2018

22(28.57%)

55(71.43%)



2019

22(23.91%)

70(76.09%)



2020

34(20.36%)

133(79.64%)



合计

78(23.21%)

258(76.79%)



表2 2018-2020年进修人员职称分布构成比[人(%)]

年份

初级职称

中级职称

副高职称

2018

55(71.43%)

17(22.08%)

5(6.49%)

2019

66(71.74%)

22(23.91%)

4(4.35%)

2020

137(82.04%)

24(14.37%)

6(3.59%)

合计

258(76.79%)

63(18.75%)

15(4.46%)

按照选送单位的地区进行分类,南宁市市区229人(68.15%)、南宁市县城


表3 2018-2020年进修专业类别分布构成比[人(%)]


年份

临床类

护理类

其他


2018

38(47.35%)

30(38.96%)

9(11.69%)


2019

38(41.30%)

46(50.00%)

8(8.70%)


2020

37(22.16%)

119(71.26%)

11(6.58%)


合计

113(33.63%)

195(58.04)

28(8.33%)




表4 2018-2020年进修人员进修时长分布构成比[人(%)]


年份

1个月

3个月

6个月以上


2018

18(23.38%)

37(48.05%)

22(28.57%)


2019

27(29.34%)

51(55.43%)

14(15.23%)


2020

83(49.70%)

73(43.72%)

11(6.58%)


合计

128(38.10%)

161(47.91%)

47(13.99%)


表5 2018-2020年进修人员地区分布构成比[人(%)]

年份

南宁市市区

南宁市县城

南宁市以外

2018

60(77.92%)

13(16.88%)

4(5.20%)

2019

64(69.57%)

23(25.00%)

5(5.43%)

2020

105(62.87%)

27(16.17%)

35(20.96%)

合计

229(68.15%)

63(18.75%)

44(13.10%)


2.2 进修招收和培训管理现状

2.2.1 进修招收情况

医院目前以邮件、电话、纸质来函的方式接收进修申请,收到申请后,主管部门与培训科室确定接收意愿再进行审批及回复,申请人凭录取通知到医院报到学习。进修申请的途径多样性以及审批流程较长,申请时间段的时间分散。

2.2.2 进修培训及管理

在进修报到环节中,主管部门现场收集纸质材料存档,录入进修人员基本信息,组织进修人员加入微信群,制作工作牌并发放纸质入科通知单,进修人员凭通知单到科室进行报到。进修人员到科室报到后,主要以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为主,不享受独立的处方权,无专门的诊疗账号。由于无法单独操作诊疗系统,导致部分进修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工作强度不是很高,学习氛围自由松散。

3 讨论

3.1 进修人员的招收情况讨论

本调查中,进修人员层次丰富、专业类别丰富、单位来源丰富,体现医院对在不同层次的进修生源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进修人员主要来自对口支援单位、医联体单位及各机关单位医务所,多为二级、一级医院,体现三级公立医院响应国家号召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支持基层医护技术培训以促进医院发展。职称以初级为主占比三年合计76.79%,本文调查结果与杨红军等研究

[1]相一致。体现基层单位重视初级人员进修培训,刚进入工作岗位的医护人员工作经验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提高知识水平与技能。亦体现初级人员因工作年限较短,学习动机较强,为追求职业的发展和晋升,积极主动地学习及对继续教育必要性的认识程度高。较高职称的人员可能觉得自己的知识水平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足够满足工作需要了,主观上不愿意接受新知识,所以认为没有必要参与继续教育。而中级职称是基层单位今后的骨干,为通过派遣骨干医师外出深造学习与大医院进修不断提升医院医疗水平,如何提高该群体对医院进修教育认可值得管理部门思考。进修生三年合计多来自南宁市区(68.15%),生源来源范围较窄、集中在市区,可能与三甲医院选择对口支援单位及医联体单位多为本院所在县区为主,医院将进修计划向对口支援医院、医联体内医院倾斜。邢宝玲等研究中[2]原因分析市区县区以外交通不利,经济发展滞后致地方政府对医院投入能力不足,医护人员不足或不稳定,患者数量少,这些因素限制了市区外医护人员选择继续进修学习的机会。从而导致进修人员以低层次、中短期学习为主,进修三个月三年合计占47.91%,进修一个月占38.10%。本研究进修人员专业类比每年护理人数最多,且有逐年增多趋势,可能与目前我国护理人员以女性为主,故女性占76.79%,较男性多。其次为临床,其他药学、检验及工程师占少数,体现各单位对进修需求存有差异。

