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小农场培植乐趣,奏生命教育乐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3
/ 2

享小农场培植乐趣,奏生命教育乐章

项一春 唐琪 方菊

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百官街道爱弥儿幼儿园

【摘要】面对学前教育中普遍较为缺乏系统性生命教育的现状,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案例式地将自身3年来的小农场活动进行总结。认为育苗基地实践是幼儿园进行系统性生命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实践感知种子的萌芽、生长,理解生命成长过程中的问题,感受生命的成长,让孩子从小树立珍惜生命、呵护生命的意识,为生命成长的价值铺垫美丽的底色。

【关键词】活动实践;生命教育;农场;

如何让生命教育根植于幼儿?在活动与实践中,浸润式地让孩子懂得珍爱生命、呵护生命,并逐渐成为孩子生命健康成长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为生命品质。从平时的观察中发现,幼儿对自然界的植物特别有好奇心,那么从张俊教授撰写的《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精要》一书中提到:幼儿对生命概念的理解是通过生活中对动植物的接触而逐渐建立的。为此,笔者进行了针对儿童种植的一项实践活动,探索生命科学,培植生命教育。

一、聚焦“百草园”育苗基地,认识实践中的误区

如今每个幼儿园几乎都会开辟小农场。在这些看似生长茂盛的植物小农场上,似乎成了一种摆设,孩子们真正实践参与其中的有多少?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成年人的劳动成果。没有孩子真正的参与的小农场,就不会有孩子直接参与带给他的实践体验,更不用说生命感知了。分析原因,有如下几种:

1.教师做主,忽视孩子,种植前缺乏生命萌芽教育

通常在种植的过程中,往往都是老师们以年级段为单位,一起商讨选种内容。主要考虑农场里选择的植物适种问题,只要能长的好就好。忽视了选种问题是可以成为孩子生命萌芽教育的有效抓手。如果没有让孩子来选择和种植,就会导致孩子们很难感知植物是怎么发芽长大的,对后续观察就没有连续性。

2.种植实践,忽略变化,种植中缺乏生命生长教育

因与前一环节断片,就会导致孩子对植物生长的变化过程缺少选种、播种过程的对比。反映在平常的教学中,孩子们会对老师提出的关于种植问题一问三不知,缺乏生命成长的直接感知,小农场的植物成为一种摆设,没有真正融入种子生长过程。

二、畅享农场种植乐趣,探寻生命教育实践策略。

《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幼儿最有效的学习经验是直接经验,也就是把知识还原为行为,回归到具体的行动和过程中。小农场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的体验活动教育平台。笔者通过农场实践培植种子,结合日常教学中的活动案例,梳理了进行生命教育的几点实践策略。

  1. 种子猜想曲:感知生命的萌芽

萌芽:顾名思义是植物发芽,春天是孕育的季节,感悟生命的萌芽,我们通过春天小农场的种子的播种活动等让幼儿感知生命的开始。

我们班在小农场有一块属于自己的自由地,例外在我们教师外面的“自然角”有一个配套的“种子公司”,孩子们在去年秋天的时候在园内外收集了不少自己喜欢的种子,平时孩子们经常会去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利用各种感官进行认知。

1.寻找神奇的种子—提高种植愿望

以前我们种植都是老师自己种植,没有孩子参与,现在我请孩子自己寻找种子,有的孩子从小农场里找到了喇叭花的种子,午餐时吃黄豆,洋洋说黄豆也是种子,于是回家找来了黄豆的种子,王垒小朋友从老家的山上找到了苍耳的种子,也带回来了······这些举措大大的吸引力了幼儿的兴趣,为接下来的种植搭下了基础。

2.亲力亲为,勇于尝试—获得有益的种植经验

孩子们自己选择好种子,接下来就让孩子进行种植,这时又遇到了问题,怎么种?用什么种?长大了会是怎么样?······

  1. 怎么种——鼓励孩子去体验

孩子的种子经验是比较缺乏的,如何种成为一个难题,因此鼓励孩子大胆去体验、试误,教师根据孩子的情况适时引导。

例:如何种?有孩子说直接把芝麻洒在土里就好了,有的孩子向日葵种的时候是插在土里的,尖头朝下······我没有急于告诉他们答案,也没有给予任何的暗示,左右孩子的思想,而是放手让孩子大胆地动手做,当孩子们的尝试失败或出现问题时及时进行引导,让幼儿用不同的方法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长成什么样——孩子来猜想

种下自己喜欢的种子,孩子们的反应是你没有想到的。孩子们特别期待种子能够生根发芽,激动的心情溢于言表。于是,组织孩子们来一次猜想:“等到种植的种子的东西长出来了,会不会是你想象中的样子。”

例:种子会长出来吗?长出来的会是啥样子呢?有的孩子说不会,我感觉向日葵长不出来,会不会太挤了。有的孩子说白扁豆应该能长出来,它的种子很大,长出来会比较高大。有的孩子有点担心,天气这么冷,会不会冻死啊。会不会被雨水冲走。

抓住种子萌芽的契机,通过让孩子对种植种子的猜想,让孩子感知生命的奇妙。有益于孩子们植物知识和种植经验的积累,也有利于孩子们在体验实践中沟通交往、比较推理等学习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孩子们逐渐成为种植的主人,享受种植的乐趣。

(二)种子变奏曲:理解生命的生发

学龄前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直接告诉他们抽象的“生命教育”概念,不会产生什么效果,幼儿的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注重领域之间、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协调发展。对生命的热爱首先来自于对生命历程的认识,幼儿只有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才能懂得珍惜生命。那么种下植物之后,一方面,需要与孩子一起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另一方面,也要观察孩子对小农场的关注度,注意这一过程中倾听孩子的思考与想法,共同助力种子生长。

幼儿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建立在他个人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科学教育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这样才能保证绝对多数幼儿可能对此内容感兴趣,并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学习新的内容。大班的孩子冷暖意识比较强了,他们知道冷了加衣服,热了脱衣服,已经具备照顾动植物的一定能力了。

幼儿对于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开始理解和关注各种事物和现象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对于幼儿来说,科学知识的获得来自自己的亲身经验。以往我们会通过集体活动的形式让孩子们进行种子是有生命的教育,因为孩子们没有亲身的感知和接触,所以体会不了其中的意义。通过实践感知种子的萌芽,生长中的问题及收获,感受生命的成长乐趣,让孩子从小建立珍惜生命的意识。