3.2 进修人员的管理模式讨论

在以往的管理中,根据医联体成员单位的工作需求,制定单独安排、方式灵活的进修培训。本调查中进修人员多为本院医联体成员单位及对口支援单位,与本院单位处于同一城市、同一区域,方便往返,进修人员来源单位和区域与刘颖等[3]研究相一致。医院以邮件、电话、纸质来函的方式接收进修申请,收到申请后,主管部门与培训科室确定接收意愿再进行审批及回复,申请人凭录取通知到医院报到学习。这种管理模式在本院施行已久,流程条理清晰,目前执行没有发生差错。但是,进修申请的途径多样性以及审批流程较长,不利于进修审批的集中办理;另外,申请时间段的时间分散,导致主管部门难以进行对招收结构的统筹管理。但刘颖等[3]研究建议根据成员单位安排,选择进修时间,如每周固定几天进修,参加早交班、日常工作和业务学习等,而进修时限相对延长。弹性的进修时间使进修方式更灵活,体现了医联体进修优势。经过个性化进修培训,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升进修医师的专业素养和诊断水平。

本文调查发现进修人员到科室报到后,主要以跟随带教老师学习为主,不享受独立的处方权,无专门的诊疗工号。主要因为本院为三甲医院,医疗诊疗行为准入要求较高,而进修人员多为初级职称且来自基层单位,理论基础薄弱,技术能力尚不能胜任我院临床诊疗工作。另一原因可能为医院人才流动机制不够合理,进修专业技术人员不能自由的选择执业地点或多点执业,短期进修学习部分人员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变更执业地点,医院不能自由选择进修人员进行独立诊疗工作,这也就制约了进修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中独立诊疗。由于无法单独操作诊疗系统,导致部分进修人员学习的积极性有所下降,工作强度不是很高,学习氛围自由松散。部分进修人员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亦可能与刘丽娜等调查研究中[4] 医护人员终身教育理念重视不足和个人接受继续教育的动力不足有关。

因此,为做好医学继续教育进修管理宣传工作,章昊等研究[5]总结应用新媒体大力宣传医学继续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呈现的问题。促使各层次医务人员在工作实践中从思想层面深化认识医学继续教育,转变学习工作态度,主动学习医学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以及新技术,高效胜任本职工作的同时保证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从根本上提高医学继续教育管理成效。肖颖等[6]研究在医院管理方面,借助信息化管理平台细化管理流程,统一学分标准,依据学分对人员进行综合考评,培养榜样人物带动全员队伍素质建设。将师徒制管理与远程教育相结合,落实考核奖惩制及竞赛奖励制,有利于促进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的有序开展,提高参与积极性。重视因材施教、分类管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体现医学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和对人才业务素质的提升。促进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素质进步,促进管理手段现代化、科学化的作用。刘颖等研究[3]成员单位之间通过远程会诊、远程继续教育等途径,可实时解决成员单位临床工作指导的长效机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基层医院医生的诊断水平。

4 总结

加大投入资金及大力宣传医学继续教育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提高基层医务工作人员继续教育理念、增强继续教育学习动力。三级公立医院引领的组建以医联体内核心医院为主体的云平台模式,建立跨医院的医学平台,实现医联体内及对口支援单位临床数据的共享和诊疗过程的协同,实时解决成员单位临床工作指导的长效机制。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了对于其持续的、长期的继续教育。从而提高基层医务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进一步扩大医疗集团社会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杨红军,孙贵红,李梦诗. 护理人员参与继续教育的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调查 [J].中国医刊,2019,54(7):810-812.

[2] 邢宝玲,金月玲.基层医生继续教育的特点与对策继续教育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 2021,35(6):1-2.

[3] 刘颖,王筝,郎宁,袁慧书.三甲医院影像科多模式联合应用建立医联体继续教育长效机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4):5-6.

[4] 刘丽娜,徐彬. 信息时代下对医院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J].科技风, 2019(8):240.

[5] 章昊,洪文旭.医学继续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讨 [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35):8-11.

[6] 肖颖,张舒蓉,李昕哲. 试论在医院管理中“科教兴医”的主要策略[J].产业科技创新,2020,26(2):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